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藝考曲線高考折射了什么 12月15日,山東省舉辦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美術類、文學編導類專業統一考試。當天下午,有考生在微博曝料,編導藝考剛
原標題:藝考“曲線高考”折射了什么
12月15日,山東省舉辦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美術類、文學編導類專業統一考試。當天下午,有考生在微博曝料,編導藝考剛開考4分鐘,就有人拍照把考題發到網上,“疑山東編導藝考聯考作弊菏澤考區泄題”。有同學稱,濟寧和泰安也有類似情況。
12月16日,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就此事回應稱,經公安和教育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連夜偵查,目前已鎖定相關當事人,初步確定是考生作弊事件,其他情況仍在進一步偵査中。泰安市教育局也回復稱公安部門已介入調查。

在山東藝考曝出泄題之后,江西編導藝考也被曝出開考后有人通過手機向考生發答案,12月17日,江西省教育考試院普招處藝體室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已經關注到網傳截圖,目前正聯合相關機構進行調查,將盡快通過官方渠道公布結果,“請放心,如果有考生違反考試規定,我們會做出嚴肅處理”。
舉行藝考省統考的目的,是為了治理校考中的弄虛作假,但藝考省統考卻曝出泄題作弊,說明此前發生在文化課統一高考中的高科技作弊問題,已經轉戰到藝考統考中,對此,有必要加強對藝考高科技作弊的防患,同時,有必要全面改革藝術人才招生培養制度。
處理作弊事件后,還應反思考試安全管理存在的漏洞從媒體報道的信息分析,發生在這兩地的藝考泄題作弊問題,手段并不高明,就是用手機拍照,發到高考外,考場外人員把題目、答案發到群里,再把答案發給考場內的考生。這是之前統一高考高科技作弊的基本手段。
針對高科技作弊,我國統一高考已經引入金屬探測儀,嚴禁帶手機進考場,同時,在考場設立信號屏蔽儀。而據爆料者反映,兩地的藝考考場,對學生帶手機進考場均檢查不嚴格,一名江西考生稱,他所在的考場就沒有安檢,“只是口頭上說將手機關機”,一名山東考生說,他所在考場并沒有屏蔽信號儀,還有考生順利把手機帶進考場。
為何藝考統考考場不按統一高考的要求,嚴格考場紀律,禁止帶入手機,設立信號屏蔽儀?這是事先沒有統一規定,還是有關考場的疏漏?這背后是否存在監考人員和作弊人員里應外合?這需要有關部門介入調查,給考生和關心此事的公眾明確的交代。鑒于這涉及教育考試部門,因此,不能就由教育考試部門自己啟動調查,而必須由警方介入調查、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為治理藝考校考中的弄虛作假問題,我國對藝考進行了改革,要求美術類、編導類等藝術專業必須實行省統考,但眼下發生的藝考泄題事件,表明在實行省統考后,教育考試部門對考試作弊的防患還不夠,這需要在處理作弊事件后,認真反思考試安全管理存在的漏洞,按照統一高考的要求,禁止考生帶手機進考場,在考場設立信號屏蔽儀。
更值得深思的是,依據《刑法修正案(九)》,我國已經將組織作弊、買賣考題、替考等入刑,但是,這還是沒有形成對作弊者的震懾作用。公然用手機拍照把試題發到考場外,再把考題發群里,這可謂明目張膽,是對考場紀律的挑釁。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少數人并不以為作弊有什么大不了,再就是作弊的收益遠大于風險。
治理藝考“曲線高考”問題,大學必須建立淘汰機制在美國,藝術院校美術專業招生,實行代表作制,考生按學校要求向學校提交代表作以及中學課程學業成績,學校根據代表作和中學課程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錄取。
放在我國,這樣招生,肯定會出現學生請人弄代表作,但是,申請美國藝術院校的學生,卻很少弄虛作假,原因是除了學校會嚴格審核之外,沒有藝術潛能和興趣的學生,即便被學校錄取,也將很難完成學業,而很快被退學。因此,弄虛作假被大學錄取沒有意義。而我國卻不同,不少學生選擇藝考,并非有藝術興趣、藝術特長,而是 “曲線高考”上大學,也就說,參加藝考的目的,就是為了混一張大學文憑,而很多大學對培養質量要求不嚴,讓“混文憑”很容易。
之前,一些學校為招藝考生賺錢,校考要求極低,有的學校還幫學生作弊,這些學校的藝術人才培養質量更可想而知。實行藝術省統考,希望提高藝術專業招生標準,但是培養標準不提高,混學歷的問題不解決,其實并不能提高藝術人才培養質量,而會進一步強化藝考應試,以及圍繞應試的培訓和作弊利益鏈。
治理藝考“曲線高考”問題,必須推進大學招生和培養制度改革,尤其是大學必須建立淘汰機制,不能讓考上大學的學生就“一勞永逸”。今年,我國教育部多次發文要求提高大學培養質量,但從我國高校招生和培養的現行制度看,按計劃招生和按計劃培養制度,使大學很難淘汰不合格學生,也無淘汰不合格學生的積極性,這一局面必須改變。
要借鑒發達國家一流藝術院校的招生、培養制度,改革我國藝術人才的招生、培養,才能適應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而且,不獨藝術人才招生、培養應如此,其他人才的招生、培養也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