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南京一中家長抗議,還在于家校溝通不暢通 針對這一次的南京家長抗議事件,尤小平校長曾對媒體表示每個學校都有各自的辦學思路,我們也會從
原標題:南京一中家長抗議,還在于家校溝通不暢通
針對這一次的“南京家長抗議事件”,尤小平校長曾對媒體表示“每個學校都有各自的辦學思路,我們也會從細節上把各個方面做到位,希望家長、學校、學生、老師共同配合,家長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及時溝通。”
尤小平是17年才開始實行素質教育的嗎?
尤小平是2010年4月開始在南京一中擔任校長一職。
2013年,尤小平就曾對媒體(中國教育之聲網)表示過“現行的高考制度在培養學生個性、挖掘學生潛能方面還顯得不夠,我希望一中的學生,不僅能夠有效應對高考,更要發展自己的個性和特長,從興趣到志趣。”
由此可見,尤小平早在幾年前就在南京一中推行素質教育。
如果家長事先了解了這所學校的教育理念,并經過比較覺得不符合自己對孩子的期望,那么可以不選這所學校。

讓人遺憾的是,很多公立學校并沒有像民辦學校一樣有宣講會,更多的是在進校后才有機會聆聽校長的教育理念。
近年來,民辦學校的考試成績要優于公立學校,很多人歸結于民辦學校的掐尖行為。對此,政府還出臺了“公民同招”、“民辦搖號”的政策,以抑制“民優公劣”的教育生態。
但是他們似乎沒有想過,除了掐尖以外,民辦學校通常會在學生入學之前就告知家長自己學校的教學理念。在學生入學后,更是通過有效的家校溝通把學生、老師、家長擰成一股合力的繩子,才有了不俗的成績。
此時此刻,筆者忍不住設想,如果當初南京一中在學生報考之前就通過介紹會告訴學生及家長自己學校的教學理念,那么傾向于應試教育或孩子更適合應試教育的家庭自然會選擇類似于南京二十九中這樣的學校,而贊同南京一中教育理念的家庭,就算這次高考考試成績不佳,也沒有理由去怪罪學校、怪罪校長。
而針對校長尤小平道歉一事,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檀傳寶向媒體表示,任何學校都應反思自己的高考成績下滑,但完全沒必要為堅守的正確的教育觀道歉。學校和全社會都應反思,但目前反思的方向完全不對頭。
筆者深以為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