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科技是洪水猛獸還是天然中立? 在科技與人的關系中,有三種視角. 第一種視角是技術決定論,比如網癮、游戲上癮,他們的共同點在于認為科技是一種
原標題:科技是“洪水猛獸”還是“天然中立”?
在科技與人的關系中,有三種視角.
第一種視角是技術決定論,比如“網癮”、游戲上癮,他們的共同點在于認為科技是一種外來的主體,像一個妖魔一樣主動地影響了人類社會.而人是好人,非常被動地接受著科技帶來的影響.
這個技術決定論分為兩種,一種是烏托邦式的,另一種是反烏托邦式的.烏托邦式的技術決定論認為技術一定能推動社會進步,它解決了人類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人類帶來了福利;反烏托邦則認為技術是洪水猛獸,短期可能為人類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長期我們肯定無法控制它,上癮就是一種無法控制的表現,它會讓人類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最終我們會被技術所奴隸.

無論是烏托邦式還是反烏托邦式的技術決定論,我都認為是一種極端的看法.
另外一種視角叫社會建構論,認為技術是中立的,一切都是人對科技的建構.這個視角認為用戶有充分的自由,可以選擇玩不玩游戲,玩什么游戲,技術和游戲僅僅是滿足用戶的要求,游戲本身的使用反映了用戶的意愿,因此用戶應該為自己使用科技的后果承擔責任,所有的責任是用戶的.
但社會構建輪和技術決定論一樣,也是從兩個視角的一個方面看問題,是比較極端的.
第三種叫做可供性,認為每一種科技有自己的屬性,它的屬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用戶怎樣享用它,我覺得這是一種相對比較成熟的看法.
舉一個例子,大家都知道,磚頭可以用來砌墻,為什么可以用來砌墻呢?因為它的形狀是這樣,有一定的強度和特定形狀.如果把磚頭做成球體,它還能用來砌墻嗎?這就很難了.
我們再想想,磚頭除了用來砌墻,還能夠干什么,還可以作為武器.磚頭為什么可以作為武器,因為磚頭比較重,也比較堅硬.這告訴我們,磚頭作為一種科技本身有自己的屬性,有重量,有強度,有一定的形狀,這一些屬性為用戶提供了一些可能性,也限制了用戶怎么運用這個科技.
也就是說,用戶的使用空間并不是無限的,而是被可供性科技本身的屬性所限制的.因此,我們不能全部怪用戶,我們也不能全部怪科技本身,科技并不是中立的,但是我們也不能說科技是洪水猛獸,兩方都有一定責任.
接下來我會講三個具體研究的例子,每個例子都關注科技到底與人有什么關系,游戲到底怎么樣影響社會,這些研究回答了一部分這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