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虧損+業務剝離致多只K9私立教育股下跌 被投資者指責趁火打劫 財聯社 訊,即使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相關政策風險早有估計,但當各大教育公司陸
原標題:虧損+業務剝離致多只K9私立教育股下跌 被投資者指責“趁火打劫”
財聯社 訊,即使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相關政策風險早有估計,但當各大教育公司陸續公布業績后,其業務剝離疊加巨額虧損的慘像,還是讓市場驚詫。相關標的在業績公布后大幅下挫,有公司單日跌幅超過40%。
中小投資者對上述教育公司低價剝離的做法相當氣憤。尤其是對“以政策變化為由,在減值虧損后,將學校資產轉給上市公司大股東”的做法。某私募負責人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說得不好聽點就是‘趁火打劫’,并呼吁中小投資者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是無論如何爭論,對于以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為主要業務的上市公司來說,未來前景堪憂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巨額虧損+剝離資產引投資者不滿
12月19日,光正教育(06068.HK)公布延遲后的期末業績:年內虧損高達22.79億元,上年同期則為盈利5.01億元。虧損主要來自于“受影響實體終止綜合入賬的虧損”,虧損金額為26.27億元。公告指出,受影響實體主要指廣東光正與其子公司。公司董事會評估,確認終止綜合入賬。

受此影響,光正教育資產大幅縮水。以“不動產、廠房和設備”科目為例,其賬面價值由2020年的40.05億元縮減至2021年僅僅0.02億元。整體而言,光正教育每股凈資產由1.36元下降至0.27元,降幅達80%。對此,有投資者驚呼:“股東40億固定資產,26億凈資產弄哪里去了,你大股東不清不楚就減沒了,要搶呀?”
不再入賬的資產去了哪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光正教育在電話會議表示,該部分資產將剝離給大股東。而公司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因為不可抗力導致此事不需要經過股東大會批準。
無獨有偶,楓葉教育(01317.HK)的操作也十分相似。同樣在歷經延遲公告和停牌后,楓葉教育于12月14日公布了稅后利潤巨虧31.24億元的期末業績,上年同期則為盈利5.09億元。公司每股凈資產由1.51元下降至0.46億元,降幅約70%。
“不同的是,楓葉教育在電話會議表示,將把受影響業務剝離給獨立第三方。”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行情數據顯示,光正教育12月20日單日跌幅為42.86%,12月22日繼續下跌8.89%;楓葉教育從11月29日便開始放量下跌,截止12月22日,楓葉教育近一月跌幅高達43.53%。
2017年左右,境外市場掀起了民辦教育學校上市潮,其中以為最,次之。在這期間,光正教育(06068.HK)、宇華教育(06169.HK)、博實樂(NYSE:BEDU)、天立教育(01773.HK)等公司紛紛登錄資本市場。
上市之后,以上民辦教育學校的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在學生人數和學費水平雙增的背景下,其業績逐年走高。財務數據顯示,大多數教育公司上市后均實現了營收或凈利多年持續正向增長。相應的,公司市值在此期間震蕩沖高。
變化來源于2021年5月14日,國務院正式公布了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政策歷經從修訂稿到實施條例的過程,靴子落地。義務教育階段民辦教育學校再無營利空間,關聯交易不再,資本市場之路“堵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
在此之后,以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為主業的教育公司估值大幅下挫。不過即便是對相關政策風險早有估計,但當各大教育公司在近日相繼公布業績,業務剝離疊加巨額虧損的慘像,還是讓市場驚詫。
民辦K9教育學校幾無盈利空間
為何在政策靴子落地7個多月后,以上公司還能走出如此大跌幅?難道市場失效了嗎?
某私募負責人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這樣做確實超出市場預期,因為民促法實施條例出來以后,已上市公司具體怎么操作確實存在不確定性,包括上市公司VIE架構方面,監管層并沒有對通過VIE方式上市的K9業務給出一個明確的指引。而他們現在這樣處理,是選擇了所有可能性中最壞的一種。即便將來政策有利好變化,也與上市公司無關了。”
對于光正教育的做法,他指出,首先高中業務目前是沒有政策要求必須剝離的,不屬于義務教育范圍。其次,以零代價剝離給大股東肯定是有問題的。因為剝離后上市公司與大股東控制的義務教育學校發生業務還是屬于關聯交易,這也是政策不允許的。
據其介紹,有業內公司是采用相當于把學校捐給了慈善機構一樣的處理方式,然后公司再給學校提供服務,這樣就不存在關聯交易了。
公開資料顯示,光正教育將高中業務同義務教育階段業務一樣減值剝離。楓葉教育則選擇“現有高中學生轉入在中國擁有獨立經營牌照的高中”。
財聯社就相關問題向光正教育致函咨詢,截至發稿日尚未獲得回復。
對于民辦K9教育學校的前景,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頒布后,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不再有營利空間,包括不能進行關聯交易,不能被社會組織或個人以兼并收購、協議控制等方式控制;加之從2020年起,我國為了遏制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掐尖”,明確要求所有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實行公民同招、電腦搖號入學政策,這使得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不再有生源優勢。
“不管有沒有上市,你都不能夠再進行營利性的運作。已經上市的民辦學校,如果他有義務教育業務就必須剝離。如果只有這個業務就必須退市,沒有什么選擇。”“其實政策的導向是相當明確的,就是說你不要指望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再賺錢”, 熊丙奇如此表示。

據財聯社-星礦數據不完全統計,涉及義務階段教育的上市公司有10家。據了解,天立教育11月29日停牌,延遲發布業績公告。有業內人士預測,其很可能會延續楓葉和光正的做法,財聯社將繼續保持關注。
原標題:知乎職業教育2023Q3營收1.45億元,同比增長85.6%,大模型應用驅動業務創
資本2023-11-30 11:1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