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_国产精品无遮挡_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_久久青草伊人_日本高清不卡视频_国产精品视频资源_美女精品导航_欧美精品18videos性欧_中文字幕高清不卡_国产精品高清网站

中年博士找工作 我卷不贏碩士和本科生
來源:社會學了沒 發表于2025-03-03 16:06:01 編輯:沫曉朵
摘要: 原標題:中年博士找工作 我卷不贏碩士和本科生 最近后臺收到很多讀者私信,發現越來越多30+的朋友在糾結同一件事:工作多年后,要不要重返校園讀個

  原標題:中年博士找工作 我卷不贏碩士和本科生

  最近后臺收到很多讀者私信,發現越來越多30+的朋友在糾結同一件事:工作多年后,要不要重返校園讀個博士?這個問題背后,藏著當代職場人的集體焦慮——當行業競爭加劇、晉升瓶頸顯現,學歷似乎成了最直接的突圍武器。

  但這條看似金光閃閃的"逆襲通道",真的適合所有人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讓許多中年人陷入迷茫的選擇。

  越來越多博士發現自己的學歷在貶值。

  前段時間,一則斯坦福大學博士畢業后回國上岸鄉鎮機關基層單位的公示,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博士緣何不再從事科研了?實際上,這只是近年來博士就業環境變化的冰山一角。

  在高學歷不再意味著必然有科研工作機會的今天,不少人埋首苦讀,臨近畢業才發現,博士生找工作,并沒有想象的容易。

  一些在讀博士會在網絡上講述自己坎坷的應聘過程,當談及博士進高校任教為何變得如此之難時,“博士擴招”總是最常聽見的詞。

  準確地說,中國高校的博士擴招,是從2017年開始掛擋提速的。據教育部公布的歷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公報》,2016年以前的博士招生數量漲幅并不顯著。自2017年起,博士招生人數就以每年萬人左右的數量飆升。公報顯示,2017年博士招生數為8.39萬人。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稱,2023年博士招生人數達到15.33萬人,同比提升約10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相比起6年前,博士招生人數幾乎翻了一番。

  近年來博士招生人數及增長率。(圖/林澤君)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學制為三年,最長可延期至六年,但伴隨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畢業指標不斷疊加,能夠按時畢業的博士鳳毛麟角。比這更殘酷的現實是,好不容易熬到了畢業那一天,擺在博士面前的卻是寥寥無幾的教職“坑位”。

  就讀于某所上游985高校的文科博士張天霖提前半年就拿到了畢業證,他是罕見的能提前畢業的特例。在他同屆的博士班同學里,僅有三成能如期畢業。在這三成當中,能在高校里謀得一份帶編制的崗位者,大約只有一半。

  (圖/《玫瑰的故事》)

  就算能提前畢業,張天霖依舊找了很久的工作,年齡是擺在他面前最現實的一道坎,“我都45歲了,”他說,做博士后不現實,考編更不現實。2023年2月,還在讀博三的張天霖已經敏銳察覺到博士就業越發成為一個大難題,于是他開始創業,組建了一支面向全國文科博士的就業指導團隊,為他們提供社群網絡和咨詢服務。

  觀察身邊的案例,張天霖將博士找工作能否順利歸結到三大因素:導師、成果和學歷。首先導師很關鍵,但“除非是大佬,否則幫助不大”;成果主要是論文發表和課題申報,當然是越多越好;而至于學歷,“博士學校好還不夠,還得看你第一學歷” 。現在高校“入場券”的競爭就是這么激烈,張天霖解釋。

  另一位同樣畢業于一所頂尖985高校的文科博士林筱崎卻認為,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常被就業指導專家忽略,那就是“運氣”。

  在求職路上,她走過不少彎路,卻覺得自己已足夠幸運。

  趕論文階段,林筱崎的朋友圈封面。(圖/受訪者提供)

  必須服從的“游戲規則”

  和幻滅的學術理想

  博士圈有個不成文的說法,不掛導師名字給期刊投遞論文,就跟剛出生的孩童沒上戶口一樣,就算文章長得再好看,也可能壓根入不了審稿人的眼。一般來說,導師的作用除了實際的學術指導之外,還包括給博士生的論文賦予一定的權威性。

  不過,林筱崎博士剛入學時,導師就明確告知她和同門,發小論文時不要掛他的名字。“你知道嗎?不掛他(導師)名字,人家(期刊)根本就不會接收呀!”她苦笑著說。

  由于國內大多數學術期刊并未采用盲審機制,甚至很多直接是找“大牛”約稿,缺乏學術資源的博士生很難單獨投稿。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學術小白”的林筱崎需要單槍匹馬地應對各家審稿人。為了達到學院指定的兩篇特定區域的小論文,她開始拼命卷自己,從寫文章到投期刊,都是她一個人完成。

