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在線教育的未來融資方向 在2016年左右,在線教育往往只注重它的融資能力和增速,而到了2019年以后,還需要關注機構的投放效率,關注產品、服
原標題:在線教育的未來融資方向
在2016年左右,在線教育往往只注重它的融資能力和增速,而到了2019年以后,還需要關注機構的投放效率,關注產品、服務的交付體驗到底好不好,關注你的數據驅動和決策能力。也就是老板在做任何一個動作的時候都會是基于數據去分析。郭西凡先生認為,對于現在教育機構,除了看重它的融資能力和增速,還要加上投放效率、交付體驗和數據決策。至于線上教育的未來,最終還是會回歸到一個供給端驅動。也就是不管是線上也好,線下也罷,本質上看重的還是你的組織能力、師資、內容是否好以及你是否有低成本去完成這些事情,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教育行業歸根結底是偏人力密集型行業。

郭西凡先生提到,一般中小型的機構平均人效可能在二十萬到二十五萬左右,再要往上漲會比較困難,隨著你線下組織規模的增長,很有可能這個人效還會往下掉,由此可見未來的在線教育融資方向還會是供給端的驅動。
在談完在線教育的變化之外,對于教育行業的幾個賽道發展郭西凡也有自己的一番見解。
教育行業賽道分析
線下早幼教:難出龍頭機構。
對于早幼教機構而言,拼的還是本地的是落地的服務能力、交付、體驗這些供給的東西。在郭西凡先生看來,線下早幼教領域出現一個龍頭大機構是比較困難的,原因就在于早幼教的產品在未來會高度趨同,而在供給趨同的情況下,前端的流量廝殺就非常激烈,最終可能變成了寡頭的競爭,留給創業公司的機會非常少。當然,郭西凡先生也認為,如果一些線下區域性早幼教機構通過認真做好品牌、服務、口碑還是有機會出一些大公司的。
K12:線下依賴運營打磨,線上憑靠差異化策略。
K12教育的線下做大是一個非常辛苦的事情,主要看的還是師訓體系、標準模型、服務交付等線下運營是否打磨得足夠好。對于K12線上而言,盡管如今K12的融資狀態不佳,頭部競爭非常激烈,但是仍有一些差異化策略。
“我們上半年還幫助一家做K12機構拿到了2500萬美元的融資”。郭西凡先生說道。靠的正是前端的差異化,通過B端等一些形式能夠有效地支撐系統性增長。所謂系統性增量,也就是能說它仍是能夠保持在一定程度上的增速。所以說,如果是憑借一些差異化策略對于一些創業公司或者成長期公司來說還是有一些機會的。
職業教育:發展前景廣闊。
職業教育領域的創業相對來說是還有很大空間的,由于有許多優秀的人才進入到這個領域,所以它是一個相對的藍海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