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張雪峰太掙錢了!Deepseek:普通老師這樣做,也能分一杯羹 3月31日最大的教育新聞,就是張雪峰團隊推出的2025屆高考志愿填報服務開售。 12999元的
原標題:張雪峰太掙錢了!Deepseek:普通老師這樣做,也能分一杯羹
3月31日最大的教育新聞,就是張雪峰團隊推出的2025屆高考志愿填報服務開售。
12999元的“夢想卡”和18999元的“圓夢卡”,比去年還漲了1000塊,但是并不妨礙20分鐘多省份名額售罄!
我們不知道具體他能掙多少錢,可能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天文數字!

但是對普通老師來說,張雪峰的模式雖然難以完全復制,但一些底層邏輯可以借鑒。
1. 別光講課,學會“賣信息差”
你能干啥:
高考填志愿、考研規劃、專業分析這些事,很多家長一竅不通,但愿意掏錢買“靠譜信息”。
普通老師不用收天價,哪怕在朋友圈、家長群定期分享免費干貨(比如“選物理還是選歷史”“冷門專業就業真相”),先建立信任,再適當推出低價咨詢服務,也能賺點外快。
2. 別死磕工資,開發“知識產品”
低成本變現路子:
整理教案和題庫,掛到閑魚/小紅書賣電子版;
開個公眾號,寫點知識分享;
和家長說“暑假帶5個學生做生涯規劃”,收個199元/人小班課。
關鍵:把經驗打包成可復制的東西,一次勞動多次賣。
3.立足人設,接地氣
人設別太假:
張雪峰能火,因為他敢說“窮人家孩子別學金融”“成績差就選實用專業”。
普通老師也可以:
發視頻吐槽“老師工資低,但有些錢真不能掙”(比如暗示家長別買天價智商稅產品);
偶爾曬加班改作業、自費給學生買資料的日常,立住“負責”人設。
效果:家長覺得你實在,更愿意找你咨詢。
4. 別只教知識,教“怎么活”
學生真正缺啥:
大部分人不需要“考清華攻略”,而是想知道:
考不上大學能干啥?
內向的人適合什么工作?
怎么和爸媽溝通選專業?
你能做:在班會課、課后閑聊時穿插這些話題,錄成短視頻發出去,比講課視頻更吸粉。
總結
普通老師想“發財”很難,但靠專業賺點外快、提升影響力完全可行。核心就三句:
把知識變成可賣的產品(哪怕9塊9的電子書);
用接地氣的方式說人話(別講理論,講家長聽得懂的“人話”);
先免費再收費,信任比流量重要。
原標題:知乎職業教育2023Q3營收1.45億元,同比增長85.6%,大模型應用驅動業務創
資本2023-11-30 11:1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