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樹元教育:這樣的父母,孩子會更加親近 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逐漸成熟,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與父母的矛盾也逐漸產生。很多父母都感到很奇怪,
原標題:樹元教育:這樣的父母,孩子會更加親近
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逐漸成熟,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與父母的矛盾也逐漸產生。很多父母都感到很奇怪,曾經的聽話又貼心的孩子,怎么突然就變得叛逆又敏感了?而升學帶來的壓力也是矛盾的主要來源之一。
“整天就知道成績、成績。”
“本來打開了書打算學習的,爸媽一催我我就不想學了。”
“每天問問問得煩死了,哪有那么多好說的。”
…………
不少學生都說過類似的話,顯然,父母們的關心反而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負擔,產生了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應該如何友好地交流和相處呢?從父母的角度來說,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維方式,樹元教育的老師建議:我們要學會從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尊重他們,理解他們,進而賞識他們。

父母需要尊重孩子么?當然需要。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父母一點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有可能無意中的語氣和言辭就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尊重孩子包括很多方面:尊重他們的興趣愛好,尊重他們的情緒,也尊重他們的隱私。自己不能過于敏感草木皆兵傳遞焦慮情緒,總覺得孩子沒有認真學習,或者總懷疑孩子“早戀”等等,并且試圖隨時“監視”他們。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尊重,從而和父母產生隔閡。
父母還需要理解孩子。代溝的存在不可避免,年齡不同接觸的圈子也不一樣,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面的處理方式相應的也會不一樣。這時候父母應該在尊重的基礎上去理解孩子,用平和的方式處理雙方的各種差異。從理解的角度出發,給予孩子真正的關心。
另外,賞識自己的孩子也說很重要的。雖然我們經常說,孩子在父母心目中都是最好的。但往往很多時候父母并不是用賞識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的,會在不經意間從言行上否定他們。比如總是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這種比較中無形打擊了孩子的自信,也許偶爾一次的激將法是有效的,但是時間久了,會導致孩子自信心喪失。孩子需要鼓勵與肯定,尤其是來自父母的評價,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能拉近你們的距離,讓他們減輕抵觸心理,促進溝通的順利進行。
其實不僅僅是父母,老師也不能生硬地照本宣科,單方面地教授卻不關心學生真正的需求,成績也是得不到提高的。樹元教育一直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從鼓勵出發,不僅僅做學生的良師,亦是他們的益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變被動為主動。有了好的學習態度才有好的學習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