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小鎮里的編程夢 引語 深圳的張毅深,云南滄源縣的肖婷,這兩個素不相識的孩子,本來是毫無交集的,但因為一場追夢營活動,他們坐在不同的機房里
原標題:小鎮里的編程夢
引語
深圳的張毅深,云南滄源縣的肖婷,這兩個素不相識的孩子,本來是毫無交集的,但因為一場追夢營活動,他們坐在不同的機房里,進行同樣的編程訓練。
在深圳的機房里,學生們人手一臺高配置筆記本,遇到難操作的問題,還會再加個平板幫忙。
而遠在西南的邊陲小鎮-滄源縣機房中,學生們卻操作有點陳舊老款臺式機,因為配置不足還經常卡頓。
但這些對肖婷來說都不是問題,因為家里沒有電腦設備,她還不嫌麻煩地一遍遍跑機房進行訓練,在深圳孩子看起來稀松平常的編程學習,對肖婷來說,是很珍貴的一次稀缺機會。
縣城里引入“編程”的女老師
每周五下午,云南滄源縣勐董鎮中心完小的機房大門就會打開。
不同年級的學生涌進教室,參加編程興趣小組的學習。
任課老師叫陳元春,今年43歲的她,通過自學,成為這座邊陲縣里為數不多的“專職”信息技術老師。在過去的3年里,就是這位曾經對編程“零基礎”中年女教師,通過在自己開設的創客興趣小組,幫助學生們打開了一扇通往AI世界的大門:
談起開設興趣小組的初衷,陳元春說自己看過一篇文章,里面有這樣一句話令她印象深刻:“在未來人工智能時代,編程可能是基礎教育。”
“人工智能時代”這個概念讓陳元春感到興奮又焦慮:人工智能時代來臨后,我們鄉村地區的孩子要怎么辦?
通過3年的努力,2021年,勐董鎮中心完小12名學生報名參加由騰訊扣叮舉辦的第三屆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追夢營,抱回了2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還有4位同學獲得明日之星,2位同學獲得未來伙伴獎。

(陳元春在給孩子們上編程課)
榮譽的背后,亦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在鄉村地區做教師,不可避免地遇到許多困難。
而在鄉村地區做一名推進編程教學的信息技術老師,更難。
“可不可以不要選她?”2021年9月,新學期剛開始不久,一名女生的家長就找到了陳元春,拒絕讓孩子參加創客興趣小組。
女孩叫肖婷,是勐董鎮中心完小五年級的學生,老家距離縣城大概200公里,父母都留在鄉間務農。在小姑娘的印象里,家里的地里種了辣椒、玉米、紅薯等各種各種的農作物,農活似乎永遠都忙不完。盡管如此,父母卻異常重視孩子的學習,為了給女兒創造更好的教育條件,肖婷從小學一年級就被送到了伯母所在的縣城上學。也正因為如此,任何影響孩子學習和考試成績的事,都是肖婷父母所不能理解和接受的。
肖婷的伯母作為“代理家長”,找到了陳老師提出不希望讓肖婷參與興趣小組的編程學習。
陳元春告訴伯母,是肖婷主動報的名,編程是她填在了第一位的興趣班,一番協商之后伯母才同意讓肖婷試一下。

(羞澀的佤族女孩肖婷)
肖婷并非個例,在縣級市的升學壓力與物質條件限制下,早在2019年最初開設創客興趣小組時,家長們就多數不鼓勵孩子去上,他們擔心編程影響考學成績,也擔心上課就是“玩電腦“、”玩游戲“。
作為班主任的陳元春只好發動自己班上的學生來報名,為了多爭取上課時間,她還把課余時間都擠出來,給有興趣的孩子上編程課。
如今陳元春不再當班主任,創客小組招募學生變得更難。

“學校里百分之九十的老師,對這個興趣小組不看好,擔心會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有些班主任甚至禁止了班上的孩子去興趣小組。“陳元春也理解這些老師的擔憂,因為對他們來說考試成績是唯一考量標準。
小縣城里的大比賽
一系列困難的轉機源于一個“大城市”來的賽事活動——開學后不久,陳元春老師收到騰訊扣叮追夢營第三屆大賽的消息,大賽的性質是公益開放的,全國各地的孩子們都可以通過“扣叮”在線上免費學習編程課,創作的作品要是得了獎,還有機會免費去到深圳和各地學生老師交流學習,并獲得登上12月世界機器人大賽特色表演活動的機會。

