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綠城服務發力康養和早教業務 商業模式尚待探索 芥末堆文 在國內物業行業發展的幾次更迭中,綠城服務都算得上是弄潮兒。近日,綠城物業服務
原標題:綠城服務發力康養和早教業務 商業模式尚待探索
芥末堆文 在國內物業行業發展的幾次更迭中,綠城服務都算得上是“弄潮兒”。近日,綠城物業服務集團黨委書記、綠城服務集團CEO金科麗接受媒體專訪,以自身親歷細數了綠城服務和物管行業發展的關鍵節點。
如今,康養、早教、零售、科技,這些熱門概念正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物企的財報中。綠城服務也在發力上述業務,尤其是備受關注的康養和教育這“一老一少”業務板塊,但商業模式還未完全清晰。
金科麗認為,物業服務也好,養老教育也好,總體來說是民生行業。首先要解決一些民生問題,再來實現企業的價值和盈利。“一開始不是從生意或者說從商業模式的角度馬上去著手的,而是說如何在基礎服務之上能夠為長者、少兒提供更好的品質服務,以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忠誠度和推薦指數。”
因此,綠城服務的業務板塊也分為兩條線,一條線是普惠的,另一條則是市場的,開展業務的模式則是輕重并舉。以養老服務為例,綠城服務通過與社區、街道等政府部門合作,采用輕資產的模式,由社區提供場地、裝修、設施設備,綠城服務則以專業化團隊提供運營。
教育則稍有不同。綠城服務的奇妙園系列專注高端早教市場,一開始就是商業化運營,自建園所,產品成熟后,再與政府與國企、央企等合作,植入品牌做輕資產運營。
“康養和教育兩個賽道中普惠加標桿這兩條線都還在全面摸索,前期投入爬坡會長一些,但這兩塊業務我認為從長遠看一定是有商業模式的。”對于這些增值服務賽道,金科麗充滿信心。
財報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綠城服務園區服務收入達到13.1億元,占總營收19.2%,且增值服務毛利率普遍高出基礎物管,對應毛利約占總毛利比例達到了21.1%。其中,居家生活服務收入增幅達到19.9%,文化教育的業務收入也在園區服務各項業務中占據中間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