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大理蒼山走失的8歲男童,已不幸離世 今天(8月13日)20時,記者在男童大理蒼山失蹤搜救現場獲悉,男童當天下午被找到,但已無生命體征。 8月
原標題:大理蒼山走失的8歲男童,已不幸離世
今天(8月13日)20時,記者在男童大理蒼山失蹤搜救現場獲悉,男童當天下午被找到,但已無生命體征。
8月9日,一名8歲男童在云南省大理市大理鎮陽和茶廠附近走失,據當地搜救組發布通報稱,多方力量已開展搜救,并呼吁社會各界提供關鍵線索。
參加夏令營在山中失聯,讓人揪心

據媒體報道,8月9日上午11時40分左右,自閉癥兒童王一鎧跟隨一個夏令營團隊攀登蒼山時,與隊伍走失。隨后,當地多部門聯合開展搜救。
此次涉事的夏令營名為“明日之光夏令營”,采取封閉式管理,活動期間僅有帶隊老師與營員同行,家長不參與陪同。夏令營所在現場目前已大門緊鎖。
熟悉蒼山的相關人士介紹:蒼山地區氣候多變,即使夏天也會有氣溫驟降至10℃以下 的情況,而且山中多云霧,常年有雨,能見度很低,導致探險者難以辨清方向;蒼山目前大部分地方都是未開發的原始森林,山谷、懸崖、峭壁林立,幾乎無路可循。
孩子的安全必須放在首位
據九派新聞報道,約一個月前,涉事夏令營創辦者在個人公眾號發文介紹,其定制課程體系分為三部分,自然戶外、生活社交與室內課程。其中“自然戶外”指大理自然環境下的戶外運動路線,老師以專業體育老師和退伍軍人為主,“為了保障安全,老師配比接近1∶ 1”。
另據介紹,事發當天參加夏令營活動的共有7名兒童,年齡為6—8歲。
如今,主打自然探索的戶外夏令營正風靡一時,其中孩子獨立參團的模式更是占據了很大比例。然而,戶外活動,尤其是深入山野環境,往往伴隨著更多不可預知的風險。變幻莫測的天氣、復雜多樣的地形、潛藏的蚊蟲蛇鼠等,都是必須周全考量的因素。
有媒體從權威人士處獲悉,當地相關部門已對這家名為“明日之光”、宣稱采用自然療愈法治療孩子的涉事夏令營機構展開調查。
家長必備:給娃的“旅行安全小錦囊”
每一次帶著孩子踏上假期旅程,都是一次探索世界的奇妙冒險。但在欣賞美景、品嘗美食的同時,潛在的安全隱患也如影隨形。從陌生環境中孩子的走失風險,到旅途中可能遭遇的交通意外、飲食衛生問題,任何一個疏忽都可能讓歡樂戛然而止。
假期出行前,家長要做好充分準備,選擇安全設施完善的成熟景區,避開未開發的野外區域、在社交平臺很火但實際禁入的“網紅景點”等 。通過繪本、動畫等趣味方式給孩子普及安全知識,模擬走失場景演練求助方法,讓孩子牢記家庭信息,同時備好定位設備和身份卡片等。
旅途中確保孩子正確使用安全設施,遵守公共交通秩序;景區游玩牽緊孩子,設定活動范圍,拒絕不適合孩子的危險項目;飲食上選擇正規餐廳,關注食品衛生,提醒孩子勤洗手,有過敏史提前告知餐廳。
若遇特殊情況要冷靜處理,孩子走失后立即在附近尋找,聯系景區工作人員利用廣播和監控搜尋,久尋不到及時報警并提供詳細信息。當孩子意外傷病時,用掌握的急救技能初步處理,如擦傷消毒、燙傷降溫,突發急病盡快送醫,確保孩子能得到及時救治。
對于特殊孩子而言,假期出行的安全保障需要家長投入更多精力與細心。他們可能因認知、溝通或行為方式的特殊性,對陌生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弱,走失后也難以清晰表達自身情況。因此,家長或看護人需提前為孩子準備帶有詳細信息的標識,如胸牌、手環等,上面注明姓名、家庭聯系方式及特殊需求。
同時,家長要提前對目的地做好全面調研,了解當地的治安狀況、救援能力、無障礙設施等安全相關信息,選擇環境相對穩定、管理規范的地方,既避免前往過于嘈雜或擁擠的場所,減少孩子因感官刺激過度而產生失控行為的可能,也避開人跡罕至、救援困難的區域,確保在遇到意外時能及時獲得幫助。
在整個出行過程中,對特殊孩子的關注需做到 “寸步不離”。可以提前與孩子約定簡單的安全信號,如特定手勢或短句,方便在人群中快速確認彼此狀態。若孩子有固定的行為習慣或偏好,盡量保持行程的規律性,避免突然改變計劃引發他們的不安。此外,隨身攜帶孩子常用的藥物、安撫物品,以及詳細記錄孩子病情和過敏史的紙條,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讓救援人員或醫護人員快速了解情況,為孩子爭取寶貴的救助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