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 提醒家長:這類孩子在哪里上學都容易被欺負,勸你趁早預防 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頻頻發生,并且一些霸凌現象藏得很深,不少家長可能難以
原標題: 提醒家長:這類孩子在哪里上學都容易“被欺負”,勸你趁早預防
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頻頻發生,并且一些霸凌現象藏得很深,不少家長可能難以及時察覺,導致孩子身陷霸凌中,只能默默承受痛苦與恐懼。
寶媽小曾說,自己前幾天去幼兒園看女兒時,正好遇上了女兒被同班孩子欺負的畫面。

那時孩子們在班里自由活動,自家女兒歡喜剛從地上撿起一只小紅碗,下一秒,她手中的小紅碗就被另外一個比歡喜長得更高更壯的女生拽走了。
盡管歡喜也奮力維護自己手中的物品,但是對方孩子一把揪住歡喜的前胸的衣服,一點也不給她反抗的機會。
被人搶走玩具的歡喜,只能悻悻地轉身,去看老師剛剛做好的豆芽培養皿。
歡喜是第二個到達老師身邊的孩子,正當她準備看老師遞過來的培養皿時,另一個比歡喜長得壯的女孩,也走了過來,并往歡喜身邊擠,企圖把她從老師身邊擠走。
只見那孩子的左腿用力地頂著歡喜的右腿,歡喜因為吃痛想把對方推走。
可那孩子一把掐住歡喜的胳膊肉,并用力地拽了一把。見倆孩子你推我搡得不可開交,老師趕忙把那位更壯的孩子帶走了。
小曾看著自家孩子在短短的時間內,連著被兩位同學推搡、搶奪玩具,孩子全程沒有回擊和反抗,自己內心很不好受。
小曾還記得孩子之前也曾被班上的同學摳過臉,她了解了前因后果后,頓時氣惱得想打電話給老師,問問是哪個孩子欺負了歡喜。
但善良又膽小的女兒卻勸她:“媽媽你不要生氣,同學今天只是因為心情不好,所以才對我動了手。”
然而,今天的所見所聞,讓小曾在回家后,立馬和老公分享了這件事。
再加上,看到三個未成年孩子被同學害死的事件,讓小曾夫妻倆都對孩子被欺負的事高度重視起來,他們不希望歡喜繼續受到傷害。
于是歡喜爸又在洗漱時,和孩子還原了現場,并教孩子反抗欺凌的方法。
歡喜爸爸還告訴她說:“以后若是遇到別人做出讓你不舒服的行為,你一定要反抗,要大膽地告訴對方,你這個行為我不喜歡,快停止。”
“如果對方還不停止,你要馬上告訴老師,請求老師的幫忙。回家后,你要告訴爸爸媽媽,我們會和老師溝通,和老師一起想辦法。”
小曾夫婦在給孩子講道理,以及教她遇見壞孩子的欺負,如何反抗時,歡喜雖然嘴上說自己知道了,但是也不知道她是否能夠將這些道理和方法正確、有效地保護自己。
為此,小曾夫婦表示,她們仍然非常擔心。
其實各位父母都知道,無論是學校還是小區樓下,孩子們在一起玩,互相推搡是在所難免的。
有的孩子天生就愛動手,作為大人,這些我們應該都見怪不怪了。
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同學打你,你卻不反抗,這就相當于你在告訴別人:我是可以任人拿捏的。如此一來,就會有更多的惡人來欺負你。
特別是那些膽小、內向又比較瘦弱,平時又總是沉默寡言的孩子,經常會成為別人的欺負對象。
等年紀再大一點兒,學習成績不好、身體有缺陷的孩子,也會成為壞孩子的欺負對象。
我們無法預知孩子將來會成為一個什么樣性格的人,也無法預知孩子將來的成績好壞,孩子的體格如何。
因此,身為父母,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做好識別危險,做好預防的教育工作。
若不想孩子被欺負,父母要做好這幾件事
?教會孩子識別什么是被欺負?
