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后教培時代的新東方 加碼AI找尋更大的教育驅動力? 近段時間,K12教育主要上市公司的階段性業績皆已出爐。從具體數據來看,隨著時間推移,教
原標題:后教培時代的新東方 加碼AI找尋更大的教育驅動力?
近段時間,K12教育主要上市公司的階段性業績皆已出爐。從具體數據來看,隨著時間推移,教培機構的轉型之路已愈走愈順。
財報顯示,2023年12月1日-2024年2月29日,好未來實現營收4.3億美元,同比增長59.7%;凈利潤2750.8萬美元,同比增長170%。
同期新東方取得營收12.073億美元,同比增長60.1%;股東應占凈利潤8716.7萬美元,同比增長6.8%。

圖源:新東方財報
不過,資本市場的反饋似乎并不熱烈。比如,財報發布后,新東方美股股價單日跌幅曾達13.96%。
對于行業頭部企業的發展,市場究竟存在怎樣的疑慮?未來促進“新東方們”增長的重要因素又會是什么?
新東方堅守教育基本盤
如今提起新東方,很多人都會想到電商直播,但事實上,作為一家綜合性教育集團,目前新東方的基本盤仍是教育。雖然在最新發布的2024財年第三季度財報中,新東方并未披露各業務部的詳細占比數據,但此前的一些數據已明確其當前的發展重心。
2024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會上,新東方透露,公司收入結構為,教育新業務和高中培訓業務合計占比40%-42%;海外相關業務占比20%-21%,大學生考培業務占比2%-3%。總體來看,教育板塊為公司貢獻逾六成收入。
而新東方之所以依舊十分倚重教育業務,固然是因為其已在教育產業耕耘多年,形成了較高的品牌知名度,但更為重要的是,教育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
具體而言,教育產業并非只有K12,出國留學、成人及大學生考試、教育新業務等領域也有可觀的紅利。對于新東方、好未來等教育“老炮”來說,這些賽道的機遇不可忽視,抓住這些機遇或能實現更大的躍升。
以出國留學產業為例,2020年以來,我國留學人數穩步攀升,留學后服務規模也同步增長。共研產業咨詢披露的數據顯示,預計2023年,我國留學后服務規模超2000億元,同比增長10%。

圖源:共研產業咨詢
與此同時,教師資格證、研究生報考也持續火熱。研招網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研究生報考人數為474萬,同比增長3.72%。
在此背景下,新東方憑借“規模”站穩市場。財報顯示,截至2月29日,新東方學校及學習中心的總數為911間,環比增加68間,同比增加199間。近千間學校,構成了新東方觸達學員的重要通道。
在2024財年第三季度財報中,新東方董事會執行主席俞敏洪透露:“出國考試準備和出國咨詢業務維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分別同比增長約52.6%和25.7%。同時,針對成人及大學生的國內考試準備業務同比增長約53.2%。我們的教育新業務全都在本季度取得了亮眼成績,營收同比增加72.7%。”
顯而易見,考慮到行業前景以及發展成果較為突出,教育業務仍將是新東方的發力重點,但在快步前進的過程中,一些阻力也不可忽視。
如前文提及,為了盡可能俘獲更多的市場紅利,僅在教育領域,新東方就布局了多條支線,此外,電商、文旅等新興業務也需要集團撫育,成本壓力日趨加大。
財報顯示,2024財年第三季度,新東方經營成本及開支為10.939億美元,同比增加59.1%。與此同時,新東方的營收成本、銷售及營銷開支、一般及行政開支,分別同比增長74.5%、57.1%、33.6%。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教育領域在推進多元布局的并非只有新東方。比如,好未來目前正加緊布局學習服務業務,涵蓋素質教育、國際教育、海外業務等;高途也在加碼以大學生和成人教育、非學科類培訓為主的學習服務業務。
由此來看,在教育板塊,新東方還需構筑更為深厚的商業護城河。對此,新東方其實也已有一定動作。
2023年以來,隨著ChatGPT爆火,AI逐漸成為各行各業追捧的“新故事”。在此背景下,新東方目前已接入通義千問大模型,并且有了實際應用。那么,這又能對其教育業務賦能多少?
后教培時代新東方加碼AI
新東方透露,得益于通義千問,在學生體驗、教師教學質量、教研內容研發等場景,學員滿意度整體提升3%。
事實上,AI技術推動下,教育行業正在掀起一輪面貌革新。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正發布的《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研究報告》顯示,“AI賦能教育實現了優質資源大規模復用、大范圍共享,推動教育公平,打破規模教育壁壘,提供個性化教育模式”。
簡而言之,AI技術之于教育產業的意義,或在于“千人千面”地定制針對性的學習策略,進而實現教育平權。
而且AI的應用對于企業降本增效也有助力。具體而言,AI利于拓展人力的邊界,且隨著AI替代人腦活動的技術復雜度進一步提升,其降本增效作用也會更加明顯。對此,國金證券的分析指出,“AI與教育結合、改造教育的本質在于,依靠低成本科技替代、拓展高成本人力,實現優質教育資源規模化、發掘普惠教育與個性化教育的平衡點”。
基于此,目前AI教育產業已擁有較為高遠的發展空間。
Frost&Sullivan此前披露的研報顯示,預計2023年末,我國AI教育行業市場規模為7198億元。另外,中研普華數據顯示,預計2024年,我國AI教育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7993億元。

圖源:中金公司
當然,在此背景下,除了新東方,諸多教育企業也在加快接入AI技術。比如,2023年2月,高途成為“文心一言”首批生態伙伴。4月,高途推出基于ChatGPT同源的AI智能技術的考研規劃與答疑產品“高途考研AICan”。
無獨有偶,第83屆中國教育裝備展上,好未來也展示了自主研發的學而思九章大模型,在自主學習、AI答疑、中英文作文智能批改等技術上取得豐厚成果。
這也回到了最初的問題,行業共同奔赴AI、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新東方底氣充足嗎?其實,作為行業頭部企業,新東方在布局AI上較為先行,從相關歷程可見一斑。
據悉,早在2012年,新東方就積極投資入股AI相關教育公司,如清睿教育、愛樂奇、乂學教育等,并與科大訊飛等科技企業合作,推出智能化產品。
2018年,新東方舉辦了新東方AI研究院“N-Brain”聯盟發起暨新品發布會,推出了基于該全新平臺的首款“教育+AI”產品——新東方青少外教直播BlingABC“AI班主任”。
而到2020年,新東方又推出了首款AI動力引擎——OK智慧學習引擎1.0,可利用智能識別、智能批改、大數據分析計算等先進技術,驅動教與學智能化發展。
對此,OK智慧教育創始人賈云海表示,“教育不是來淘汰人的,而是成就人的。如何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這些階點,并及時幫助他們順利跨過階點就顯得尤為關鍵。但是,依靠人力和經驗,幾乎無法做到,這時,就需要科技的助力。”
可以說,由于相對早發,在AI領域,新東方已經具備一定的產品經驗和市場認知優勢。而這些也將是其AI教育事業深入發展的基底。
總而言之,當前教培領域的頭部玩家,已經走出了不確定周期,踏上了新的軌道。而未來教育產業的競賽,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教學,而是需要深耕上游技術,進而增強核心競爭力。
因此,接下來,新東方能否打開更大利潤空間,也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技術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