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 應屆畢業生就業困難 但誰都不好過 應屆畢業生就業困難,其實也是萬千就業問題的一個,安排280萬人工作的浩瀚工程,在總的失業人口面前甚至已經有
原標題: 應屆畢業生就業困難 但誰都不好過
應屆畢業生就業困難,其實也是萬千就業問題的一個,安排280萬人工作的浩瀚工程,在總的失業人口面前甚至已經有點螳臂當車的意思了.
在疫情得到控制后,鄉鎮失業率雖然一直在不斷降低,但是8月份的時候還保持在5.6%,高于5%的失業率紅線.9月的城鎮調查失業率,要比去年同月高0.2個百分點,重點群體失業率,都高于去年同期.
當然就業這么慘,國家不是坐視不管的,各個部門都配合想辦法降低失業率.1月到9月的時候,一共向564萬戶企業發放了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850億元,惠及了1.45億人.開篇也提到了,為了解決就業,國家、企業、個人、各種機構都被動員了起來.
可很大一個問題就是:創造這么多崗位出來,有那么大市場嘛?人們的生活水平能保障住么?
美國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曾經寫過《狗屁工作:一種理論》,講得是現代經濟中30%-40%的人從事的是不創造價值的工作,是一種“零和經濟”.
經濟好,失業率低的時候,企業想提高效率,恨不得把這些人都給裁了,讓所有人都干能創造實際價值的工作去.但是現在邏輯剛好相反:能創造多少就業就創造多少,讓大家有口飯吃,暫時沒法管這個工作有沒有實際價值.

今年不少找到工作的人都抱怨:每天很累,每天開會,每天花很多時間把PPT做得精美,研究Word的字體、行距、邊幅,似乎每天自己的主要工作,就是解決這些瑣事.
可能很多人心里是覺得對不住自己的教育成本,天天干的都是芝麻小事.但其實今年只要在崗有工作,就已經為社會穩定貢獻巨大力量,至于工作本身有沒有意義,就不要細究了.部隊里有一種打發時間的操練,是把磚頭從操場這頭搬到那頭,再搬回這頭,除了鍛煉士兵的身體毫無意義,但確實很好用,各基層部隊都在用.
大家就當自己的工作是“兵不可閑”在社會崗位上的應用吧.
市場需求的價值少了,就業人數卻上去了,可支配的收入會降下去.
☉工具人們開啟了新的一天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人均工資性收入9010元,比去年同期名義增長了2.4%.可是把價格因素扣除以后,實際下降了1.3%.
消費上也顯示出來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12485元,下降了8.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了11.2%,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6209元,下降了1.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了6.0%.
今年能找到工作自然是一件幸運的事,但是找到的工作能不能支持幸福的生活,又是另外一碼事了.過去人們對于未來的預期都是越來越好,現在看,只要不往壞里變就是很不錯的事了.
2020好歹是挨過去了,但是2021年怎么辦其實現在還沒有定數,原因很簡單:今年為了不出現大批的失業人口,幾百萬人的工作都是政策性解決的.可是一個問題是,招了這么多人,許多工作崗位已經過飽了,明年依舊是800多萬人從高校畢業,屆時怎么解決這800萬人呢?
目前只能期待于經濟迅速恢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的8%以上的GDP增長能夠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