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改革中的“破”與“立”
摘要: 原標題:職稱改革中的破與立 著眼于破除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等不合理的用人觀,摒棄簡單化、數(shù)量化的評價方式,引導高校建立以品德、能力、
原標題:職稱改革中的“破”與“立”
著眼于破除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等不合理的用人觀,摒棄簡單化、數(shù)量化的評價方式,引導高校建立以品德、能力、過程為導向的人才使用機制,這既反映出高校教師的呼聲,也讓我們看到國家對高校用人評價、對職稱改革的決心。按照要求,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將全部直接下放至高校,那么“破”了此前簡單評價的窠臼,新的教育評價將如何立?新的標準如何制定?

正是得益于全方位的職稱改革,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有103名教師通過新的職稱評定方式得到晉升。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的最新評定辦法,針對不同類型教師細化了十多個系列職稱評審的細則,改革的核心就是打破單一簡單的評價,向著綜合多元邁進。
在南昌大學,80后青年學者張建立憑借一項令我國黃光LED方面領跑國際的關鍵技術,從助理研究員越過副研究員直接晉升為了研究員;同樣破格晉升的,還有85后研究員陳軍,他以江西特色南酸棗為研究對象,為農(nóng)民增收4.95億元。這都源于學校實行的學科特區(qū)職稱改革評審制度,打破論文、資歷等一系列桎梏,以實績貢獻度進行評價。
南昌大學人事處處長 熊薇:“不唯書、不唯洋,不唯上,只為實”,你為學科貢獻度多少,個人評價和團隊評價也是評價標準之一。
相關推薦
麗江失聯(lián)的20歲女大學生已確認身亡,救援隊:疑似墜
原標題:麗江失聯(lián)的20歲女大學生已確認身亡,救援隊:疑似墜崖 經(jīng)過6天的尋
快資訊2025-07-07 20: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