  在一些學校,博士的畢業率和導師的考核體系相掛鉤,如果博士畢不了業,導師就無法正常招生,于是就出現有導師甚至比學生還努力的情況。在這點上,和學院里一些給學生“論文包分配”的老師相比,林筱崎認為自家導師壓根不在乎她能不能順利畢業。

  (圖/《理想之城》)

  讓林筱崎難以接受的是,只有在需要她干活時,導師才會找上門來。博三那年夏天,林筱崎家里發生一場變故,她因此回了一趟老家。那段時間,導師全然不顧她的家事,一股腦給她施加壓力,就為了讓她給自己申請的一個項目撰寫申報書,一旦項目選上,可以為他爭取到幾十萬的科研經費。

  “導師才不管你其他的事情,他只想要結果。”那陣子,她常常躲在家里大哭,滿腦子都在想該如何應對導師的項目。

  最終項目沒入選,經費落空。因為這件事情,她和導師的關系降到了冰點。“他就想要你幫他出成績。”同樣是給導師干活兒,和理工科不同的是,在實驗室中導師就像老板,學生拿的是工資,而林筱崎則是純粹“打白工”,一毛錢也沒收到。

  2022年,林筱崎在宿舍望見的月亮。(圖/受訪者提供)

  “師傅帶徒弟”的學術訓練模式,迫使博士要做很多隱形工作。畢業于一所世界頂級學府的文科博士梁欣欣認為:“整個學術工作,其實和做基層公務員很像。”

  除了經營和導師的關系,博士還需開拓其他學術資源。梁欣欣說,這就是參加各種學術會議的目的,要“刷臉”,努力和“學術大牛”成為朋友,不限于主動約他們吃飯、喝咖啡——這一切是為了積累學術人脈。

  (圖/《www》)

  她回憶起自己讀博時,面對需要經營的“學術關系網”總是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她當時跟自己說:“如果我很喜歡做這些事情,我為什么要兜一圈來讀博,而不去考公務員呢?”

  而那些身處其中卻對“游戲規則”渾然不知的人,他們對一切保持樂觀,以為這將是一場純粹且公平的學術競爭,直到他們的論文四處碰壁,無人問津。“如果你做不到,那就不要玩這個游戲。”梁欣欣說。

  拿到博士學位后,梁欣欣就徹底脫離了學術圈,去了一家教培機構工作。下班后,她常去酒吧消遣,享受完全屬于她自己的時間。

  35歲,“非升即走”

  博士“進高校即入事業編制”已成往事。當下,“非升即走”是高校“青椒”(青年教師)的打開方式。

  “非升即走”即高校招聘中的“預聘制”,在高校內部也被習慣性地叫作“3+3”。通常,預聘期合同為3年,3年后可再續簽一次合同。在這期間,該講師需要完成學院規定的考核指標才可晉升職稱,否則學校不再續聘。

  (圖/《城中之城》)

  只有過了預聘階段,才能“排隊進編”。學校越好,預聘階段就越長。對于一些好學校,博士的就業“鏈條”通常是:進去先做博士后,再做預聘講師、講師、預聘副教授,幸運的話才可升為副教授,最后評教授。

  在預聘制下,35歲,是擺在所有博士面前的一道坎。例如,國家青年基金規定申請人年齡為35歲以下。這種年齡焦慮,在博士后群體中更為明顯。林筱崎說,甚至有高校要求博士后一年發2篇C刊,一年沒達到考核要求就得走人,且要退還工資。

  何遠畢業于一所頂尖985高校的理工科專業,博士畢業至今已8個月。他向記者透露,就他的方向而言,珠三角地區的普通二本學校也在要求“非升即走”。“動輒四五篇中科院1區才能進,進去還得卷。一問就是:你來做博后吧。”

  “我投的一所高校,去年公示入職的博士有150多人,這些人在3到5年之后留下來的,不會超過20個。”何遠感慨道。他還說,一些好學校會招“特聘博士研究員”,但只是空有虛名。

  (圖/unsplash)

  何遠說,預聘制最初起源于國外,但博士“供過于求”的現狀,造成了令青年學者尷尬的“非升即走”。他說:“國外高校的情況是,一個崗位就招有限的幾個人,學校提供平臺培養你,期滿達到要求就留下。中國高校的情況則是,一個崗位招20個人,你們就去卷吧。”