我們在教孩子反擊之前,一定要教會孩子識別危險,才能做好反擊甚至是預防工作。
他人用一系列暴力行為傷害我們,是非常明顯的欺負。
別人沒有征得我們的同意,便強行拿走屬于我們的物品,甚至還不愿意歸還,這也是欺負。
還比如,別人喜歡用語言或者行為嘲諷我們,不斷地打擊我們的自尊心,當面或者背后破壞我們的私人物品等等行為。
除了以上類型之外,他人未經我們同意,不斷地用肢體觸摸隱私部位的行為,也是欺負。
只有告訴孩子什么是欺凌行為,他們才會意識到自己當下正處在一個危險的環境中。
孩子們才會積極尋找對策解決,或者知道把以上情況告訴老師或家長。
而不是像歡喜一樣,將同學的欺負行為簡單認定為他心情不好,而不去和同學計較這件事。
如果孩子們抱有這樣的態度,那么,我們的孩子將會成為大家眼中“好欺負的對象”。
因此,讓孩子知道什么行為是不好的,是欺負自己的行為很重要。當孩子懂得分辨什么是被欺負后,才有助于他們更好地保護自己。
如果家長不知道怎么教孩子識別什么樣的行為屬于被欺負的情況,可以借助繪本幫忙。
《兒童反霸凌啟蒙繪本》這套書中講解的非常詳細,比如孩子被人惡語相向,被同學孤立、排擠,被同學歧視、嘲笑、冤枉等等霸凌現象,讓孩子遇到類似情況,就能清楚的分辨出自是否是被霸凌了,讓孩子學會遠離霸凌的方法,安全有效地對霸凌說“不”!
除了常見的一些霸凌行為之外,這套書還介紹了關于“隱性霸凌”的相關內容。
比如孩子心愛的東西被搶走,被同學嘲笑是又矮又胖的小土豆,被陌生人靠近,隨意觸摸自己的身體,莫名被同學攔住去路,甚至推倒在地等等,通過相關故事案例多角度講解校園霸凌那些事兒,讓孩子對霸凌有更全面的了解。
?教會孩子如何去反擊?
當孩子被欺負時,我們可能無法時刻陪伴在孩子左右,因此,教孩子如何反擊很重要。
首先,當場反擊很重要,如果不能及時反擊,被欺負的一方很有可能成為理虧的一方。
其次,反擊時,我們不能用危險或者尖銳的物品,也不能打到對方的眼睛、鼻子等敏感部位,更不能下死手過度反擊,能夠脫離對方的控制或者攻擊范圍,是我們反擊的主要目的。
當然,在反擊前,我們應該要先大聲警告對方停止某種行為。當警告無果時,我們再進行反擊。
在脫離危險源的范圍內之后,我們還要告訴孩子,如果事情發生在學校,我們要及時地將自己剛剛遇到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老師。
只有這樣,老師才會對那個孩子欺負他人的行為上心,并持續關注。
回家后,我們還要把白天發生的事情,告訴爸爸媽媽,讓爸爸媽媽去提醒老師多多關注孩子的動向。
不過話說回來,孩子被欺負這事,如果父母僅僅是給孩子科普理論知識,因為年齡的關系,孩子可能聽得云里霧里的,無法理解,也不知道怎么應對。
如果家長想從根源上杜絕孩子被欺負的話,可以讓孩子看看這套《兒童反霸凌啟蒙教育繪本》。
這套書的內容設計非常好,代入感也很強,讓孩子們感覺就像是發生在自己或者朋友身上的故事一樣。
它首先生動地描繪了孩子們可能遇到的各種被欺負的場景,讓孩子們仿佛置身其中。
接著,又細致地描述了孩子們在遭受欺負時的心理活動和感受,讓孩子能夠深切地體會到那種無助和困惑。
最后,繪本巧妙地引入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如何面對和解決問題。
不僅如此,這套書還有角色扮演的方法分享,讓家長在家里陪孩子一起玩反霸凌游戲,讓孩子從中獲得經驗,提升對霸凌的敏銳度,今后面對霸凌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
像我家孩子之前也是經常被別的孩子欺負,我給孩子看了這套書后,發現小家伙的變化真的很大。
現在遇到別人搶自己東西的時候,也敢直接要回被搶的東西了,而且對自己的隱私也保護得特別周到。
看著他的成長,我真是太欣慰了。相信他再多讀幾遍,孩子肯定能變得和波波一樣勇敢。
如果你家的小寶貝正好在2-8歲之間,那這套《兒童反霸凌啟蒙教育繪本》絕對值得一看!
一共8本書,不到40元,平均每本連一個面包的價格都不到。但是,它能讓你的孩子學會如何保護自己,避免被欺負,每天都過得開心,成長也更健康。這么好的事兒,千萬別錯過啦!
結語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與別的孩子打打鬧鬧是很正常的事。我們要做的,是讓孩子遇事能夠保護自己,事后能夠自我調節。
除了告訴孩子什么是欺負,如何反擊之外,我們還要給予孩子力量。我們要堅定地站在孩子身邊,讓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什么事情,爸爸媽媽永遠是他們最堅強的后盾,永遠是他們好好保護自己的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