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這座西部小城,50萬年薪招教師? 最近,陜西省神木市高薪招聘中學教師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據悉,神木市實驗中學推出最高50萬年薪+120平方
原標題:這座西部小城,50萬年薪招教師?
最近,陜西省神木市高薪招聘中學教師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據悉,神木市實驗中學推出最高50萬年薪+120平方米住宅的待遇,吸引了不少名校畢業生和骨干教師。該校近期公示的校招教師錄取名單顯示,獲聘的47名教師,不乏來自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名校的畢業生。

據了解,神木市實驗中學所在的陜西神木市,是一座縣級市,其資源富集,煤炭、天然氣、石油等資源儲量在全國縣級市中首屈一指。2023年,神木GDP為2347.1億元,但其常住人口僅有57.98萬人,人均GDP超過了40萬元,甚至超過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神木位列2023賽迪顧問發布的“西部百強縣”第一。
不過,神木市實驗中學校長陳斌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目前年薪能達到50萬的教師,僅占招聘教師總人數的約十分之一。
重金投入背后
事實上,此次高薪招聘教師的神木市實驗中學,是一所新建的學校。
公開資料顯示,神木市實驗中學(校本部)位于陜西省神木市大柳塔鎮河西新城,總投資8億元,總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含高中部、初中部。其中,校本部高中48個班、初中40個班,可容納學生4500名,是陜西省神木市唯一一所初高銜接的公立創新型旗艦學校,該學校于今年9月正式開學。
而在此次高薪招聘教師之前,為了學校的發展,當地還從全國遴選優秀校長。
根據媒體報道,當地教體局經過前期摸底調研、走訪、互訪等大量工作,遴選出來自四川綿陽、江蘇揚州、湖北武漢、江西宜春、河南安陽、廣東深圳、江西鷹潭的七名優秀校長進入最終面試。
2023年10月,神木市實驗中學校長全國遴選完成。神木市政府副市長為遴選出的校長頒發聘書。此次遴選出的校長陳斌,有近40年的從教生涯,曾擔任江西省百年名校高安中學校長17年,先后獲江西省十大杰出校長、全國明星校長等榮譽稱號。
陳斌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外界認為招聘教師年薪普遍達到50萬元系誤讀。“目前年薪能達到50萬元的教師,僅占招聘教師總人數的約十分之一,其他大部分教師的年薪,在二三十萬元左右,并需要完成相應的考核和教學任務。”
不過,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即使是二三十萬元左右的教師年薪,在陜西乃至整個西部,都稱得上極具競爭力。
神木市大柳塔鎮(神木實驗中學所在地)分管教育的鎮政協主席黃琪勝曾對媒體解釋,招聘公告中寫的是包干年薪,實際上是政府給學校撥的經費:招聘一名“雙一流”“985”本科生,撥付經費24萬元;本科畢業于“211”院校的碩士生,撥付經費28萬元;“雙一流”“985”碩士生以及公費師范生,撥付經費35萬元;不同水平名師就是35萬元、40萬元和50萬元。
除了官方層面的重視,當地民間也對這一學校寄予厚望,黃琪勝表示,從大柳塔鎮走出去的企業家也對學校建設給予了巨大幫助,受捐資金都在政府監管下,會分批次撥付給學校使用。
除了年薪,學校還為教師提供免費食宿和住房福利,比如在校任教的教師夫婦、6所部屬師范大學公費師范生、“985”院校本科及以上優秀畢業生、本科為“211”院校的研究生,可免費獲得一套120平方米的住房(毛坯)的居住權,連續在校任教6年,住房歸本人所有。
“我們這個學校地處陜西省神木市大柳塔鎮,是陜西省最北的一個偏僻小鎮。”陳斌表示,讓他感到惋惜的是,“一些應聘者在知道神木的地理位置后選擇了放棄。此次招聘的老師多數是周邊地區的畢業生,遠一點的有西安等地的,很少有南方的畢業生來。”
在他看來,當地之所以下這么大的決心辦好學校,是因為不論是鎮里,還是整個城市,都處于產業轉型的關鍵期,而教育是極為關鍵的一環。
有神木當地煤炭化工企業高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最近幾年,公司發展的重要難題就是吸引人才,而現在招聘人才,薪資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很多優秀人才往往“拖家帶口”,教育一定是他們重點關注的。
此外,他還表示:“招聘的部分老家是南方的技術人員,待幾年最終還是回老家了。神木還需要培育更多本地人才,基礎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根據神木新聞信息,2020年以來,神木累計新增教師編制946個,通過人才引進、校園招聘、事業單位招考等方式,補充義務教育段教師2093名,其中交流輪崗教師956名,交流校長38名。
“金元教育”能否奏效?
事實上,最近幾年,投入重金招聘教師的新聞并不鮮見,但其中一大部分指向富裕的大城市,比如2019年,深圳一中學就發布“年薪近30萬,正式編制,落戶深圳,全年帶薪休假165天+”的招聘公告被廣為流傳,此后陸續有年薪40萬、50萬元招聘教師的新聞見諸報端。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高薪招聘教師的政策之下,最近幾年,深圳的基礎教育水平得到飛速提升。
據了解,近4年來,深圳全市新增基礎教育學位64.4萬個,新增基礎教育學位超“十二五”“十三五”總和。今年深圳還在持續加強基礎教育學位建設,新增基礎教育學位17萬個,居全國首位。
不僅是數量,深圳一些頭部中學的教學質量和成績也不斷提升。比如2024年高考,深圳中學共有56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各項指標位居廣東省首位。600分以上的比例高達78.6%,這意味著近八成的考生都達到了一本線以上的水平。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重金投入基礎教育對于深圳這樣的大城市效果明顯。但對于神木這樣的小城,同一策略能否奏效?
“沒想到學校招聘教師引發這么大關注,今年學校才招收第一批學生。”陳斌表示。但他也坦言,名校畢業生不一定就能成為名師,后期還要和學生以及學校的辦學理念不斷磨合。
在中國教育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看來,一些地方根據當地的財力,選聘高質量教師,符合當地實際,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解決當地的教育問題,但招聘人才的標準,不能簡單地看文憑、看學歷。此外,教師雖然是學校發展的關鍵因素,但是能不能辦好教育,不完全由教師決定。
儲朝暉指出,地方政府的教育規劃投入,不應該是只發展一所超大的學校,一個年級幾十個班,而應該適度規模的同時發展至少兩三所學校,且政府投入應該是同等的,這樣學校之間可以形成適度競爭,更有利于當地教育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