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繳存意愿偏低,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政策
摘要: 原標題:個人養老金繳存意愿偏低,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政策 自去年11月份啟動實施至今,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已運行超過半年。目前,參與人數已超
原標題:個人養老金繳存意愿偏低,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政策
自去年11月份啟動實施至今,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已運行超過半年。目前,參與人數已超過3700萬,相關部門正考慮吸引更多人參與其中。

從目前情況看,盡管個人養老金試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開戶熱投資冷、繳存意愿不高、產品銷售不夠通暢等問題仍待解決。其中,如何推動更多居民進行繳存和投資是各方關注重點。
根據相關規定,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額度上限為1.2萬元。但從目前看,開戶后實際繳存資金的人數和人均繳存資金水平都偏低,有機構數據統計,人均儲存水平僅在2000多元。
究其原因:在繳費環節,相當一部分群體因收入水平相對較低而無法享受稅收優惠,參保繳費動力不足;在投資環節,除儲蓄類產品外,其余三類產品不能保證投資收益;在領取環節,尚需繳納3%稅費,對非納稅人群不夠友好。同時,參加人在因罹患重大疾病、遭遇自然災害等特殊情況時,沒有提前支取個人賬戶資金的制度設計。這些都不同程度影響了很大一部分人群特別是青年群體的參與積極性。
個人養老金制度能夠持續吸引民眾參加,關鍵在于產品和服務能否得到民眾的認可,滿足民眾的需求。從長遠來看,我國個人養老金具有廣闊前景,絕大部分人群符合制度覆蓋條件,需要綜合考慮個人養老金定位,不斷從制度運行機制、參與便捷性、參與可持續性等方面增加吸引力。
相關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