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730分的高考狀元: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每年的六月份是一年一度的高考考試和出分的月份,無數的高考學子和他們的家長在期盼、快樂或者失望中度
原標題:730分的高考狀元: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每年的六月份是一年一度的高考考試和出分的月份,無數的高考學子和他們的家長在期盼、快樂或者失望中度過這個月份,而每年的這個月份也是高考新聞刷屏的月份,各省的高考狀元以及他們的學習方式或者家長的教育方式都能引發熱烈討論。
今年廣西南寧的高考理科狀元楊晨煜同學取得了數學、英語雙滿分,語文140,理綜290,總分730分的好成績。這是廣西恢復高考以來的最高分,不僅刷屏朋友圈和新聞,還登上了微博熱搜。他不僅是學霸,還是興趣愛好廣泛的全能學霸,書法、羽毛球,足球均有涉獵,平時喜歡看紀錄片,對科研有興趣。另外那個在央視《中國詩詞大會》上大放異彩的武亦姝,今年她參加高考,上海市660的總分,她考了613,而且還是理科。全市只有77個人過613分數線,她是其中一個。

有人說: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跡,而是有跡可尋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過: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楊晨煜父母都是當地名校畢業的知識分子,他媽媽表示:一定要在孩子沒有自主思考能力時,幫助養成習慣,家長要自律,不能把孩子丟一邊自己玩手機,定型之后,未來的路會很好走。武亦姝的父母也是看孩子從小喜歡讀書就言傳身教,創造充滿詩香的家庭氛圍。因此,平和,穩定的家庭環境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
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個充滿親情溫暖,自由尊重,書香濃厚的家庭,父母不說有多高的地位能賺多少錢,但一定通情達理遠見卓識;一個問題學生,所處的原生家庭一定也有問題,父母觀念落后,視野狹隘,或缺乏愛和尊重,或太溺愛缺管教;
父母的格局,就是兒女的方向。無知的父母會奴役孩子學習,并且毫不自知,開明的父母則擅于引導孩子,給予充分的尊重與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