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 凈水留深 教育行業該投的依舊可以投 投資嚴冬是 2019 年的高頻詞匯,在這樣的環境下,21 世紀教育董事會副主席劉占杰在會上談到,他認為,
原標題:" 凈水留深 " 教育行業該投的依舊可以投
投資嚴冬是 2019 年的高頻詞匯,在這樣的環境下,21 世紀教育董事會副主席劉占杰在會上談到,他認為," 在經濟周期帶來的資本寒冬下,教育行業‘凈水留深’、抗周期的特點不斷顯現出來。"
劉占杰表示:" 教育行業多個賽道,一些教育集中的領域依舊可以投資,尤其是和應試教育沾邊的素質教育,以及職業教育。今年來看,很多港股教育上市公司都在積極布局素質教育和職業教育,仍然在尋找和考察投資標的,特別是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的并購還在繼續。另一方面,與科技相關、政策不允許或者限制的一些教育領域,開始回歸理性。大潮的確退下來了,但總的還是在往前走。"

皖新資本 CEO 郭劍寒則從三個詞看教育行業未來的投資趨勢。在教育行業里,機遇、換檔、升級,是將來一定階段內的趨勢。
第一是機遇。一方面,過去的環境下,大家都在拼錢,現在的情況,大家開始要拼專業、拼眼光、拼更多的東西。過去我們經歷了很多不可思議的融資案例,現在越來越少了,活到現在好的一些被投企業和公司開始露出,這是一個機遇。
第二個詞是換擋,換擋是之在如今的情勢下,大家要適應教育發展的節奏。以前很多機構拿錢套利,但教育行業是個慢行業,是一個講究情懷的行業,是一個影響社會民生的行業。
第三個詞是升級。對企業來講,市場要升級,要摸清楚企業本身解決的是行業什么痛點,解決的是真需求還是偽需求。除此之外,管理方面也要升級,不斷精細化。越是在這種資本退潮、沒錢可燒的情況下,誰的管理做的好,才能走的更久、活的更長。對于投資機構來說,真正有實力、有眼光、有專業團隊的在 " 全民 PE、全民投資 " 的環境中脫穎而出,走的更遠。
逆經濟周期下,教育行業正在涌現大量的有比較好的底層價值、底層邏輯價值的創業團隊。慧科集團共同創始人兼 CEO 岳喜偉用 " 吹盡狂沙始到金 " 形容 2019 年以及未來幾年的教育行業。新的環境下崛起的企業,是以價值導向為依據的,我們對這樣的現象持樂觀的心態。
樸新教育產業基金創始合伙人、董事總經理印濤表示:" 產業資本的機會來了。" 教育行業正處在一個拐點上。從全行業來看,不管是汽車行業、金融行業還是其它行業,差不多都是經歷 20-25 年左右的時間演進產業整合,而最后的整合方式都是通過并購。教育行業的整合機遇來了,從去年到今年,機構數量整整少了 30%,這個行業每天在自發產生并購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