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40℃!高校突然暫停期末考!學生奔走相告:有空調也頂不住了! 7月5日晚,多名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的期末考試
原標題:40℃!高校突然暫停期末考!學生奔走相告:有空調也頂不住了!
7月5日晚,多名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的期末考試,因高溫炎熱天氣暫停。

據媒體報道,該校招生辦工作人員介紹,學校期末考試已經開始幾天了,有的期末考試還剩兩三天結束,目前因高溫暫停期末考試,下學期開學后再接著考。
消息一出,學生們的朋友圈瞬間沸騰了:“從沒想過會因為‘天太熱’停考!”“學校真的怕我們被‘烤熟’在考場里啊!”評論區里,山東學子紛紛曬出手機里的高溫預警截圖,外地學生則調侃:“現在轉學還來得及嗎?”
更令人意外的是,該校招生辦工作人員向媒體透露,盡管教室與宿舍均已安裝空調,但“這幾天氣溫實在太高了”,逼近40℃的極端天氣讓考試難以正常進行。
這則新聞之所以引發海嘯般的共鳴,正是因為它戳中了當下學子共同經歷的酷暑困境:
“空調續命”也有極限: 當室外熱浪持續烘烤,即便室內有冷氣,大量人員聚集的教室仍像一個緩慢升溫的烤爐。冷氣與體熱的對抗,汗水與試卷的糾纏,讓“舒適考試”成為奢望。
高溫消耗的不只是體力: 悶熱環境中,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如同被熱浪裹挾般粘滯。一場公平的考試,需要的不僅是知識儲備,更是適宜的物理環境。
“暫停鍵”背后的溫度: 校方頂著教學計劃被打亂的壓力,將學生當下的身體健康置于僵化的流程之上。這份在極端天氣里展現的務實關懷,讓“人性化”三個字有了滾燙的實感。
這所山東高校的應急決策,在熱浪中為全國教育管理者提供了一個思考的契機——面對日益頻發的極端天氣,我們的教學管理是否也應具備更強的“氣候韌性”?
當氣象災害愈發常態,考試時間安排能否更科學避開酷暑高峰?考場硬件設施是否足以應對極端溫度?緊急預案中能否納入“高溫熔斷”機制?這不僅關乎一次期末考的順利,更關乎對學子身心健康的長久守護。
山東這所高校的“高溫暫停鍵”,按下的不僅是一場考試,更是對學子健康最務實的守護。當極端天氣成為常態,教育的溫度更需在每一次“非常規”決策中得以彰顯。
考試可以延期,但對年輕一代身心健康的承諾,容不得半分延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