  在卷無可卷的就業環境中,女博士是更加脆弱的群體。林筱崎班上一位女同學在博三時意外懷孕,只好延畢,這在進度上就至少比別人晚了兩年。

  經過一年多的博士就業指導工作,張天霖有個觀察:一心進入高校從事科研的年輕博士中,很多仍處在一種“認知錯位”,即他們自認為處在學歷的最高階段,但實際上卻處在科研工作的最低階段。他坦言:“有人總覺得讀個博士是件多么驕傲的事情,實際上你去到高校,在人家眼里你只是個剛畢業的‘小嘍啰’。對自己的無能為力認知不清,這就導致抑郁。”

  張天霖提起一個“認知不清”的典型案例,這位文科博士找了一年多的工作。“他的問題是,他幾乎只投211。現在好多高校都卡第一學歷。他能發文章,有科研能力,雖然碩博是985,但他第一學歷是個普通一本呀。”

  讀博后如何定位自己?這是張天霖在做就業指導時常讓博士思考的一個問題。他曾見一些極為夸張的招聘條款,“比如一所排名很低的二本學校,它的考核要求竟然是一年發三篇《中國社會科學》(該期刊被學界譽為國內最高水平的綜合類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張天霖感慨:“有一些天真的博士就被坑了”。

  張天霖在白云山散步。(圖/受訪者提供)

  博士考公,卷不過碩士和本科生

  和梁欣欣一樣,林筱崎起初也不想進高校。

  北上廣深的學校根本輪不到自己,家鄉省會城市的高校也很少提供編制。據 林筱崎觀察,一般博士新生多多少少都有些學術理想,但書讀越久,學術追求就越低,她自己也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讀博的過程使她身心疲憊,她深感已經卷不動了。“你的付出跟收獲完全不成正比。每周7天24小時在線,沒有任何休息可言。所有的時間都在想論文,還看不見任何成效,工資低,對身體又是巨大的消耗。”

  (圖/《請叫我總監》)

  “去企業,我的年齡顯然不占優勢。”博士到企業的薪資預期相對較高,而社會上有博士需求的崗位卻寥寥。出于節約人力成本的考量,企業往往更愿意招一個碩士,甚至是本科生。

  想通后,林筱崎決定考公、走選調。但對博士而言,這條路遠沒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好走。

  就在一個多月前,斯坦福博士擬被錄用到鄉鎮公務員崗位的消息在網絡上發酵,很多人以為“海外名校畢業的博士可優先錄用”,甚至開始流傳“博士報考公務員可免予筆試”的說法。很快當地市委組織部工作人員回應媒體表示,所有報考考生在這次招考中“一視同仁”。

  (圖/《玫瑰的故事》)

  林筱崎認為,博士考公非但不占優勢,反而在年齡、學生工作、復習時間等方面盡顯劣勢。為了畢業,大大小小的學業指標幾乎能吃掉博士所有的精力,和論文無關的事情——學生工作、社團參與和校外實習,這些和找工作直接掛鉤的——博士都無暇兼顧。

  由于擔心論文送審出問題得延畢,博士甚至不敢提前找工作,“萬一工作確定了,結果論文沒過怎么辦?又或者大論文好不容易過了,小論文沒達標怎么辦?”她說。

  在本科和碩士生復習考試的幾個月里,正是博士趕畢業論文的焦灼時刻。考公報名時間一般在10月底到11月初,而博士論文預答辯在12月至次年1月,無論如何必須在預答辯前弄出一篇“像樣的東西”。

  雖然學院規定寫到10萬字即可,但在林筱崎的班上,碼到30萬字的大有人在。論文預答辯時,她還不巧碰到了學院里出了名地嚴苛的“死亡組合”,一個專家組從下午1點半討論到6點。預答辯后,她整篇論文三分之二的內容得重新寫。

  林筱崎忙里偷閑去看脫口秀演出。(圖/受訪者提供)

  參加某省的省考筆試時,林筱崎一點復習的時間也抽不出來,在完全“裸考”的情況下,排到了第七名,沒能拿到面試機會。至于該省的選調,她研究了一番之后果斷放棄,“選調要跟其他碩士和本科競爭,我沒有優勢可言。”

  林筱崎認為,博士所謂的學歷優勢,只有在斬獲資格篩選、筆試等環節,挺到最后一輪面試時,才有可能體現出來。而絕大多數時候,博士根本走不到那一步。

  以林筱崎報考的某一線城市非核心區的“青年儲備干部”選拔為例,其報名條件對年齡要求非常苛刻,規定報名的博士年齡必須在30歲以下。從本科一路讀到博士,就算沒遭遇任何意外,也通常快到30歲的年紀。林筱崎當時28歲,踩線報上了名。

  第一輪簡歷篩選,林筱崎順利通過了。3月底線上面試,她也通過了。下一輪筆試放在了5月底,剛好碰上要博士畢業論文答辯,林筱崎只好放棄。此外,她還報了該市的選調,卻意外發現連考試的資格都沒拿到。

