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深夜趕作業的中學生直播間里 擠滿了幸災樂禍的大學生 每年的開學季一片哀嚎已經是見怪不怪,但是今年這哀嚎聲不僅格外大,怪事也是一套接
原標題:深夜趕作業的中學生直播間里 擠滿了幸災樂禍的大學生
每年的開學季一片哀嚎已經是見怪不怪,但是今年這哀嚎聲不僅格外大,怪事也是一套接一套。
這群00后已經在各個熱搜榜上橫行霸道,靠著他們別具一格的行為藝術,留下了無數江湖傳說。
前兩天學生們甚至把“延遲開學”送上了熱搜,圍觀群眾一頭霧水:都2023年了,是我過糊涂了還是學校糊涂了,沒風沒浪,居然還要延遲開學嗎?
在延遲開學的超話里,全國各地的學生前所未有地團結起來,“XX省你還在堅持什么”成為他們最愛用的話術。
甚至還有喪心病狂的狼人愿意獻祭自己26年的單身生活來換延遲開學。

這些狠人行為不由讓不少網友感嘆,曾經我也有個想讓教育局延遲開學的宏偉夢想,但落到實地的,還得是咱們00后啊。
01
開學考和作業雙面夾擊,
學生們正在創造奇跡
也不怪今年這屆學生這么不愿意開學,他們身上承受的實在太多太重了。
開學考,就是今年開學相關話題如此甚囂塵上的重要原因。
上個學期末,有許多學校提早結束了學期,導致有很多大學生沒考期末試就高高興興回家過年了。
年是舒舒服服過完了,但是欠的債還得還。上學期期末沒考的試,這學期通通都得還回來。

開學考到底多恐怖?
上個學期上的課,留到這個學期開頭考,你和知識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大半年。
對于這群悲催的大學生來說,復習開學考不再是女媧補天和量子速成法就可以形容的了。
對我們這種小腦人士來講,這已經脫離了復習概念范圍,變成了預習。

@上大學哪有不發瘋的
一邊恐懼,一邊逃避,想到放了幾個月的知識,內心里涌上一種要和前任再恢復聯系的煎熬感,看著書本,想翻開卻退縮了。
——果然,愛是想觸碰又收回去的手。

@是小瓶子鴨
我身邊學醫的同學是最接近精神崩潰的一群人,小李考7科,小王考8科,小劉考9科,攀比此刻變得沒有意義,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無所謂,債多不壓身,必要時刻,我會出手。
真正的強者,會在除夕夜就開始為開學考做準備,真正的卷王,會戰斗到大年三十的最后一秒。
在兔年春晚這種堪稱折磨的BGM的陪伴下,醫學生也能泰然自若地復習兒科,甚至還能同時銳評春晚:不如網課精彩。

@愛吃西紅柿
除了為了開學考一天精神崩潰800次的大學生,另一群有作業的中小學生也在為了開學而創造奇跡。
假期作業沒做完,是所有不想開學的學生最樸素但最真誠的理由。

@江上月(開學紫砂版)
而補作業,是所有人學生時代最精彩的保留節目。
在過去的三年中,因為屢次延遲開學,經常上網課,假期作業也改為線上提交,甚至不了了之。
但學生們并沒有因此而倦怠,補作業的技能仿佛刻在他們DNA里一樣,從未生疏。

記錯了開學日期的堂弟,將每一本要寫的練習冊平鋪在桌面,桌面不夠用就擺地攤,工作總量一覽無余。
在全家人的見證圍觀下,他對于即將到來的DDL胸有成竹,甚至還能配合姐姐拍照。
這位網友的弟弟,將來不做工程項目管理可真是屈才了。

@南風知我意
而中學生們為了補作業,堅毅的精神更是屢屢突破人類極限。
在顛簸的高鐵上,她翻下窄窄的小桌板,借著窗外的陽光奮筆疾書,一時間竟有些鑿壁偷光的既視感。
初六開學讓她猝不及防,只盼這高鐵開得慢些,再慢些;能補的作業多些,再多些。

@快樂的金毛獅王
時間,空間,沒有什么能束縛得住這群心中只有補作業的學生。
他們可以從白天寫到黑夜,再從黑夜寫到白天,他們聽過十一二點爸媽的呼嚕聲,看過凌晨三四點的城市,也見過六七點鐘初升的太陽。
甚至有的小學生,在馬路邊坐著都能開始補作業,經過的路人無一不被這刻苦的程度震撼。

@Yomiの予于妤樂
甚至還有中學生為了雞自己一把,開始直播補作業的全過程。
已經好久沒見過這么大陣仗的全民沖DDL盛況了,生活回歸正規之后的第一次開學讓學生們手忙腳亂焦頭爛額,卻讓圍觀的成年人們看得津津有味,甚至開始指指點點。
有瘋狂PUSH主播“快補!”“快寫”的良心甲方,也有偷偷炫耀自己已經大學了,遠離極限補作業生活的凡爾賽小能手。

@Lasher
此時一名社畜悄悄路過,學生們補作業的身影,讓她感到親切又熟悉。
她向我們透露了拖延癥患者長大后的病情現狀:拖延癥不會消失,只會越來越嚴重。不錯,長大后,你就成了我。

02
為了開學,
一天崩潰800次
除了猛補作業試圖創造奇跡的行動派們,還有一部分不愿開學的空想派學生,也在默默努力。
他們今年抗拒開學的玩法,已經讓沒見識的我變成了李安表情包,我不懂,但是我大為震撼。

一點進“延遲開學”的熱搜,卑微的學生們跪了一地在線作法——
“聽說轉發這個帖子就能接到延遲開學” “沒想到是真的誒!真的延遲了一周!”

