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BOSS直聘增速腰斬,BOSS們快用不起了 現在BOSS直聘上已經沒有BOSS了,因為BOSS也在找工作。 最近一兩年吃盡了求職紅利的BOSS直聘,近期似乎放緩了
原標題:BOSS直聘增速腰斬,BOSS們快用不起了
“現在BOSS直聘上已經沒有BOSS了,因為BOSS也在找工作。”
最近一兩年吃盡了求職紅利的BOSS直聘,近期似乎放緩了發展的腳步。

不久前,花旗、摩根士丹利等投行均下調了BOSS直聘的目標價,花旗分析師將目標價從19美元下調至16美元,摩根大通下調至17美元,摩根士丹利下調至15美元。BOSS直聘的股價近期一直在歷史低位徘徊,公司市值半年內跌去1/3,距離兩年前高點時更是跌去了約七成。
國信證券最近發布報告,調低了BOSS直聘今年第三季度的收入增速,為14%,環比上個季度增速預計為“腰斬”,更是只有去年第四季度增速的30%。
兩頭通吃,坐擁數千萬C端用戶和數百萬B端企業的龍頭求職招聘平臺,為何風光不再?
01「供需失衡,求職信息“已讀不回”」
據 BOSS直聘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平均月活躍用戶數達到5460萬,同比上漲25.2%。而據月狐iAPP數據,7月份智聯招聘、前程無憂和獵聘的月活躍用戶數分別為2500萬、1560萬和740萬。以此計算,BOSS直聘的月活用戶數超過其余三家的總和。
C端求職用戶數越多,網絡效應越顯著,但反映出的供需矛盾也更突出。狼多肉少,市場中并沒有同求職人數相對應的崗位數量。帶來的后果就是,大量的求職者在BOSS直聘平臺上投遞了海量簡歷,但幾乎都石沉大海,十有八九被“已讀不回”。
除了求職信息被冷漠對待,求職者在BOSS直聘平臺上還面臨更多的挫敗。有很多用戶反饋,BOSS直聘平臺上許多招聘信息是過時的,甚至是虛假的。有些崗位常年掛著,但企業并沒有實際需求,而且對于求職溝通從不回復。
另外,由于平臺審核不嚴,名不符實的崗位、有風險隱患的公司,在平臺上依然泛濫成災。
不久前,西安警方通報,一位女子通過BOSS直聘平臺應聘上某公司經理助理一職,但在試崗第一天卻遭遇該公司一名負責人的“陪睡”暗示,此事引發廣泛關注。最近一位青島的求職者分享了自己在BOSS直聘上找工作的真實經歷,他發現平臺上發布招聘信息的是一家公司,面試的是另一家公司,等到試崗時又干起了第三家公司的業務……
如果求職者想增加自己簡歷的曝光量,提高匹配精準度,優先提醒BOSS,就需要交費成為BOSS直聘的VIP會員,其中30天卡68元,60天卡98元。
但由于體驗不佳,效果不明顯,BOSS直聘的C端用戶付費率極低,營收占比一直都可以忽略不計。統計顯示,BOSS直聘99%的收入都是由在線的企業招聘、企業服務貢獻。上述“已讀不回”、招聘信息虛假等問題不做改善,BOSS直聘就無法提升C端用戶的付費意愿。
02「對招聘企業涸澤而漁」
“找工作,我要跟老板談。”前些年,BOSS直聘的魔性洗腦廣告鋪天蓋地,甚至多次贊助奧運會。通過砸廣告吸引大量C端求職者用戶,有了用戶,招聘企業數量自然跟著水漲船高。而一旦企業用戶的使用習慣培養起來,割韭菜的鐮刀也就舉了起來。
BOSS直聘的收費模式主要就是針對企業主,通過企業購買會員和購買流量實現收入。BOSS直聘深諳招聘企業的痛點需求,除了提供VIP會員服務,還提供了名目繁多的收費增值服務,比如498元/張的牛人直通卡、328元/張的搜索暢聊卡、198元/個的牛人炸彈Pro等。
不少企業用戶抱怨BOSS直聘的收費很高。在平臺上面搜索人才和聊天都是按個收費的,不交錢連人都搜不出來;購買了每月幾百的VIP會員服務,可能依然找不到牛人;企業如果想把職位信息置頂展示,需要購買牛人直通卡;搜到了給牛人發信息也要錢,需要買暢聊卡;即使買了,但對不起,暢聊卡也不是無限交流,只能交流40人次;擴充的話當然還得交錢……