  (圖/《玫瑰的故事》)

  “選調很看在校期間是否擔任學生干部,參加了多少學生工作,還要看你是哪里人,本碩是不是985。當然也跟當地發展方向有關,可能他們更需要理工科。”林筱崎猜測。她還考過另一個城市的事業編,一共招17個博士,而她的文科專業能報的崗位僅招1個名額。

  最后,林筱崎報考的數個崗位全軍覆沒。放棄考公后,她被家鄉一所普本高校錄用為講師,她感慨:“碩士畢業時,我報了一家地方國企,當時給我開了28萬的年薪。讀了博士后,現在年薪8萬都沒有。”不過,她現在的工作有編制,不是“非升即走”,目前看上去科研壓力尚可。

  在采訪后,張天霖給我發了一首他無聊時題的打油詩:“年少不知考公香,博士之路志向茫。五年辛苦求學路,唯成五千一月郎。”

  安利時刻

  不少同學對“人生教練”這個新技能和新職業很感興趣,想成為人生教練,那怎么辦呢?

  不如組建一個“人生教練”的微信群吧,讓大家相互交流。

  后續,我會在群內做一些“人生教練”的介紹和分享,以及給大家一些教練對話體驗的名額等。

  打造“教練+”思維,可以多場景應用,比如教練式育兒育人、教練式職場職業、教練式關系溝通、教練式領導力、教練式IP、教練式情緒管理、教練式銷售、教練式自我成長。

  這個群更適合,以下人群:自我成長者、愛學習和分享者、老師、中高層管理者、咨詢師、社工、職業轉型者、個人IP、創業者以及正在或者想成為人生教練的人。

投稿郵箱:qingjuedu@163.com
相關推薦
此地成立“燒烤研究院”,正編寫教材,預計明年招生
此地成立“燒烤研究院”,正編寫教材,預計明年招生

原標題:此地成立燒烤研究院,正編寫教材,預計明年招生 據岳陽發布,近日

快資訊2025-07-21 20:22:50

教育部發布留學預警!
教育部發布留學預警!

原標題:教育部發布留學預警! 近期,菲律賓治安不靖,針對中國公民犯罪多

快資訊2025-07-19 14:37:53

暑期青少年扎堆整容,專家提醒:未成年人整容風險大
暑期青少年扎堆整容,專家提醒:未成年人整容風險大

原標題:暑期青少年扎堆整容,專家提醒:未成年人整容風險大 正值暑假,不

快資訊2025-07-16 14:55:56

擇期宣判!“湘潭大學宿舍投毒案”二審:被告人道歉
擇期宣判!“湘潭大學宿舍投毒案”二審:被告人道歉

原標題:擇期宣判!湘潭大學宿舍投毒案二審:被告人道歉,但不承認投毒是為

快資訊2025-07-11 19:54:03

蘇州瑯文高級中學 | 啟程未來精英,重書人生篇章
蘇州瑯文高級中學 | 啟程未來精英,重書人生篇章

中考結束后,家長是否在為孩子的升學而發愁?普通分數家庭其實不用太多的焦

快資訊2025-07-11 11:14:02

福州全市學校因臺風丹娜絲停課一天,教育局:正商定
福州全市學校因臺風丹娜絲停課一天,教育局:正商定

原標題:福州全市學校因臺風丹娜絲停課一天,教育局:正商定后續復課安排

快資訊2025-07-09 19:36:44

青島大學凌晨通報“宿管人員離世”后,學生透露:事
青島大學凌晨通報“宿管人員離世”后,學生透露:事

原標題:青島大學凌晨通報宿管人員離世后,學生透露:事發區域正在裝空調?

快資訊2025-07-07 20:07:43

麗江失聯的20歲女大學生已確認身亡,救援隊:疑似墜
麗江失聯的20歲女大學生已確認身亡,救援隊:疑似墜

原標題:麗江失聯的20歲女大學生已確認身亡,救援隊:疑似墜崖 經過6天的尋

快資訊2025-07-07 20:03:15

山東一高校因高溫暫停期末考試,下學期開學繼續考
山東一高校因高溫暫停期末考試,下學期開學繼續考

原標題:山東一高校因高溫暫停期末考試,下學期開學繼續考 7月5日晚,多名網

快資訊2025-07-06 16:22:51

芝加哥槍擊案頻發,至少23人中彈,兩人死亡
芝加哥槍擊案頻發,至少23人中彈,兩人死亡

原標題:芝加哥槍擊案頻發,至少23人中彈,兩人死亡 警方表示,在夏季的第一

快資訊2025-06-30 18:16: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