摘要: 原標題:新式學習機 會是自適應教育的突破口嗎? 近日,科大訊飛在投資者活動中透露,科大訊飛如學習機等 C 端的產品在快速增長,2021年618期間,科大
原標題:新式學習機 會是自適應教育的突破口嗎?
近日,科大訊飛在投資者活動中透露,科大訊飛如學習機等 C 端的產品在快速增長,2021年“618”期間,科大訊飛AI學習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高達706%。“雙減”后,學習機用戶的周使用時長同比增長了近70%,答題量同比提升了 53%。
多知網發現,學習機的參與者越來越多了。
寒假期間,掌門教育在銷售定制學習機,根據介紹,該學習機含同步學習、名師課堂、基礎學習、中高考訓練四大功能。
兩周前,松鼠Ai召開線上春季產品發布會,一口氣發布了多款智能硬件新產品,包括智能學習機Y1、X1、旗艦款V11 plus、智學筆N10。根據松鼠Ai方面透露,智能學習機3個月銷量突破2萬臺。
更早一段時間,豆神教育、愛學習、樂樂課堂等教育品牌均推出了自家的學習機產品……新東方旗下OKAY智慧教育、視源股份旗下希沃、天貓精靈、小度均推出了新一代的學習機產品。
而在學習機領域,早就有從消費電子起家的老牌選手們,如步步高、優學派、讀書郎。
在疫情和“雙減”的雙重作用力下,在家自主學習成為關鍵詞,研發學習機成為趨勢。
01
學習機不再“小眾”了?
學習機本是一個小眾的細分的產品線,因為其價格偏高,部分功能Pad也可以替代。但當下,情況似乎正在發生改變。
華創證券研究所數據顯示,學習機的出貨量增速在快速上升,從 2017 年的 2.5%提升到了 2021 年的 7.2%。
多知網觀察到,首先,疫情成為學習機領域發酵的因素之一,學生在家學習的需求增多。很多廠商也看到了在家學習的痛點,比如,在2020年疫情突發下,專注于教育硬件的廠商希沃推出了學習機。
再者,“雙減”后,加速了自主學習的需求,在“培訓班”急劇縮減的情況下,部分學生想提升自我學習水平,轉而瞄向了自主學習工具學習機等智能硬件上。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習機火了。各家銷售和使用數據也說明了這一點,有教育從業者提到,從整體來說,這一兩個月,學習機的銷售量環比增長了3倍。
另有教育從業者分析,原來學習機主要瞄準的用戶是一二線城市,在“雙減”之前,一二線城市的用戶資源豐沛,對學習機的需求不明顯。而“雙減”后,全國各地對學習資源的需求都更加凸顯,一二線城市也不例外。這樣的情況下,一二線城市對學習機的需求也被釋放出來。
對于三四五線城市用戶來說,本身學習資源相對匱乏,新環境下,也需要有輔助學習的工具,學習機也成為了重要選擇之一。從經濟水平來說,會選擇性價比較高的產品。
再看學習機本身,從功能方面來說,學習機與Pad相比有其獨特的優勢:
第一,學習機是一個純碎的學習環境,不會有游戲等娛樂軟件的干擾;
第二,有豐富的學習內容,能滿足學生學習方面的需求;
第三,還有家長管控,家長能看到孩子的學習軌跡,學習報告等。
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習機的需求有剛性化的趨勢。然而,華創證券研究所的報告稱:“中國整體學習機的市場容量并不大,到2021年也尚未超過500萬臺。”
饒是如此,學習機的發展空間仍值得期待。科大訊飛此前預測,學習機產品2021的銷售量達100萬臺。假如科大訊飛達到了目標額,以每臺6999元計算,則銷售額為69億元。而從此前讀書郎和優學派的招股書可以看到,學習機的毛利率可以達到25%-35%,甚至每年還在提升。這些數據說明學習機市場的價值潛力很大。
02
“AI精準學”成大趨勢
在2020年以來,伴隨著自主學習的需求上升,學習機本身也在更新迭代,功能上更加豐富、全面,更加瞄準自主學習的痛點。
多知網梳理發現,當前,學習機的功能在趨同化發展,但是,根據各家的資源沉淀的不同也有所差異。2021年以來,AI精準學成為了學習機迭代的大趨勢。
沒有人規定一臺學習機需要具備哪些條件,但是,各家根據用戶的訴求以及使用習慣形成了一套近乎相似的體系。
在硬件方面,一個趨勢是屏幕夠大、夠清晰。對比可以發現,現在的學習機尺寸普遍加大,均超過了12英寸;分辨率也越來越高,而仔細比較,各家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
