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教培硝煙再起 B端已成新戰場 2018年,隨著線上流量和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消費互聯網的高速增長已不可持續,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 更換引擎 ,
原標題:教培硝煙再起 B端已成“新戰場”
2018年,隨著線上流量和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消費互聯網的高速增長已不可持續,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 “更換引擎 ”,通過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變革來開發新的動能。在這種背景下,產業互聯網將成為一下個浪潮。在這一年,BAT三巨頭都都完成了組織架構調整,騰訊發力 to B,阿里強調賦能,百度all in AI,背后指向都是產業互聯網。

在這個背景下,已經在在線教育鏖戰多年的互聯網巨頭們齊刷刷的將目光聚焦到學校、在線/線下教育機構、教育有關單位等B端領域。
這種變化在2019年上半年更為明顯。2019年3月3日,阿里釘釘發布“未來校園”解決方案,助力中小學校園教育數字化轉型;2019年5月22日,騰訊正式發布騰訊教育戰略,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向學校、教育機構、個人等提供智能教育解決方案;2019年5月上旬,百度智慧課堂業務被劃分至百度智能云事業群,百度云正密集向學校、教育機構等單位尋求合作。
騰訊、百度、阿里等互聯網巨頭都將教育B端市場作為主賽場,但三家的打法各有不同。
阿里巴巴“釘釘未來校園”主要為中小學校提供“校園數字化管理平臺+校園智能硬件”整體解決方案,瞄準教育“數智化。
“以學習者為重心,讓教育更簡單,是釘釘在教育領域的初心,釘釘將是未來數智化校園的統一入口” ,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方永新表示。
如果用一句話歸納“釘釘未來校園”在教育B端的打法,可以歸結為一句話:繼續深耕“家校互動”領域,打造集家校信息服務、支付、數智化于一體的統一入口。
在推出“釘釘未來校園”之前,阿里巴巴早于2014年開始布局“家校互動”領域。2014年6月,阿里巴巴推出“阿里師生”,為幼兒園、小學、初高中階段的家校提供包括通知、消息、通訊錄、班級群、應用中心在內的服務功能。2015年,“阿里師生”與北京市教委合作研發了“北京市中小學健康管理家校合作系統”,為北京市中小學校及學生家長提供免費服務。3年后,“阿里師生”更名為“師生家校”。
由于“家校互動”產品市場參與者眾,阿里巴巴不滿足于自己打造產品,還參與了教育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SaaS服務提供商校寶的C1輪和C2輪融資。
如果說“家校互動”讓阿里巴巴占住了教育B端的一個服務入口,那么將支付寶接入則是更大的一盤棋。
2017年7月14日,支付寶和北京蟬鳴聯合發布K12教育繳費產品“校易收”。學校接入支付寶繳費后,可以向家長推送繳費通知單。家長只需打開支付寶,搜索“中小學”功能,點擊“教育繳費”,根據提示選擇學校、輸入信息獲取繳費賬單,即可一鍵支付相關費用。2018年1月5日,寶雞市成為國內首個政府教育系統接入支付寶教育繳費平臺的地區。
信息服務、支付、數智化,5年的時間,“釘釘未來校園”成為阿拉巴巴布局教育B端的統一入口。
騰訊教育業務版圖主要依托云服務、大數據和AI底層能力,為校園搭出智能“基礎建設”,目標是為學校提供全場景的智能化服務。
騰訊教育定位是“工具”和“助手”,騰訊云副總裁、騰訊教育副總裁王濤在2019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智慧教育分論壇上多次強調。“我們希望通過新技術助力教育公平和教育資源共享,但不是通過某一個產品去解決,而是作為一個工具和助手。比如與教育的主管部門合作,用技術的力量去輔助推進教育公平。比如雙師課堂,視頻直播這樣的一些技術,讓一些邊遠地區的孩子,也能夠享受比較好的一些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