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接連拋出王炸,教育圈沸騰了! 近日,清華大學官宣擴招,拉開了北京高校2025年擴招的序幕。一石激起千層浪。繼清華大學之后,北京大學、中
原標題:接連拋出“王炸”,教育圈沸騰了!
近日,清華大學官宣擴招,拉開了北京高校2025年擴招的序幕。一石激起千層浪。繼清華大學之后,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等等陸續對外公布了擴招消息,預示2025年高校擴招已成定局,高考“擴招潮”正式開啟!
國家需要什么人才,高校將會培養什么人才。教育部部長懷進鵬3月5日強調,推進“雙一流”高校本科擴容與職業教育提升。緊接著,國家發改委又宣布今年“雙一流”高校本科招生將增2萬人。高校接連官宣擴招政策,正是對國家政策的直接回應。
業內人士分析,為響應國家號召、應對高考人數增長、滿足國家戰略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以及促進高校自身發展,伴隨北京高招錄取的提前批次、“雙一流”高校普通批次、北京市屬高校、高職本科接連擴招, 預計北京今年擴招本科生計劃總量在1萬人左右。
然而,擴招并不等同于高校入學門檻的降低,高考競爭依然十分激烈。近年來,北京高考統考人數持續上升,去年已達55936人。預測2025年北京高考人數的增幅或超萬人,若擴招規模未能跟上考生增長的速度,一本率和本科率可能會面臨下滑的風險。業內人士分析,伴隨北京高校擴招潮的開啟,預計今年北京高考的本科率和一本率仍保持相對穩定。具體內容一起來看——

預計北京高考本科擴招萬人左右
3月2日,清華大學宣布將有序適度擴大本科招生規模,今年擬增加約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額。
由此,北京高校2025年擴招正式拉開了序幕。
3月初,多所高校宣布擴招計劃。
業內人士分析,2025年,北京高招錄取的提前批次、“雙一流”高校普通批次、北京市屬高校、高職本科均會擴招。部分“雙一流”高校、北京市屬高校即在提前批次也在普通批次投放計劃,預計擴招本科生計劃總量在10000人左右。
業內人士指出,針對北京高考人數接近萬人增幅的趨勢與辦學條件緊張的現狀,北京將采取雙重策略:擴大招生規模并加速新校區建設。目前,已有近20所高校啟動擴建項目。
北京部分高校擴建項目
實際上,本科擴容一直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主線”。2021年“十四五”規劃提出,至2025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要提高至60%,而2023年已提前達標為60.2%。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與教育部黨組會均強調扎實推進優質本科擴容。同年,《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亦提及擴大優質本科招生規模。2024年,全國600余所高校在北京投放本科計劃超4.6萬人,其中普通批次計劃3.7萬余人。
面對2025年北京高考考生大幅增加,一本率和本科率面臨挑戰,我國高等教育規模將持續擴大,本科生擴招已成定勢。
1,提前批次擴招趨勢明顯
體育、藝術類院校機會增多
據了解,2024年,全國600多所高校在北京投放本科計劃,包括強基計劃、提前批次共投放本科計劃46000多人。其中北京本科普通批次共有590多所高校1264個院校專業組參加錄取,投放本科計劃37000多人。
就提前批次而言,首都體育學院2025年運動訓練專業(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招生計劃315人(含保送錄取優秀運動員);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北京市級特色專業),招生計劃80人(含保送錄取優秀運動員)。相比2024年,首都體育學院這兩個國家級一流專業擴招擴招150人,增幅61.22%。首都體育學院兩個專業就有如此大的擴招幅度,北京市屬藝術類院校還有中國戲曲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北京舞蹈學院等高校,按照這種趨勢,均會擴招。加上其他提前批次招生的高校,北京提前批次本科計劃2025年會擴招本科計劃預計在1000人左右。
2,雙一流高校
全國范圍內招生穩步擴大
業內人士分析,2024年,39所985高校在京普通批次本科計劃招生3159人,同比增加50人;150個獨立代碼招生的“雙一流”高校在京普通批次投放本科計劃10582人,同比增加268人。盡管近日大會宣布“雙一流”建設高校本科招生規模今年將增2萬人,但其中僅北京工業大學和首都師范大學兩所市屬大學涉及北京擴招,預計增量二三百人左右,加上這兩校,整體“雙一流”高校2025年對京擴招或達1000人,不過,“雙一流”高校并非北京擴招的主力軍。
3,市屬高校是北京招生主力
保障北京本科率一本率
北京市屬高校擴招主要集中在普通批次,整體呈現擴招趨勢。北京16所市屬普通公辦本科高校歷年為在京本科招生主力,2024年投放計劃近24000人,占北京本科計劃超50%,其中13所高校投放超千人。包括首都醫科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物資學院、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北京建筑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農學院。這些高校對保障北京本科率和一本率至關重要。2025年,預計這16所高校將全面擴招,最多可能擴招1000人左右,加上北京警察學院,整體擴招計劃約7000人。