(勐董鎮中心完小創客小組家長會)
為了讓創客興趣小組的成員都能參加追夢營,陳元春逐個撥通了家長的電話,特別召開了一個家長動員會。動員會上,陳元春介紹了編程是什么,對孩子們有什么幫助。“大城市的學生們都在學編程,將來不會編程可能會像不會英語”
同屬五年級的曹磊父親帶著疑惑去參加了這場動員會,今年55歲的他,只有初中學歷,夫妻倆在緬甸經營著一家小診所,曹磊雖然作為留守兒童,但成績一直在班里靠前。
對孩子要參加追夢營的消息,父親仍感到有些憂慮 “當時跟聽天書一樣,但感覺確實很重要就讓孩子試試吧,希望不要影響考試成績。“
礙于陳老師的熱情和堅持,家長們最終還是勉為其難地同意了。
談及騰訊扣叮的追夢營大賽,為什么會在滄源這樣一個邊境小縣城落地,騰訊扣叮負責人張帥回憶道:“我們也沒有想到,會是滄源。”2019年,剛剛開始“追夢營”計劃的時候,團隊本來都以為一線城市、沿海城市的學校,才會對這樣的編程大賽感興趣。
但通過中央電化教育館派到滄源掛職的副縣長楊金勇,在2019年找到了扣叮團隊,率先在滄源落地了追夢營活動。
楊副縣長骨子里對教育有著一股執著的熱愛。他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可以幫助滄源教育實現跨越式的進步。“滄源的孩子和大城市的孩子存在很大差距,改善差距不僅要停留在基礎知識點,更重要的是怎么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動手創作的能力。”

(追夢營被寫入2019年中央黨校教材里,作為典型案例)
追夢營在滄源落地后,取得了異乎尋常的熱烈反饋,張帥在采訪中仍然很感慨當時能做出這個決定,“第一屆追夢營辦下來才發現,恰恰是我們之前忽略的欠發達地區師生,對我們提供的東西,卻非常需要的,可以說是‘嗷嗷待哺’的狀態,而且當地學生吸收和成長得也非常快。”
學習編程 “1+1”可能等于N
陳元春也深知,和大城市的孩子相比,縣城學生縣城學生在專業技能培養和想象力開發上還有很大的空間。
“我們的孩子們對外面的世界了解很少,所以不敢想,有些學生的想象力還沒我豐富“,因此對于編程課的教學,陳元春采用了與傳統學科完全不同的模式。比如,對于喜歡打游戲的學生,她并不會一味反對,而是鼓勵他們創造一款屬于自己的小游戲;他還會在教學中告訴學生“編程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這樣固定的值,一加一可能會等于更多,就看你加的是什么。”
陳元春說,希望自己的學生不要太局限于眼前的小世界,“世界真的很大,打破這個小世界出去走走看看,人生的格局就大了。”

