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韓國變態(tài)高考,卻讓中國網友脊背發(fā)涼!! 這幾天最熱的話題莫過于【高考】。 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幾乎都經歷過【高考】,那么你知道其他
原標題:韓國變態(tài)高考,卻讓中國網友脊背發(fā)涼!!
這幾天最熱的話題莫過于【高考】。

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幾乎都經歷過【高考】,那么你知道其他國家的高考嗎?
睜眼看世界,韓國高考的變態(tài)程度超過了我國。
《學習的背叛》 2016
豆瓣評分:8.6
推薦理由:韓國高考紀錄片
時 長:45集*3min
推薦指數:★★★★
韓國的高考和我們國家非常相似,也是“一考定終生”!
但卻遠不是如此,比如熱播韓劇《天空之城》,就赤裸裸地揭示了這一真相。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考入首爾大學,世襲父輩們的地位和財富,父母利用各自的人脈資源爭奪教育資源。
看似學生們筆桿子的競爭,背后卻是家族的競爭。
讓我們跟隨記錄片,看看韓國學生的備考生活。
凌晨兩點,葉媛仍然在學習:
將教科書背得滾瓜爛熟,在白紙上默寫下來。
寫得沒力氣了,就用橡皮筋勒住手,靠手腕的力量繼續(xù)寫。
這樣高強度的學習,年僅16歲的她,稚嫩的手上長滿了被筆磨破而長出來的老繭。
密密麻麻的學習時間表以1小時為間隔,將計劃排得滿滿,甚至連吃飯、上廁所的時間都要算好。
為了提神,葉媛每天要喝五六罐咖啡續(xù)命。
物理刺激不夠,就用精神刺激——用iPad直播學習。
在網上,有很多學生直播自己的學習情況,因為只有親眼看到別人的努力,才能激勵自己。
還是初三的她,備考瘋狂程度不亞于高考!
因為她知道,如果無法考上理想的高中,就很難上自己理想的大學。
可是考入名校光靠個人的努力就夠了嗎?很顯然,不是的。
首先,地區(qū)的不同,錄取分數也不同。
住在首爾的更有利,而越往地方,越可能落榜。
就拿首爾大學來說,即使付出相同的努力,首爾本地的學生錄取率要比其它地區(qū)高得多。
這就像中國無數個三四線城市的學生,想要考入清華北大,難度要遠遠高于北京本地的學生。
葉媛不得不感慨:“雖然都是路,有些人坐火車30分鐘就能到,我們卻要坐3個小時。雖然也能去,但特別麻煩”。
其次是父母收入的影響。
高收入的父母可以花錢請私教,或者送到教育質量更好,但要花更多錢的私立高中。
此消彼長下,高收入與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的高考成績,也產生了43分多的差距!
想想看,在“一分相差千位排名”的高考大軍面前,43分是什么概念?!
此外,韓國的高中分為普通高中,私立高中、特目高中和科學高中。
后三類高中師資力量豐厚,更容易考進好的大學,唯一的缺點是:貴(光學費就要近6萬人民幣一年)!
許多普通家庭的孩子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普高。
不幸的是,由于教育資源的不均勻,后三類學校的學生,英語和數學的平均成績要比普通高中高出40多分!
此外,韓國高考跟中國最大的不同是,多出了面試這一環(huán)節(jié)。
面試內容包括“在校獲獎情況”、“參與課外活動頻率”、“擁有的特長”等等。
這意味著韓國學生要在高考中脫穎而出,除了分數足夠高外,面試的履歷也要足夠豐富。
而后三類高中的老師會在學生一入學就告知他們面試的信息,并在這三年學習中按部就班,逐一完成。
但是大部分普通高中則不會。
在這部記錄片中便有這樣一個案例:
珍榮是普通高中的高三學生,為了準備面試,自己預測的考題和相關材料就有好幾本,
這些都是她一個人辛苦搜集來的。
可惜,最后還是考砸了。
因為這些“面試情報”被中上流社會牢牢抓住,只在同階層內部交流,形成“教育壟斷”。
而面試的人為因素也很大,階級壟斷也很嚴重。
普通家庭的家長與孩子根本沒有能力觸及。
這便陷入了一個惡性因果循環(huán):
想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就要考入好的大學;想要考入好的大學,就要考入好的高中;想要考入好的高中,父母得有錢(體面的工作)……
縱觀整部紀錄片,它展現了高考前后的眾生百態(tài),或許能引起我們學生時期的共鳴,但過于悲觀地落在了學生的無奈上。
怎么說呢?即使高考體系存在弊病,但它也給了普通家庭的孩子一個改變現狀的機會。
甚至是改變現狀的首要選擇。沒有這一體系,連“機會”和“選擇”都不可能有!
回到我國,中國的高考,相較于韓國還是公平的。
在此,君君祝福所有即將高考的莘莘學子,學習不會背叛努力的人,加油!!!
原標題:物化地組合的4大優(yōu)勢,填報志愿時建議選這3個專業(yè)!很吃香! 2025年
觀察2025-07-20 20: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