這群祈求延遲開學的可憐人在全平臺悄悄蔓延擴散,甚至在外人眼里,已經發展成了某種無法理解的行為藝術。

同是天涯淪落人,接延遲開學的學生,跟每個月固定轉發錦鯉以祈求發大財的打工人也沒啥兩樣。
永遠年輕,永遠迷信,永遠心存幻想,永遠轉發錦鯉,永遠享受做白日夢的快樂。
但這種賽博迷信行為往往只能安慰到自己,不想上班的人第二天一起床還是得擠上地鐵開卷,每天接延遲開學的人已經把自己毒奶到提前開學了。
有人相愛,有人夜里開車看海,有人坐在書桌前,打了羊胎素皮也展不開。
抗拒開學的學生在學校里,就像枯坐冷宮的敬妃,捧著課本看一塊天花板上有幾個黑點,連教室里到底有幾塊地磚都數清了。

今年的開學季的混亂遠不止于此,不少學生在開學這事兒上甚至體會到了世界的參差。
不想開學的狂熱分子之后,還有一群已經被開學傳聞整麻的路人派。
串親戚的時候,客套客套,問正上大學的表妹:你們幾號開學呀?
結果她眼神躲閃飄忽, 語氣虛弱中透露著絲絲苦澀:“可能二月初吧”、“哈哈學校還沒定呢”、“再說吧”。

不就是個開學嗎?這么神秘兮兮的,難道還不能說了?
這個開學季,有很多學校關于開學的消息保密的嚴格程度,做得比《狂飆》里保密李宏偉去世的時候還好。

大部分的學生陷在不確定性開學的痛苦里,成了“薛定諤的開學”親歷受害者。
這一秒學生還在家里悠閑擺爛,下一秒就收到消息,收拾收拾,兩天后到學校上學吧,咱開學了。
不怕學校不開,也不怕學校開學,怕的是學校今晚十點告訴你,明天開學。

沒有一絲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開學就這樣出現在學生的世界里。
而學生們,帶著沒有寫完的作業,沒有復習完的知識,沒有收拾完的行李,大腦和書本一樣嶄新空白,就這樣突然地迎來了新學期。

另一方面,全國各地開學的時間已經不統一到了一種令人眼花繚亂的程度。
用具有戰略性的目光放眼全國,你會發現,沒有人永遠18,但2023年的二月,永遠有學生在開學。
杜牧寫《阿房宮賦》的時候說,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現在的學生也終于懂了秦始皇的痛苦——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高三比其他年級開學早也就算了,都是一個市的學生,憑什么幾乎每個年級開學的時間都不一樣啊?
今年這個學開的,實在太散裝了!
散裝開學,已經讓校門口擺攤的小販左右為難,只做一個年級的生意,咱這個收入有點捉襟見肘啊!

@向向
03
能天天上學
我笑出了聲
正常來說,不想上學只想放假是我等普通學生的人之常情,在家躺平的日子確實足夠舒服。
永不開學太不現實,還是得收收心為開學早做打算,而今年的開學季對某些學生來說格外特殊,因為這是他們唯一享受正常校園生活的機會了。
2019年入學的這屆大學生上了三年網課,四年的大學生活里有一大半與口罩相伴度過。
有19級的學妹吐槽,大一剛入學,只過了半個學期就回家開始過有史以來最長的寒假,全國統一,自己還沒混明白,就已經變成了學長學姐。
好像昨天剛上了大學,轉眼就大四了,剛忙完高考,就要準備考研實習找工作了。

日子像水一樣從19級身上流過,沒有任何滋味和痕跡,轉眼這群人就要徹底變成大人了。
不少人都同情他們,說這個大學上的跟高中沒什么兩樣。
19級的就盼著這學期早點開學,好體會體會真正美妙的大學生活到底是個啥樣呢!
畢竟再不開學,這群人可就畢業了啊!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人生無常,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在開學這事兒上,那也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不想開學的人,初七還沒過完,家里的被窩還沒捂熱乎,就已經被揪到學校上學了。

結果想開學想到發狂的人一刷消息看到學校延遲到4月才開學,直接氣得兩眼一黑——
拜托,已經五個月沒上過學了啊!!

@我要吃飯
呦呵,4月開學,學校不如直接連著休到五一,寒假連暑假,中間夾個小黃金周,美滋滋快活似神仙。
這一部分人甚至已經出現了幻想開學的癥狀:自己在潛意識里擬定了開學日期,幻想2月13日就會開學迎來絢爛多彩的校園新生活,甚至訂好了返校的票。
實際上,學校根本沒通知啥時候開學,一切都是精神狀態不太穩定的大學生的臆想。

這一伙大學生們盼開學真是望穿秋水,生怕學校通知晚了。
畢竟等這一天等了太久了,黯淡無光的學習生活終于要多姿多彩起來,生活回到正軌,一切按部就班的愉悅感,讓大家都有了奔頭和沖勁兒。
看著年輕人們因為要開學吱哇亂叫,為了作業和考試緊張兮兮,竟然有一種回歸日常的熨帖感。
實實在在的生活,又悄悄被大家握在手里了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