為了備戰這場比賽,白天,陳元春就不鎖機房的門了。
和肖婷一樣一到中午就往機房跑的,還有曹磊和其他同學,曹磊有幾次連午飯都不吃就去機房。
為此,陳元春特別提醒學生注意“管理時間”“一定不能耽誤學業,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先做好作業,上好課,再學編程。”
經過幾個月的學習,伯母發現肖婷的時間管理能力有明顯提升,班主任和各科老師也都反饋
孩子最近變化很大,不管是課堂發言的語言組織與表達,還是考卷上的閱讀理解,或者是寫作時的文筆,都有很大的進步。“現在,肖婷和曹磊,跟其他孩子明顯不一樣。”
兩個孩子,最終都在追夢營云南分營地獲得了一等獎。
肖婷的作品是一款撿小偷漏掉的金幣的游戲,曹磊的是太空垃圾處理的游戲,都有著大膽的想象和充滿趣味的玩法。
得知他們得了一等獎,父母起初有點不敢相信,但看到孩子的作品后,他們對于學編程這件事卻不再像之前那么反對了。
無差別
“滄源已經參加三年追夢營了,以前學過編程現在畢業的學生,整個人的狀態會表現得都更有創新意識也更積極一些。”聽到當地老師的反饋,張帥覺得這是做了三年追夢營以來,最鼓舞人心的消息。
從2019年落地滄源開始,騰訊扣叮開也始調整策略,“把‘掐尖’的思想放下,更多錨定偏遠地區,“所以我們提出了 “無差別”這個概念,要把追夢營更多的資源和精力給到更需要的縣城,而不是傾向于那些更容易出業績的頭部城市。”
而做出這樣“無差別”的決策,并非一件拍腦袋的容易之事。
把一大部分目標放在縣城學校,不僅要投入更多免費的產品、技術,還有團隊,以及資金的支持。
其次,也意味著長久的投入與等待。從目前占比超過60%的縣城分營地作品來看,縣城孩子們的作品,普遍在技術、編程水平上和大城市孩子差別很大,可能需要更長線的培養和漫長的等待,縣城地區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好作品”。
希望中前行
隨著公民科學素質水平與教育觀念的不斷提升, 聚焦邏輯思維,強調通過系統化的編程語言學習來提升利用科學、數學、藝術等多方面知識的青少年編程,已成為許多家長的關注焦點。我國對青少年編程教育的重視也日益提高,2017年國務院頒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指出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需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并強調發展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學階段設置并推廣人工智能、編程等相關課程。教育部2020年12月在針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于穩步推動編程教育納入我國基礎教學體系,著力培養數字化人才的提案》的答復函中也明確表示,將制定相關專門文件推動和規范編程教育發展,培養培訓能夠實施編程教育相關師資,將包括編程教育在內信息技術內容納入到中小學相關課程。
在此背景之下,像滄源這樣的偏遠地區教育局也開始對編程等人工智能方面教育尤為重視:“科技是最具有創造性思維和邏輯性思考的,而辦好教學的路徑,選擇之一就是用信息化助力彎道超車,用科技給孩子們打開更大的世界“,楊縣長表示。
但編程推進之路并非一蹴而就的,追夢營雖然解決了最開始的落地困難,但在縣里深度推動編程教學,還面臨專業教師資源匱乏、硬件條件落后等問題。

“我們學校老師數量相對緊張”,吉安縣實驗小學的信息技術老師盧宗勇說道,“學校沒有專任的信息技術老師,也缺少持編程相關資質證明的老師,我也是自學后兼職教小學生編程。“
如今,吉安當地教育局和騰訊扣叮合作后,把編程教學納入對學校的考核,學校領導也開始重視編程教育,盧老師覺得是件好事。

(湖北恩施,學生們在“未來教室”學習編程)
恩施市崔家壩鎮民族中學也遇到了類似的困難,作為英語教師兼信息技術教學主任的的呂世興表示:信息技術將于明年納入當地中考,家里沒有電腦的農村學生非常多,本就比城市孩子少了些保障,學生對于學習和掌握編程這類新興板塊也更加吃力,教育局對編程教育提升的期待,也讓在本身就為數不多、基礎薄弱的信息技術老師們壓力很大。
發現這一問題的騰訊扣叮,在推行追夢營進校過程中,開始為地方老師開設師訓班,并建立“騰訊青少年人工智能追夢營教師指導微信群”, 實時為地方教師解答編程授課中遇到專業問題,據了解未來騰訊扣叮也將與北師大等高校合作,陸續推出師訓課堂,改善偏遠地區的編程師資匱乏問題,持續提升教師的編程教學能力。
“青少年編程教育的推廣很有必要,但也很艱難。”張帥表示:“追夢營是一個窗口,讓這些孩子們可以通過這個窗口,去到同一舞臺上切磋互補,提升技術,拓寬視野,騰訊扣叮以人工智能這個角度去輔助教育單位開展教育普惠工作,是騰訊舉辦追夢營的初衷。“
但在偏遠地區長線落實編程等人工智能教育,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不能只靠一個窗口,包括教育理念差異,師資、設備落后等種種客因素,都是丞需解決的問題,未來還需要全社會多方的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