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安寧散文力作《萬物相愛》出版 堪稱獻給大地的情書 近日,冰心散文獎、丁玲文學獎、三毛散文獎得主安寧的全新散文力作《萬物相愛》由人民
原標題:安寧散文力作《萬物相愛》出版 堪稱獻給大地的情書
近日,冰心散文獎、丁玲文學獎、三毛散文獎得主安寧的全新散文力作《萬物相愛》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是安寧歷時三年完成的自然主題散文集,收錄了作家書寫自己的第二故鄉——內蒙古大地的十二篇深情文字。安寧也是楚天都市報副刊的投稿作者之一。

“千百萬年以來,一切都在發生變化。”“這見證著人間悲歡、生命傳奇的月亮,卻始終一言不發。”“在這個星球上,人類不過六百萬年的歷史,可是恐龍卻生活了1.6億年,而與恐龍同時代的蜜蜂、虱子、蟑螂、海龜、龍蝦,則至今依然生生不息。但當我站在高處,注視著被群山包圍、積雪覆蓋的阿爾山,這個猶如一滴圣潔的眼淚一樣的小鎮,依然忍不住為酷寒中認真生活的人們動容。”
安寧用純熟細膩、富含哲理的文字,對人與自然萬物的關系進行了詩意的描繪與解讀。新晉茅盾文學獎得主劉亮程、喬葉,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莉等學者專家都對該作給予高度評價。“內蒙古大地廣袤蒼涼,深深浸潤了作家安寧的寫作。《萬物相愛》中彌漫出的萬物平等的理念,對草木鳥獸乃至最卑微生命的悲憫意識,開闊從容的生命觀,以及飛鳥一樣流浪遷徙、祛除占有欲望的自由精神,便是這種浸潤的折射。”

《萬物相愛》作者安寧系國內知名青年作家,現為內蒙古大學教授,一級作家,內蒙古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第十屆全委會委員。過去十余年間,她在《人民文學》《十月》等刊發表作品四百余萬字,陸續推出了《我們正在消失的鄉村生活》《遺忘在鄉下的植物》《鄉野閑人》《遷徙記》《寂靜人間》等近二十部文學著作,并屢屢摘得各類文學獎項。其中,安寧憑借長篇散文《呼倫貝爾草原的夏天》摘得的“索龍嘎”獎,是內蒙古自治區文學創作的最高獎項。
此次出版的全新散文集《萬物相愛》,是安寧歷時三年完成的自然主題散文集。她將書寫的視野再次放在自己的第二故鄉——內蒙古大草原。作家在自序中表示,“這是一本獻給廣袤的內蒙古大地的書,這里是我的第二故鄉。書中飽含的遼闊、詩意與揮之不去的哀愁,都是它所給予我的。我還沒有將它完全走遍,但十年過去,我的根卻已深深地扎進這片蒼茫的大地。”
在《萬物相愛》中,安寧用十二篇文字書寫內蒙古大地的金銀木、賽馬場、呼倫貝爾草原、歌者與孩子、巴丹吉林的沙,試圖呈現出在不同地貌、生態環境及地域下,人與自然萬物的生存和生命狀態。安寧認為:“一個寫作者應該對人類棲居的這片大地,報以敬畏,給予尊重。作家全部的寫作意義,不過是讓讀者認識到生命的意義,給予讀者以人與自然萬物應該平等對話的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