4,高職本科表現搶眼
將成為增量最大來源
2025年,高職本科將成為北京本科計劃增量的最大來源。2024年北京高招中,高職本科表現搶眼,普通批新增的7所京內高校中有5所為高職本科。
全國現有約50所高職本科院校,其中新成立的北京科技職業大學計劃2025年投放高職本科名額約1000人,具體招生專業已在其官網公布,大家可參考下表。
近年來,高職本科增量顯著。
2024年9月,我國首所民政教育本科高校——民政職業大學在北京成立,并首招婚姻服務與管理專業本科生。同時,北京聯合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工商大學通過京津冀職教改革項目招收高職本科生,涉及13個專業,2024年在京招生945人。此外,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整合資源擬設立北京科技職業大學,成為首所北京高職本科,預計2025年投放高職本科計劃約1000人。
未來,職教體系必將更加緊密地與產業需求對接,重點培養具備實際操作技能的學生。這就意味著,職業教育不再是我們刻板印象中傳統的技工培訓,也不會只是培養流水線螺絲釘,而是會逐漸涉及到高端制造、信息技術等多個前沿領域。
新增專業呈現四大看點
1,聚焦人工智能及交叉領域
2025年的高校擴招計劃聚焦于幾大核心專業,其中首要關注的是人工智能及其交叉領域。以清華大學為例,擴招領域不僅涵蓋了人工智能本身,還擴展到了與醫學、工程、社會科學等多個學科的交叉融合,培養具備跨學科知識與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2025年部分高校擴招專業
2,圍繞國家戰略需求相關領域
為滿足國家經濟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的迫切需求,新能源、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專業受到重視。此外,理工農醫等基礎學科依然是擴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學科作為科學技術進步和國家發展的基石,將繼續得到加強。
在2025年,人工智能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一個專業,而是成為了驅動多學科融合的底層技術。相比2024年強調交叉學科和國際化視野,2025年的擴招方向更加 具體化、實用化。如糧食安全、綠色能源等,高校增設相關專業,培養急需人才。
2025年部分高校擴招國家戰略需求相關領域專業
3,分類升級拔尖創新項目
精準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能力
從2024年的招生變化來看,各院校已經在招生政策上普遍增加了交叉學科、本碩貫通培養、雙學士學位等項目,注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復合型人才。
2025年,高校將更加注重本碩貫通與雙學位項目深化,如 清華大學通識書院、 中國農業大學院士班、 上海交通大學則強調學科集群培養等。
還有實踐導向也更加強化。如 北京大學擴招集中在 基礎學科和新興前沿領域,緊密結合學校規劃發展方向,依托元培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工學院以及臨床醫學專業進行培養; 中國人民大學新設了“勞模班”“英模班”“海外治國理政人才班”,同時按照拔尖人才班、創新人才班、戰略人才班規劃升級;北京工業大學“企業-專業-學業”培養模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 。
4,“雙速分化”特征明顯
一方面,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等前沿學科資源高度集中,招生規模持續擴大,成為教育發展的“加速賽道”。
另一方面,傳統文科、低就業率專業則可能面臨縮招或合并,步入“淘汰賽道”,學生需警惕“畢業即失業”的風險。此外,職業教育與本科教育的界限日益模糊,如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升級為職業大學后,其專業設置向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本科領域延伸,職業教育與學術教育正協同并進,共同服務于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高考競爭態勢依然激烈
需要提醒的是,擴招政策的實施并不意味著進入高校的門檻將大幅度降低,高考的競爭態勢依然十分激烈。
近年來,北京地區的高考人數呈現出持續攀升的趨勢。回顧去年,北京高考統考人數已經達到了55936人,預計2025年高考人數的增幅或超萬人。
這意味著,即便是在擴招的背景下,考生們仍然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以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功邁入心儀的高等學府。
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選拔人才的途徑未必只看高考分,從獨木橋到立交橋,還有綜評、書院制、強基等多元化路徑并存,為那些專才、偏才、怪才提供晉升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