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寫15000字or現場跳支舞?江西一高校期末作業引熱議,學生:半數以上選跳舞 近日,江西一網友發布視頻稱,自己所在高校一門課程的期末作業為
原標題:寫15000字or現場跳支舞?江西一高校期末作業引熱議,學生:半數以上選跳舞
近日,江西一網友發布視頻稱,自己所在高校一門課程的期末作業為:跳一支15秒的舞蹈,或寫一篇15000字的論述。此視頻一經發布,便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有網友調侃:“1500字莫要羞辱灑家,15000字欣賞我的舞姿吧”“15秒,眼睛一閉就過去了”……
3月17日,記者聯系到發布視頻的網友小蔡。據小蔡介紹,他是江西南昌某高校的大一在讀學生,該課程是一門名為“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公共課。
在小蔡看來,這門課的期末考核方式很新穎。“剛開課,老師布置了期末作業,讓我們提早準備,老師說期末考試的方式是,學生可以在跳舞和寫論述中二選一。”小蔡覺得,老師在課程一開始就布置這樣的要求,也讓他對后續的課程內容產生了興趣,“老師很好,課下會和我們互動,上次課還帶我們玩了情境推理游戲。”

“每個人兼具內向和外向的性格,在不同環境的影響下,可憑借直覺依據個人經驗和習慣行事,也可受到現實激勵做出適應性的表現。”這門課程的老師向記者介紹,設置這個作業的目的,一是為切合課程主題,向同學們講解性格本身的復雜性和可塑性;二是在課堂管理上,激勵同學們做出自我突破,給予自我展示的機會,讓同學們在心理課堂上更熟悉、更開心。提到打分成績,這位老師表示,希望通過這門課讓同學們在現實中學有所用,因此在分數上不會給予過多壓力。
“我選擇跳‘來財’,跳這支舞一方面比較喜慶,另一方面也是網絡熱點,班里半數以上同學也都選擇跳舞。”小蔡也稱,這門課程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他最初對大學公共課的看法:“之前覺得公共課很無聊,現在最直觀的是課上玩手機時間少了。”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已有多所高校,除提高得分難度外,還通過開設創意課程、設置創意作業的方式,讓學生接受課程,習得更多知識。如武漢大學、中南大學等高校部分課程通過布置“模仿寫作”、“制作校園古建筑群的景觀模型”、“抽盲盒”等作業鼓勵學生參與,湖南第一師范大學、中南大學、北京大學、廣西大學等高校還開設“生死學”、“手工課”、“攀樹課”等課程,鼓勵學生報名。
“心理健康人人需要,普通人往往無法改變所處的社會環境,因此更需要擁有良好的心態。”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認為,讓心理健康教育這類公共課提升在學生心中的含金量十分必要。心理健康不僅在于課堂,更在于實踐。當前不少案例表明,心理問題并不僅限于特定群體,也無分年齡段。“只有個體的心理健康,才能換來整個社會的健康。”
針對部分高校通過設置創意課程、創意作業讓學生關注課堂的方式,王忠武認為,高校課堂在以更接地氣的方式讓學生坐下來的同時,還應關注課程質量,將課程與學生的現實需求相結合。“現代高校教育,不僅要適應人性,更要提升人性。一些課程不僅要關注學生喜不喜歡,更要關注學生有沒有成長。”王忠武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