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1.5萬元,吃住在北大!研學火爆,家長肯掏錢 花費1.5萬元,過幾天吃住在北大校園,沉浸式體驗名校生活的日子,你愿意嗎? 暑期已到,暑期研
原標題:1.5萬元,吃住在北大!研學火爆,“家長肯掏錢”
花費1.5萬元,過幾天吃住在北大校園,沉浸式體驗名校生活的日子,你愿意嗎?
暑期已到,暑期研學又紅火起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多家暑期研學機構,發現國內研學市場進入了特色競爭的時代:從沙漠觀星到貴州下溶洞,從“長安出使團”到敦煌重走絲綢之路,從打造金箔到桑蠶探源……各類國內游學產品層出不窮。
除了各類特色團,還有一類研學產品每年都頗受歡迎,這就是名校研學。

“我有‘考不上也要去參觀’的想法,就當是給自己一個激勵。”今年初三畢業的余思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對于暑期名校研學很感興趣,今年暑期報了一個收費6000元的名校研學項目。
各類名校研學,尤其是圍繞清北的名校研學項目,成為暑期研學的主推產品之一。記者采訪了解到,其中一個“吃住學都在北大新燕園校區”的項目,收費接近1.5萬元,而其他包括清北“一日游”的項目,整體收費也在5000元以上。
由于各種團隊、個人想去清華北大參觀的需求很高,如果想自己預約,難度不小。一家大型教育公司北大研學項目負責人丁老師表示,“暑假的北大清華參觀是很難自己預約上的,像散客的話一般都會選擇跟團。”
“家長肯掏錢”
“在北大、清華、人大中三選一,感受濃厚的學習氛圍,開啟名校之門。”一家從重慶去北京5天的研學活動如是宣傳。
這個項目安排了一天去清北人大的名校探訪,也是該項目最重要的賣點之一。負責該項目的某重慶研學機構張老師表示,在這一天中會有專家面對面講解和學長學姐的親身講授,“激發學生的大學夢想”,收費為6890元。
“我最多愿意花兩萬給孩子去名校研學。”一位孩子家長張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覺得研學可以感受名校氛圍,也可以學習一些知識,因此希望讓孩子去參加清華北大研學項目。
一個曾經參加過清北研學的高三畢業生韓麗表示,如果研學有足夠的學術接觸和專業的分享,她覺得可以接受昂貴的價格。
在需求的驅動下,也確實有更昂貴的研學項目誕生。比如,一家大型教育機構有專門針對北大的研學項目。
“我們的項目吃住學都在北大新燕園校區,沉浸式體驗北大生活,”該項目負責人丁老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涉及人文、經管、理工、商業4大專題,請北大教授、副教授,還有生涯規劃師、文創設計專家、科研院所研究員、優秀創業者等現場授課,會有6節講座。”
據了解,該項目收費14980元,明顯高出一般的項目。該機構還有一個類似的去深圳、香港參觀名校的項目,會參觀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收費為12680元。
“搶清北門票如搶火車票”
也有更便宜的清北研學項目。以一家旅行社推出的北京六日“獨立營”為例,該項目也有清華大學一日游,整體收費5980元。據該項目工作人員介紹,當日的安排是“邀請在清華大學上學的學長,帶同學在校內探索,并開展一個戶外課堂,講解學校里的建筑、故事,以及自己在學校的收獲和學習的經歷”。
那么,還有沒有更便宜的辦法?也是有的。7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網站上更新一條信息提示:清華北大陸續啟動暑期校園參觀。
根據這條提示,目前,清華大學除周一為校園休整日外,周二到周日均開放校園。7月7日,北京大學將啟動2025年暑期校園開放。雙校均采取“抽簽+即時”預約的參觀機制。校園參觀不向任何機構和個人收取費用。
7月2日上午,記者嘗試通過手機預約北大校園參觀,在實名驗證后,發現目前可以預約的4天即時預約名額已滿,需要等待下午5點開放抽簽預約名額與申請。
清華大學的情況也是如此。記者在7月3日早上9點左右嘗試預約,也發現可以即時預約的名額已滿,需要等待下午開放的抽簽預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搜索后發現,網站上有不少預約清北門票的“小竅門”,包括設定搶票時間、提前進入并等待開始預約、選擇非熱門時間段、嘗試多個預約渠道并多次預約等,這些提示猶如搶過年的火車票一樣,也從側面體現了預約清北門票的不容易。
韓麗表示,很多學生都有去北大清華研學的想法。“如果能自己預約上清華北大的研學,當然更愿意參加免費的正規研學。我認為清華北大應該增加面向中學生的專門開放日,而不是讓大家擠同一個預約系統。”
不過,和清北相比,其他名校的入園預約容易得多,有些名校甚至可以注冊后直接刷身份證入園。
研學成為暑期旅游“高配”?
目前來看,我國研學市場進入“多點開花”的時代,不過很多項目的安排仍然偏向于“打卡游”,特色足夠,但專業性不足。記者瀏覽了多個研學項目,很多項目中安排的清華北大日程更像是攬客招牌。
“我們的北大研學六日游項目,價格近6000元,其中參觀北大就一天的時間,學霸面對面分享學習經驗,參觀校園。”一個旅游平臺段老師表示。
對于“一日游”,有項目相關人士認為清華北大主要是感受氛圍。也有學生認為,這可以給自己樹立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希望以后能考上這樣的名校。
從收費來看,研學更像是旅游市場的高配。記者查詢某平臺上北京研學項目,“6日營”收費普遍在5000—7000元之間,而查詢“北京6日游”,則普遍收費在3000—4000元之間。
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宋凌燕表示,暑期旅行和暑期研學不同,暑期旅行強調“放松+陪伴”,而暑期研學更注重“體驗+成長”。兩者在產品設計上有不同的側重。
不過,研學市場還需要進一步規范化,相關名校研學項目也應該從“打卡”進一步向專業化發展。“我希望名校研學不是走馬觀花,而是能像真正的大學生一樣聽課、做實驗、在食堂吃飯。”韓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