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年輕人月薪多少才有安全感? 飲食、住房、交通這些基本的生活開支,加上美妝、寵物、旅游、人情世故、養老儲蓄各個方面的花費,再考慮水電
原標題:年輕人月薪多少才有安全感?
飲食、住房、交通這些基本的生活開支,加上美妝、寵物、旅游、人情世故、養老儲蓄各個方面的花費,再考慮水電、生活用品等生活必需細碎支出以及未來可能的醫療支出。如果還計劃買房買車,為將來可能的醫療支出做準備……
20歲的人生,需要很多,但擁有的卻很少,因此焦慮洶涌。
當我們把焦慮轉化數字,最直接的問題就是“要有多少錢才夠。”
按照年輕人的當前消費水平,時代數據算出當代年輕人的收入水平必須達到1萬元以上,才能夠真正有安全感。
這與許多未畢業的大學生內心的聲音相近。時代數據調查顯示,目前62.11%的大學生認為能夠有安全感的月薪為1萬元以上。
而對于第一批奔三的90后來說,人生開始承擔上老下小的重擔,結婚、房貸、車貸、父母養老費用以及孩子的成長費用,對錢的需求更兇,心理安全的月薪更是只多不少。
收入過萬?睡吧,夢里都有

殘酷的現實擺在眼前,收入過萬的年輕人,遠遠沒有你想的那么多。
據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就業藍皮書》,2018屆畢業本科生月收入是5135元,而收入最高的學科門類是工學(5485元),最低的是歷史學(4348元)。
《2019國人工資報告》顯示,目前月薪過萬人數占比城市排名TOP3為上海、北京、深圳,即使是排名第一的上海,月薪過萬人數占比也僅有35.09%。
另外,工作年限的增長月薪過萬人數會有所增長,但調查顯示,在受訪者中工作10年月薪過萬的人數不足三成,僅有22.44%。即使是“職場老油條”,薪資似乎也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高。
到此當代年輕人,收入多少,花多少,能剩多少,也就一目了然了。
由于這種獨特的消費方式,90后們自稱是貧民窟的小公主/王子——追求精致的生活,但其實沒有多少收入,更沒有多少存款。自嘲的背后隱含著時下年輕人最流行的消費觀——“對自己好一點”。
只是“應該為自己而買的”東西太多了,只要你想要“對自己好”,想要追求更有品質的生活,你就會發現總有地方還沒探索,總有物品還沒買到。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掙得遠遠比花的多,每年存錢目標五萬,年底結束一看還差八萬,支付寶賬單一打開暈厥,當然沒有安全感。
不安和焦慮纏繞在年輕人的心中,不管是月入五千還是五萬的,都在哭窮。
可若想在嶄新的2020年擺脫焦慮,與其祈禱“2020對我好點”,不如用積極的行動,健康的消費觀念來為自己贏得安心生活的底氣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