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中國博士的數量真的爛大街了嗎? 大家為何擔心博士生會泛濫成災? 大學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人們經常熱議的話題,不管是985還是211畢業的學生,
原標題:中國博士的數量真的“爛大街”了嗎? 大家為何擔心博士生會泛濫成災?
大學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人們經常熱議的話題,不管是985還是211畢業的學生,幾乎都面臨著找工作的現實問題。
正因為如此,很多人選擇放棄直接工作的道路,選擇一步步考研、考博,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學歷,進一步提高就業的競爭力,來為未來做打算。
但不得不說,現如今這個隊伍中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
那么中國現在究竟有多少人考博呢?很多人調侃已經到達“爛大街”的地步,但我們還是通過數據來說話。

我國博士量逐年增加
那么到目前為止,中國博士生的數據呈怎樣的發展趨勢呢?
教育部發布的最新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全國共招收研究生130.17萬人,其中博士生招生數量為15.33萬人。
可見,2023年博士生招收人數同比增長10.29%,按照這個增速,2024年的博士招生人數預計將超過16.8萬。
不僅如此,在最近7年里,我國博士招生人數平均增速都達到了10%以上。2017年,博士生的招收人數僅8.39萬,2024年的招生人數若能超過16.8萬,則意味著7年時間就翻了一倍。

而就近幾年數據顯示,2020年畢業的博士生為6.62萬人,2021年博士畢業人數為7.20萬人,2022年博士畢業人數為8.23萬,截至到2023年,在校博士生人數已達到61.25萬,從這個趨勢來看,博士招生人數繼續增長不可避免。
然而,截至目前數據統計,我國累計授予博士學位者有110萬人,按我國14億人口計算,博士畢業生僅占我國人口的0.08%左右,平均每萬人中才有8個博士生。

因此,就目前來看,博士生數量還遠遠達不到泛濫成災的程度,相反,只占人口的很少一部分。
為順應國家政策,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郭鵬也做出表示,將“穩步擴大研究生人才培養規模。錨定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目標”。
若是按照這個規劃,未來10年里博士招生人數的增長恐怕都不會停下來。
與發達國家對比博士率差距大
而且你知道嗎,0.08%的數據遠低于主流發達國家水平。
美國NSF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共有57596人,在美國總人口3.3億的總數基礎下,美國已約有1%的總人口獲得博士學位。法國獲得博士學位總人數32.50萬人,并且每年大概還會新增14000個博士學位,占總人口的0.49%。英國也不甘落后,獲得博士學位的有52.00萬人,占總人口的0.78%
而這還不是最高的,位于中歐南方的斯洛文尼亞占比達到5%,
顯然我們還差的遠,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的博士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那為什么大家會擔心博士生會泛濫成災?
博士生呈擴招狀態
其實這一情況主要要放到具體行業來說,部分行業就業競爭過大。連博士都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大多只能去高校、研究所,走純學術的道路,這和我國目前這大環境是離不開的,所以很多行業博士也并不是很好賺錢。
以我國目前所處的金融證券行業為例,本科及以上人員合計占比達到96%。,其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人員占比達到58.6%,
連之前數據都快達到60%,今年招聘情況更不用說,有專家預測新入行的人員可能70%以上都是碩士或者打算之后讀MBA的,這是行業熱度帶來的結果。
為了追上西方國家的腳步,我國博士生仍然在不斷擴招,7月31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發布了《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審核專家核查及評議結果公示》,此次共新增83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和192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
而教育部發展規劃還表示,仍繼續穩步擴大研究生人才培養規模,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規模和占比也將不斷提高,可見我國博士生發展道路仍任重道遠。
然而盡管博士招生人數有所增加,但博士教育的質量和效率始終是關注的焦點。

一方面,博士擴招意味著更多有才能的科研者出現,代表著國家教育層面的進步。
另一方面擴招也帶來了機遇,國家對考博的大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學生很大的報考意愿,再加上博士培養制度的改革,可見考博近幾年一定還會是香餑餑。
但相比本科生和碩士生來說,博士生面臨著一個無法更改的缺點——就業面窄。
不是因為博士生不受職場重視,而是因為博士生階段的研究更為專業且細致,與許多職場人的就業方向或所學專業面臨不一致的問題,基本上其就業領域就是讀博士的專業方向,很難再改變了。
因此在讀博前一定要仔細斟酌以后的就業方向,選擇適合的專業。
同時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許多行業都在經歷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這些變化要求從業者具備更高的學歷,企業也更傾向于招聘高學歷人才,可見未來各單位對研究生要求會越來越高。
總之,我國目前仍然面臨博士學歷人口占比低的現狀,也在不斷致力于改善擴招政策,大力支持博士生的人數的增加,大可不必使自己深陷博士生泛濫的焦慮處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