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多地擬推教師退出機制 全體一線教師坐不住了 一直以來,教師都是人們口中與醫生、公務員相當,是最穩定、最可靠的職業之一。 有寒暑假、受
原標題:多地擬推“教師退出機制” 全體一線教師坐不住了……
一直以來,教師都是人們口中與醫生、公務員相當,是最穩定、最可靠的職業之一。
有寒暑假、受人尊敬、還不擔心丟工作,是一個旱澇保收的“鐵飯碗”。
但教師的這種優勢,在今年,即將發生顛覆性的改變!
課件下載點擊
多地擬推“教師退出機制”
鐵飯碗破碎成定局
對于教師的“鐵飯碗”,社會上一直有反對的聲音。
因為其永久性,確實導致了一些教師,出現職業倦怠、敷衍工作、混日子等情況。
又因為崗位、編制數量有限,令一些優質人才遲遲無法進入教師隊伍。
“教師退出機制”施行是大勢所趨,但具體落實操作,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中新網北京1月13日電(張鈺惠)近日,北京豐臺教育發展理事會2024年工作會召開,會上通過的《關于推進豐臺區中小學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2024年該區將加強對教師的年度考核和考核結果運用,探索建立教師退出機制。
據媒體報道,根據新規,豐臺區對聘期內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教師,聘期結束后學校可不再續聘,或降低崗位等級、調整崗位聘用。對于不服從組織安排或者安排到新崗位后年度考核仍不合格的,學校可按規定程序解除聘用合同。課件下載點擊
近年來,多地探索教師退出機制,優化教師隊伍。
據公開報道,寧夏在2011年就建立了教師退出機制。根據相關辦法,對年齡偏大、長期有病且不適應教育教學要求的教師,由相關部門做好分流工作;對3年內工作年限滿30年,或距退休年齡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滿20年的,可申請提前退休。媒體2019年3月報道稱,建立教師退出機制以來,符合條件、自愿申請的6155名教師提前辦理了退休手續,騰出的編制全部用于補充年輕教師。
2022年6月,江蘇南京江北新區發布《南京江北新區關于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區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探索以轉變崗位、待崗培訓、解聘為主要途徑的教師退出機制。對不能達到教育教學崗位要求的教師實行轉變工作崗位;對經過多輪競聘和組織統籌調劑仍不能上崗的教師實行待崗培訓;對連續兩個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教師,可依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解除聘用合同。
2022年年末,寧波市教育局發布《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退出機制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

核心內容就是一句話:
“對未能聘任上崗、考核不合格、違反師德或因其他原因等不能勝任(堅持)教學崗位工作的教師,予以退出。”課件下載點擊
具體解聘標準如下:

退出的渠道有:待崗、轉崗、離崗退養、解聘。
隨后,北京教育局也出臺了相應政策,印發了《北京市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實施方案》。
主要內容有:
①建立中小學教師退出機制
建立編制動態調增機制,設立師德失范曝光平臺,對嚴重失信教師依法清退。
②加強教育人才培養、選拔
加強建設師范院校,深入推進中小學“區管校聘”制度,優化考核指標及機制。
③完善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機制
突出崗位在基礎性績效工資結構中的權重,提升非在編教師工資待遇。
相較于寧波,北京教育部門明顯有了更進一步的考量。
不光要建立“教師退出機制”,還要提高合格教師的待遇。
2023年2月,貴州貴陽在《貴陽貴安教育三年攻堅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對教師“實行末位退出機制”,即通過“行政部門統籌、校內末位參加”的方式,對教師在綜合考核中排名末位的,實行“首次取消目標績效、再次調離轉崗、三次落聘退出”。
“清師”不是目的,“強師”才是關鍵。課件下載點擊
但舉措是否合理只是一方面,真正落實的時候,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面對。
“教師退出機制”引起熱議
你還想當老師嗎?
“教師退出機制”陸續在各地官宣試行或實施后,出現了兩種聲音。
①贊成者:
家長:“這種制度可以讓孩子收到更好的教育。”
學校領導:“激勵老師們進步,提高學校整體水平。”
教師A:“挺好的,有利于職業公平,還能方便轉業轉崗。”
②反對者:課件下載點擊
師范生:“教師工作本就繁瑣勞累、工資低,唯一優勢就是穩定,現在鐵飯碗沒了,誰還想當教師?”
教師B:“學校工作已經很沉重,還要應對清退考核的壓力,教師不堪重負!”
教師C:“這種制度給校長的權利過大,容易滋生腐敗!”
教師D:“什么都拿一線教師開刀!領導們為什么沒有清退制度?”
這些觀點,各有各的道理。課件下載點擊
尤其在立場不同的情況下,關注自身利益是人性使然。
作為一名教師,我不得不承認,對于“教師退出機制”我感到排斥。
雖然跟教師A一樣,我也希望那些跟我拿同樣錢,卻不干活的同事趕緊走人。
但我更擔心的是,退出考核會帶來怎樣的壓力?
決定教師去留的“生殺大權”,是否掌握在校長一人手里?
善于搞關系、搞人情的老師,是否會在考核中占據優勢?
前幾天還在為“教師減負”、“提高教師薪資不低于公務員”感到期待。
今天,卻如墜冰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危機。
我們都明白,“教師退出機制”的出發點是好的。
關鍵問題是,學校執行時,真的能對教師能力進行公平評定嗎?
為了保住飯碗,教師是否會成為領導和制度的“家奴”?課件下載點擊
別讓劣幣驅除良幣
考核機制務必嚴謹公正
眾所周知,從職稱評定開始,對教師的考核就是一個大難題。
因為老師的工作從育人到課研,從教學到管理,從言傳身教到專業素質……
工作層次復雜多樣,內容涉及方方面面。
考核指標和權重,每一項的設立都不容易。
以某中學班主任的職稱考核表為例,評價內容除了硬性的:
教學獎項、證書、教齡、學歷、論文數量等內容。
還有軟性指標,如:職業道德。課件下載點擊
最終還會有同事、領導的不記名投票等環節。
主觀性很強,可“操作”的余地很大。

把學校告上法庭的姚燕燕老師,就曾經在考核評分優異的情況下,連續八年因投票環節與高級職稱失之交臂。
雖然最終調查結果是學校并無違規,但其中的問題大家都心知肚明:
人際關系、人情世故,幾乎成為了職稱評定的關鍵。
對于當下的“教師退出機制”,如果跟職稱評定的考核模式類似,很可能會滋生腐敗問題。
課件下載點擊
陶行知曾說:
“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作為一名教師,我在這里呼吁:
在規范、優化教師隊伍的同時,請務必保證各項制度的公平性。
別委屈了“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別讓我們流血流汗又流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