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研究顯示:我國網文作家超過2200萬 90后已成創作中堅 4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發布《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原標題:研究顯示:我國網文作家超過2200萬 90后已成創作中堅
4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發布《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其中顯示,我國網絡文學作家數量累計超2278萬,而00后作家已經成為網文圈的新增主力。
我國網文作家超過2200萬
報告引用的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網絡文學作家數量累計超2278萬、涵蓋57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

報告顯示,2022年整個網文行業呈現出了三大趨勢。其中,作家層面,90后作家已成創作中堅,00后作家成新增主力。數據顯示,以賣報小郎君、輕泉流響為代表的90后、95后作家接連打破網絡文學訂閱、月票紀錄。閱文集團2022年新增注冊作家中,00后占比高達60%。2022作家指數TOP500的新面孔中,00后占比提升10%,且萬訂作品數較去年同期翻了三倍。閱文集團副總裁、總編輯楊晨也表示,網絡文學作家創作呈現代際更替推動題材更替的特點。
報告同時指出,2022年,網絡文學付費與免費模式呈現共榮局面,付費內容質量、收入雙增,付費重回高增長。如起點讀書2022年12月的月活用戶數同比上漲80%,全年收入同比上漲超30%。同時,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等主流視頻平臺2022年度TOP10熱門劇集中,付費網文改編影視劇整體占比近50%,已經成為影視化改編的重要來源。
五大標桿講好中國故事

在內容精品化趨勢的持續推動下,2022年網絡文學海內外主流化程度顯著提升,風靡中外、“藏之名山”:在國內,144部網文作品入藏國家圖書館永久典藏,10部網文的數字版本入藏中國國家版本館;在海外,16部中國網文被大英圖書館收錄,網文出海遍及全球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網文訪問用戶規模達到9.01億,美國、印度、英國以及“一帶一路”沿線等地區均深受影響,網絡文學也因此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的有力載體。
內容題材層面,隨著網絡文學“題材轉向”,現實、科幻、玄幻、歷史、古言成為“中國故事”五大標桿題材:現實題材作品以37.2%的高復合增長率,邁入“黃金時代”;玄幻題材照出強國奮斗的“現實品格”,富民、強國、科技、工業、奮斗成為網文作品的常用標簽,2022年閱文“富民”題材作品數量同比增超200%,與“強國”并列為閱文TOP20創作標簽;超5萬閱文作家在歷史、古言等題材網文中運用非遺元素,傳統文化深入內容題材,引發了“儒道流”“紅樓”等國風熱潮,閱文“紅樓”標簽下作品2022年創作數量同比增長147%。

內容格局的變化也傳遞到了消費生態。報告指出,2022年,網絡文學付費與免費模式呈現共榮局面,付費內容質量、收入雙增,付費重回高增長。如起點讀書2022年12月的月活用戶數同比上漲80%,全年收入同比上漲超30%。同時,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等主流視頻平臺2022年度TOP10熱門劇集中,付費網文改編影視劇整體占比近50%,已經成為影視化改編的重要來源。
在網絡作家齊橙看來,網絡文學經歷了早期的野蠻成長以后,在最近的這十幾年時間里踏上了一條主流化道路,在題材選擇、創造技巧和思想性都有了脫胎換骨的蛻變。這首先與作家協會、文學網站、閱文作者圈等開辦的各種形式的培訓研究班的努力分不開,都在想辦法提高作者的文學水平、創作技巧。特別是借鑒傳統文學手法。及近些年網文作品一定程度上因為內卷需要,卷出來的結果就是在框架設計、人物塑造上,文字方面都做的非常好,已經具有很高的藝術性,比如《全職高手》雖說是游戲類的,但是他塑造人物非常好,這樣的創作技巧不亞于傳統文學作品。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是網絡文學的思想性升華,有些人有一些錯覺,覺得爽文怎么會有思想性呢,或者思想深刻的東西怎么能寫的很爽呢,我覺得網絡文學作者創出了一條新路,從實踐上推翻了這樣一種刻板現象,實踐表明爽文可以承載深刻思想,深刻思想可以用讀者平易近人、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呈現。”齊橙如是說。
言情、現實引領改編主力賽道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IP改編這一網絡文學產業發展的晴雨表,報告進一步揭示了2022網絡文學IP改編三大核心趨勢,包括:優質IP多輪次開發可實現價值升維得以驗證;IP生態鏈工業能力提升,網絡文學開發周期系統性縮短;言情、現實為網文改編主力賽道,懸疑、科幻和玄幻為IP改編三大潛力賽道等,標志著行業正式邁入形式迭代、路徑創新的成熟發展階段。
以13年的超級IP《斗破蒼穹》為例,從累計銷售1300萬冊、暢銷海內外的同名書籍,累計播放量超37億次的有聲書、超135億次的動畫,到上線首日即登頂AppStore免費榜榜首的游戲,再到全年交易總額超2000萬元的數款基于動畫開發的雕像衍生品,優質IP的多輪次開發已經成為經過市場驗證的成熟方法論。

報告認為,IP生態鏈工業能力在近幾年實現了顯著提升,網文IP的轉化周期呈現出上線周期縮短、生命周期延長的特點,如《星辰變》《全職高手》《贅婿》等生命周期超過10年的IP,至今仍然能通過持續開發維系熱度。報告指出,言情、現實已經成為IP改編主力賽道,2022年上線劇集中,網文改編作品言情題材占比40%;同時,報告也認為,懸疑、科幻、玄幻是IP改編的三大潛力賽道,為下游市場提供了豐富的挖掘素材,以及可觀的增量市場空間。
IP改編在外部壓力聚集的2022年,仍然表現出強大的錨點作用。據第三方機構易觀數據統計,2022年,包括出版、游戲、影視、動漫、音樂、音頻等在內的中國網絡文學IP全版權運營市場,整體影響規模超過2520億元,預計到2025年這一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市場規模年增長預計超百億。
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副所長安德明表示,網絡文學既滿足人們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進行表達、展示、互動交流的愿望,也正在從多個層面創造著無限的可能,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構建發揮著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