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 特殊時期,復課狀態需調整 畢業班學生本就面臨備考壓力,又在復習關鍵時期遇上疫情導致的推遲開學、線上教學和中高考延期,他們的焦慮情
原標題: 特殊時期,復課狀態需調整
畢業班學生本就面臨備考壓力,又在復習關鍵時期遇上疫情導致的推遲開學、線上教學和中高考延期,他們的焦慮情緒和身心壓力必然不少。
大多數受訪學生都承認在“停課不停學”的特殊時期,線上教育是保障居家復習的重要途徑,但如果學生在網絡課堂上的學習狀態和效果不盡如人意,便會加重他們的焦慮情緒和備考壓力。
線上學習有時會給學生帶來很多額外的“工作”。徐陽說:“我每天除了上網課,還要關注不同學科群的消息,接收無數視頻和線上作業,時刻擔心自己沒看到通知、沒收到消息、忘記打卡、沒有及時回復、忘記交作業、網絡卡頓或老師操作不當。”這些瑣碎的小問題無疑會在不知不覺中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引發他們的煩躁不安情緒。
陳誠認為學生在線上課堂中的學習狀態普遍不如線下課堂,原因包括線上課堂的節數比線下少、居家學習氣氛不佳、上課時更容易受外界干擾等。韓聰對此深表同意,她發現自己上網課時沒辦法和老師及時探討問題,老師也不能同時顧及所有學生的學習狀態。
除此之外,網課對學生的自覺性和自控力要求很高。“沒有老師面對面的督促,很多學生會不由自主地‘墮落’。”徐陽說,她一直認為,延遲開學和線上授課對尖子生的影響并不大,因為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強;而對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的學生,造成的負面影響很可能大于正面。

線上教育仍處于摸索階段,對畢業班學生的情緒和學習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多數受訪者表示在家待的時間越久,越感到緊張不安,脫離了班級同學間的良性競爭,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學習進程是否合理,再加上中高考一天天臨近,計劃好的模擬或摸底考試大多無法進行,慌張感油然而生。徐陽這段時間的復習計劃被打亂,經常反復掙扎在漫長假期的愜意放縱和瀕臨高考的緊張自律這兩種矛盾情緒中。“我有時上網課稍一走神,便會產生強烈的負罪感。”她有些無奈地說。
還有很多學生在經歷了短暫的不適應后,開始摸索線上教育的使用方式和操作流程,逐漸發現線上教育的優勢。星河在剛剛接觸線上教育時也經歷過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等狀況,但很快他便發現了線上教育的靈活性,開始調整狀態,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心態進行線上學習。
韓聰對延遲開學和線上教育的態度更積極。遠離班級中緊張的畢業備考氣氛、看不到其他同學的學習狀態,反而讓她少了很多壓力,情緒也比上學期平穩,整個人維持在一個輕松但不松懈的狀態中;在家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她可以有針對性地復習和休息。
3月31日,教育部發布公告,明確2020年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畢業班學生有了更長的備考時間,這對他們來說既可能是一次充分準備后的逆襲機會,也可能是一次焦慮不安情緒疊加導致的重大挑戰。
“心情復雜”,是很多受訪學生收到高考延期通知后的共同心聲。徐陽本來一直為備考時間不足而擔憂,收到通知后她很激動,覺得自己會有更充足的復習時間。同樣備戰高考的陳誠在最初的興奮過去之后,很快陷入煎熬狀態。“越晚考越心慌,備考時間越久壓力越大,我現在只希望高考快點結束。”還有學生考慮到今年高考正值盛夏7月,不免擔心炎熱環境會影響自己的考試狀態。而更多學生決心把握這絕無僅有的機會,努力復習,最后再“搏一把”。
目前,全國數個疫情低風險省市的初三、高三畢業班學生已經或正準備開學。復課在即,經歷過漫長假期、身負備考重擔的畢業班學子的首要任務就是調整作息規律和學習狀態,盡快適應校園生活和課堂教學。“盡可能地做好準備,開學才不至于手忙腳亂。”陳誠解釋說。
部分學生更適應自主靈活的復習環境,面對開學復課,或努力適應學校,或申請在家自學。張慶選擇了后者,她三月就報了線上一對一網課,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開學在即,她努力說服了家人,同意自己高考前在家自學,這些對她而言都是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她解釋說:“學校考試太密集,規范化的學習方式不適合我,我在學校里情緒也不太穩定,在家心態就很好,自學效率也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