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2026年兩大權威世界大學排名公布,清北之爭備受關注 6月19日,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正式發布了2026QS世界大學排名。本次榜
原標題:2026年兩大權威世界大學排名公布,“清北之爭”備受關注
6月19日,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正式發布了2026QS世界大學排名。本次榜單覆蓋1501所高校、106個國家和地區,是QS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排名更新。
在今年的排名中,麻省理工學院連續第14年蟬聯榜首,帝國理工學院緊隨其后位居第二名。斯坦福大學在今年重奪了世界TOP3的寶座,去年也是該高校自2016年以來首次掉出世界Top5。牛津大學和哈佛大學則紛紛被斯坦福反超,分列世界第四和第五位。其余進入全球前十名的高校依次為劍橋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以及加州理工學院。
而就在2日前,U.S. News官網發布了2025-2026年度全球最佳院校排名。作為全球備受矚目的兩大權威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與U.S.News世界大學排名在排名側重上各不相同,因此,二者間的對比受到了廣泛關注。
僅就世界TOP10排名來看,在U.S. News 2025-2026年度全球最佳院校排名中,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位列全球前三,緊隨其后的是英國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至此,兩大世界大學排名中,英美高校均穩居國際頂尖行列。該排名中,其余進入全球前十名的高校依次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倫敦大學學院、華盛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以及耶魯大學。
從中國高校來看,最值得關注的則為“清北”之爭。值得一提的是,清華大學在這次U.S. News全球最佳院校排名排名第11,亞洲第1,與進軍全球TOP10僅一步之遙,直逼全球頂尖陣營的“候補席”。北京大學則緊隨其后,位居世界排名第25位、亞洲第三位。
而在2026QS世界大學排名中,北京大學排名世界第14位,清華大學則與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并列位居世界第17位,紛紛挺進了世界排名前二十的寶座。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此次QS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大學位居中國高校第一名,世界排名第11位。亞洲第一則為新加坡國立大學,世界排名第8位。
而其余挺進全球前100的中國大陸高校還包括:

U.S.News全球最佳院校排名: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第37名)、香港大學(全球第44名)、浙江大學(全球第45名)、上海交通大學(全球第46名)、中國科學院大學(全球并列第54名)、香港城市大學(全球并列第54名)、香港理工大學(全球第58名)、復旦大學(全球第70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全球第71名)、中山大學(全球第85名)、南京大學(全球第86名)、武漢大學(全球第90名)以及華中科技大學(全球第91名)。
QS世界大學排名:復旦大學(全球第30名)、香港中文大學(全球并列第32名)、香港科技大學(全球第44名)、上海交通大學(全球并列第47名)、浙江大學(全球第49名)、香港理工大學(全球第54名)以及香港城市大學(全球并列第63名)。
從區域對比來看,美國高校在U.S.News排名Top10中占7席,Top 100中占41所,彰顯其科研實力與國際影響力。而在2026QS世界大學排名中,雖然美國高校也處于領先地位,但數量上相對U.S.News排名略少,前100名中美國僅有26所高校。
英國高校U.S.News排名Top100中占10所,而在2026QS世界大學排名中共有17所高校進入世界TOP100院校。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的高校排名,在U.S.News排名中,澳洲有9所高校進入 TOP100,悉尼大學超越墨爾本大學成為澳洲地區榜首,悉尼科技大學上升5位,超越了澳大利亞國立大大學分列澳洲第1(世界排名第19位)、第2名(世界排名第20位),悉尼大學則相較去年跌出世界前20,位居澳洲第3位。
而究其原因,則在于這兩大世界大學排名的排名依據和側重點不盡相同。
QS排名依據中的“雇主聲譽”是QS排名區別于其他三大排名(U.S.News、ARWU、THE)的特色和亮點。雖然其他排名也會有涉及到就業率的相關數據,但完全由雇主來給學校進行評價的,只有QS排名。
也正是在這種排名指標制定的影響下,再加以QS相對更加全球性的多維度視角,導致很多牽扯“留學生回國落戶”、“留學生歸國就業”的選拔條件總會以QS排名作為參照。
在今年的新排名,QS還官宣加入了一個全新的指標——國際學生多樣性(ISD)。這一指標主要考察學校國際學生的比例以及學生的國籍分布。具體來說,ISD 衡量的是國際學生人數與整體學生數量的比例,以及這些學生的多國籍分布。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新指標目前是一個非加權指標,這意味著它暫時不會直接影響2026年的世界排名。因此今年QS世界大學排名的具體排名方法論及各指標的權重占比為:研究與發現50%、就業與成果20%、全球參與度15%、學習體驗10%以及可持續性5%。
而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作為四大排名之一,一直是其中比較偏重于美系院校的排名。近兩年更是“風波不斷”:從此前的排名數據造假風波,到哥倫比亞大學宣布退榜,再到前年暫停了一年的全球排名發布,因此該排名的變化也備受關注。此次榜單共涵蓋了來自100多個國家的 2250 所頂尖高校,從學術聲譽到科研產出、國際影響力等13項指標進行綜合打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