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老齡化、經濟轉型需求 城市的焦慮在哪? 全國百城搶人的背后,透露著焦慮。從全國數據上看,中國老齡化速度在加快。2017年底, 60歲以上人口占
原標題:老齡化、經濟轉型需求 城市的焦慮在哪?
全國百城搶人的背后,透露著焦慮。從全國數據上看,中國老齡化速度在加快。2017年底, 60歲以上人口占到總人口比例已提高到17.3%,65歲以上的人口也從2000年占總人口的7%提升到2017年的11.4%。
城市觀察網作者李楠從人口結構的視角,曾分析了2018年11個正在搶人的二線城市相關數據,發現戶籍老年人口比例均在20%以上。其中,2017年蘇州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的比例已經高達25.85%,杭州的戶籍老年人口比例也達22.16%。成都略少一點,在2017年時戶籍老年人口比例為21.18%。

2018年時統計的相關數據
關鍵是生育率在下降,2017年全國人口出生率僅12.43‰,相比2016年還有所下降。即便放開二孩政策,年輕人不愿意生的問題依然難解。
李楠認為,引進更多的年輕勞動力是保持城市活力的一個“捷徑”。以成都為例,得益于“人才新政12條”,成都2017年戶籍老年人口比例十年來首次下降。
據紅星新聞2019年報道,該政策實施以來,累計吸引大學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28.6萬余人,占全市同期人口遷入總量38%左右,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占比10.2%,30歲及以下年齡占比達80.4%。截至2018年底,成都市新增戶籍人口40.7萬,人口老齡化率進一步呈現出下降趨勢。
整體年齡偏輕的外來常住人口,正在拉低各城市老齡化程度。不過,在我國經濟發展正進入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階段,吸引青年勞動力固然重要,但人才不升級則或對產業經濟轉型帶來不利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耀曾撰文表示,“產業結構升級要求相應的高素質人力資本結構相匹配。否則,將導致物質資本不能充分運用、先進技術不能有效實施,這也是造成失業增加、經濟波動和收入差距擴大的重要原因”。
不過,高質量、高層次人才短缺問題長期存在,尤以中西部地區最為突出。以高校科研為例,據湖南工業大學副教授劉方成統計,截至2016年2月,西部各省份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共60人,僅占全國總數507人的11.8%。
在前兩年高校建設“雙一流”之際,東南高校重金招募高校人才,有的對學科領軍人才開出800萬房補,100萬年薪的待遇。西部高校高層次人次流失嚴重,一度讓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呼吁對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手下留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