據用戶統計,如果開通BOSS直聘所有權益,企業每月花費將在3000元以上,年費高達數萬元。有企業用戶就反饋,這幾年該公司在BOSS直聘的年費基本都是5萬元一年,能抵上前程無憂、獵聘、智聯招聘三家的費用。“真是不敢想象。”
體現在財務數據上,2023全年BOSS直聘的收入達到 59.5 億元,同比增長31.9%,利潤更是從2022年的1億元暴漲至11億元。今年上半年,BOSS直聘的收入超過36.2億元,凈利潤為6.6億元。
但是,BOSS直聘這種“卡著企業往死里吃”帶來的暴利增長很難持續。今年第二季度,BOSS直聘現金收入為19.5億元,同比增長大幅放緩至20.5%,環比更是下滑了4.9%。平臺付費企業數增長也近乎停滯,今年第二季度平臺付費企業數為590萬,凈增只有20萬,環比僅增長4%,屬近一年最低。
展望第三季度,企業付費意愿持續疲軟。管理層預計第三季度現金收入將出現環比下降。企業付費是BOSS直聘的基本盤,而現在不少企業在收縮戰線,減少招聘預算,BOSS直聘需要開辟新的增長點。
03「藍領市場遭遇新模式阻擊」
BOSS直聘瞄準的新方向是下沉市場,一方面積極拓展藍領用戶市場,在2021年推出了面向該市場的“海螺優選”;另一方面努力提升低線級城市滲透率。據《2023中國藍領群體就業研究報告》,在我國7.47億就業人口中,藍領群體規模達4億人,占比達到53%,幾乎是此前招聘平臺最重視的白領人群的2倍。
但是,BOSS直聘對下沉市場拓展的效果并不突出。
根據BOSS直聘2022年上市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白領和金領用戶、藍領用戶和學生用戶分別占平臺求職用戶群的54.5%、29.3%和 16.2%。而到了今年第二季度,平臺上藍領求職者用戶占比是31%,意味著2年多的拓展僅提升了1.7個百分點。今年第二季度,海螺優選收入為4,000 多萬元,占平臺總體收入的比例也非常低。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BOSS直聘橫掃白領市場的商業模式在藍領這個新的領域有些水土不服;另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招聘平臺都開始下沉,而直播招聘等新的形式更具殺傷力。
BOSS直聘這幾年快速成長的秘訣,在于其“算法推薦+直聊”的特色模式。但在藍領市場,技術專業性要求較低,而且工廠為了生產流水線不被打斷,招工更注重效率。傳統上,工廠招工往往依靠熟人介紹或者勞務中介,一次性就招入數十人或者上百人,很難也沒必要進行一對一詳細聊天溝通和精準匹配技能。BOSS直聘那套“先進的”模式反而沒有多大發揮空間。
另外,除了BOSS直聘,快手、58同城、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等平臺也都紛紛推出了針對下沉市場的垂直招聘產品,尤其短視頻和直播招聘快速崛起。2022年1月,短視頻平臺快手推出藍領招聘產品“快聘”。數據顯示,快手快聘月活躍用戶規模已達到2.5億;2023年全年簡歷投遞同比增量超3.6倍,今年初單日投遞簡歷次數亦突破200萬。
短視頻在下沉用戶的認知度天然比招聘平臺高得多。對很多藍領來說,從“直播帶貨”到“直播帶崗”的轉變非常自然。直觀、接地氣地展示工廠情況、崗位信息,對他倆顯然更加友好。
無論是短視頻或直播的基礎設施,還是用戶和流量規模,BOSS直聘都還有不小的差距。在藍領和下沉市場這個新的增長點,BOSS直聘更多的將是采取防守姿態,完全打開局面還為時尚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