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衛健委:進一步擴大互聯網+護理服務覆蓋面,增加老年護理服務供給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進一步改善護理服務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
原標題:衛健委:進一步擴大“互聯網+護理服務”覆蓋面,增加老年護理服務供給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進一步改善護理服務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包括總體要求、任務舉措及組織實施等內容。

近年來,我國采取系列政策措施,不斷改善護理服務,提升群眾看病就醫體驗。一是不斷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開展延伸護理服務,群眾獲得感持續增強。二是“互聯網+護理服務”惠民生效果明顯,全國計約2000余個醫療機構為行動不便老年人等群眾提供7類60余項上門醫療護理項目。三是老年護理服務快速發展,從業人員和機構數量不斷增加,服務模式不斷創新。
然而,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護理服務需求相比,護理服務內涵與外延仍有一定差距。行動計劃提出4個方面19項具體任務:一是加強臨床護理,促進護理服務貼近患者;二是提高護理質量,促進護理服務貼近臨床;三是拓展護理領域,促進護理服務貼近社會;四是加大支持力度,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行動計劃明確,醫療機構要進一步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服務,每名責任護士均負責一定數量的患者,每名患者均有相對固定的責任護士為其負責。到2025年,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責任制整體護理覆蓋全院100%病區。 二級以上醫院全院病區護士與實際開放床位比不低于0.5:1。要優先保障臨床護理崗位護士配備到位,不得減少臨床一線護士數量,原則上臨床護理崗位護士數量占全院護士數量比例不低于95%。
行動計劃指出,支持有條件的醫療機構依法合規積極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結合實際派出本機構符合條件的注冊護士為出院患者、生命終末期患者或居家行動不便老年人等提供專業、便捷的上門護理服務。進一步擴大“互聯網+護理服務”覆蓋面,逐步增加“互聯網+護理服務”醫療機構數量和上門護理服務項目數量,惠及更多人群。
此外,增加老年護理服務供給。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基于社區的集團化、連鎖化的護理中心、護理站等醫療機構,鼓勵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一級、二級醫療機構轉型為護理院,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簽約服務、巡診等方式積極提供老年護理服務,切實增加社區和居家老年護理服務供給,精準對接老年人多元化、差異化的護理服務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