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智慧教育 從萬物皆可智慧化開始 科技與教育結合,到底會產生什么樣的教育產品,這件事特別值得探索,比如人工智能跟教育的結合,大數據跟
原標題:智慧教育 從萬物皆可智慧化開始
“科技與教育結合,到底會產生什么樣的教育產品,這件事特別值得探索,比如人工智能跟教育的結合,大數據跟教育的結合。”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訪談節目《十三邀》中,提出了對于未來教育模式的暢想:將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運用到教育中,改變學校的組織模式、老師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模式。
俞敏洪所期待的,將科技融入教育從而改變傳統教育的面貌、甚至帶來顛覆性的改變,實質正是智慧教育的目標。智慧教育代表未來教育變革方向,這條賽道上既有傳統科技公司和教育行業龍頭深耕數年,也有互聯網公司入局。如今“雙減”政策落地,K12 業務受到強力監管和限制,眾多受到政策影響的機構和公司紛紛謀求轉型,智慧教育賽道也受到行業關注。

對于智慧教育這個概念的定義多種多樣,有人將其等同于教育信息化,有人將其劃分為教育信息化中的一個分支。從概念出現的時間來看,改革開放之后,教育信息化就不斷出現在政府的教育規劃中,而智慧教育的概念直到 2008 年之后才出現。
2008 年,時任 IBM 首席執行官彭明盛在其報告《智慧地球:下一代領導議程》中提出智慧地球(Smart Planet)的概念,他認為,借助新一代信息技術(如傳感技術、物聯網技術、移動技術等)的強力支持,地球上“幾乎所有東西——任何物理對象、過程或者系統—— 都可以被感知化、互聯化和智慧化。隨后,Smart 這一前綴與不同行業結合,于是有了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交通……到了教育領域,則有了智慧教育這一概念。
智慧教育是在教育領域通過現有科技與傳統教育模式的結合,依托物聯網、云計算、無線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技術融合的智能化教育環境,打造物聯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信息生態系統。讓教師能夠施展高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習者能夠獲得適宜的個性化學習服務和多元化發展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