“護眼”是家長對學習機的重要訴求,這一點也是學習機們著重發力的方向之一,除了硬件方面的增強,還有各種護眼模式的設置。當前,各家都會從姿勢矯正、環境光線、預防用眼疲勞等方面進行打磨,比如會有坐姿提醒、抖動提醒、距離提醒、用眼時間設定等。在護眼上,各家在細節上也是略有不同。
不過,有眼科專家向多知網分析,不管看什么,近距離用眼都會對視力有影響,重要的是注意距離和頻次。
而配合指尖學習的需求,各家在硬件上還在攝像頭上下足了功夫,不但像素越來越高,不少學習機品牌還增設了升降學習眼,可以實現指尖查漢字、查單詞、查拼音、查題目、查課文、紙上點讀等功能,希望達到“哪里不會指哪里”的效果。

(部分學習機產品的對比)
指尖點讀功能主要是能是解決學生專注力和互動性的問題,這是一種AI解決方案。當前,這個功能是各大學習機的基礎功能之一,也有學習機廠商將指尖點讀演化成3D手勢指學,試圖擴大識別范圍,增強學習趣味性。
而學習機在內容上的比拼更是朝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方向發展,在內容資源上都力爭齊全、豐富,但細分起來,各家差異比較大,比如教材同步資源就各不相同。
總體來看,在學習機的學習資源上非常依賴各家在教育方向上的沉淀與積累,消費電子類、互聯網類廠商的優勢或許不如有教育基因的廠商更為明顯。
在學習工具上,以知識點圖譜為例,雖然大部分廠商都在做,但是差異也非常大。
為了實現監督能孩子學習,各家學習機在發力家長管控功能。比如時間管控、應用管控、作業管控等。家長在手機端就能看到孩子的學習軌跡和學習報告。
從輔助學習來說,“雙減”后,學習機最大的趨勢是“AI精準學”功能。“學、練、測”整個閉環都是由AI穿針引線,然后生成學生個性化的知識圖譜,從而再推送學生未掌握的知識點,達到每個學生有專屬的學習內容,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各家的思路是,如果每一個學生學習的內容千篇一律,那么用學習機學習無異于紙質的題海戰術,因此,要通過技術手段制定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案。
換句話說,學習機的大方向是自適應學習,希望用一臺學習機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但是,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軟硬件匹配,非常考驗一個企業的技術基底和教研實力。
03
挑戰猶存
學習機的希望是美好的,自適應學習也是很多教育企業的終極夢想。然而,橫亙在夢想之外的是學生如何堅持學下去?
多知網發現,如科大訊飛正在建立線下體驗館,而松鼠Ai也有配備了學習機的線下自習室,原樸新教育COO肖云創建的多功能數字圖書館拾光書房也配有自研的學習機產品。
在沒有老師監督的情況下,除非是自驅力非常好的學生,否則很難堅持用一臺機器伴學。
看起來,“線下督學+學習機”是一個新的學習方式。
多知網獨家獲悉,科大訊飛線下體驗館首先從訊飛英語通產品切入,運營上將以“學習通+會員服務”展開,可以將學習通與托管服務搭配起來。
不過,這可能又回歸到一個重模式的運營上,“學習機”似乎成了配角。如果學習機仍是主角,“線下空間”看起來更像是一個銷售渠道。
實際上,從學習機的銷售方式來說,線下是一個非常適用的渠道。早年間,步步高、優學派、讀書郎就是因為其強大線下的銷售渠道網絡而得名。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各家也在加大對線上渠道的投入。
對于新入局的互聯網廠商和教育廠商來說,線下渠道的建立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經銷代理商也需要篩選,銷售效率會打折扣,因此,線上渠道是他們選擇的方式。
未來,線上和線下的銷售渠道的界限或許會消弭,而學習機的使用習慣也可能發生變化。現在正是一個千軍外馬入局的混沌期,未來誰能穿越激烈的競爭局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