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嚴重缺人!這些專業,國家戰略急需 低空經濟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已經連續兩年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原標題:嚴重缺人!這些專業,國家戰略急需
“低空經濟”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已經連續兩年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國家發改委設立“低空司”,標志著這一領域正式納入國家戰略布局。
為更快響應國家戰略,教育部首次建立了戰略急需專業超常設置機制,突破集中申報限制,指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6所高校增設“低空技術與工程”新專業。并且從各校的專業人才培養方向來看,不同院校各具特色。
比如北京理工大學的該專業側重低空飛行器設計技術與低空交通空管技術;北京郵電大學側重培養低空飛行器的網絡通信、安全管控等方面人才;西北工業大學致力于培養低空飛行器設計、立體交通飛行控制等科技領域“總師型”人才等。
“無人機”專業布點凈增超200個

低空經濟是指在低空空域(通常指地面以上,3000米以下的空域)內進行的各種經濟活動,包括無人機物流、空中交通、航空旅游、農業植保、應急救援等。
在2025年4月舉辦的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期間,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周成虎表示,低空經濟有望成為下一個10萬億產值級別的產業。
產業蓬勃發展背后隱藏著巨大的人才缺口,尤其是核心技術研發、系統集成、空域管理等領域人才儲備嚴重不足,亟待建立起專業化人才培養體系。
隨著現在越來越多高校開始重視低空經濟,除了首批超常規增設的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無人機相關專業也進入了職業院校(職業本科:無人機系統應用技術,高職:無人機測繪技術、無人機應用技術)。
麥可思研究統計發現,近五年高職院校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凈增專業布點數超過200個,且畢業生整體就業質量較好,其薪資(2023屆:4990元)高于全國高職平均水平。
那么還有哪些專業類別與低空經濟緊密相關?哪些專業是這個“萬億藍海”產業的急需緊缺人才?
4類專業人才,低空經濟急需緊缺
近日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指數報告(2025)》指出,從創新效力、產業實力、場景活力、發展潛力和保障能力5個維度來看,廣東、江蘇、浙江、北京、四川五地低空經濟發展具有較高水平,位于第一梯隊。
摘自:《中國低空經濟發展指數報告(2025)》
麥可思研究對各地發布的低空經濟急需人才需求目錄進行梳理,發現航空航天類、機械工程類、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專業的高層次人才緊缺程度最高。
? 廣東
2024年,《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打造世界領先的低空經濟產業高地,支持省內高校和職業院校加快推動低空產業相關學科專業建設。
同年,廣州市、惠州市等地出臺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培養飛行、航空器及其零部件制造、飛行服務與保障,以及適航、航空器維修等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
低空經濟與空天產業也是深圳的8個重點產業之一。2025年深圳人社局印發的《深圳市低空經濟與空天產業高端緊缺崗位清單(2025年版,試行)》中,共有47個高端崗位人才緊缺,涉及研發管理類、產品開發類、市場營銷類、生產制造類等多個領域。
其中,五星級緊缺崗位(緊缺程度最高)年薪標準都在80萬以上,絕大多數學歷要求為碩士研究生及以上,有5年及以上資深經驗。大多崗位要求有航空航天工程專業背景;算法類崗位普遍強調從業者有計算機、電子信息、自動化專業背景。
? 江蘇
江蘇省在無人機、航空制造、電子信息等產業領域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2024年度南京市“4266”產業體系緊缺人才需求目錄》提到,南京圍繞正在大力構建“4266”產業體系(即4大支柱產業、2個國家級產業集群、6大新興產業、6個未來產業新賽道)。其中,航空航天作為6大新興產業之一,主要聚焦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麥可思研究梳理發現,在南京的發布航空航天緊缺人才需求目錄中,緊缺度最高(為5)的崗位有16個,絕大部分專業技術崗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專業要求以航空航天類、機械工程類、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為主。
而像一些生產技能崗位,如質量檢測員/測試員、CNC工程師、普工/操作工等,同樣人才高度緊缺。專科學歷畢業生在低空經濟產業也大有可為。
? 四川
四川省是中國首個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省份,其低空經濟發展在全國具有競爭優勢。
在不久前舉辦的2025“蓉漂人才日”系列活動中,發布了《成都市產業園區低空經濟急需緊缺人才開發目錄》。目錄共涉及國家級、省市級5個重點產業園區,涵蓋近70類低空經濟人才崗位。
麥可思研究整理發現,人才緊缺指數最高(3星)的崗位共有18個,崗位年薪大多在20——35萬之間。不同產業園區發展目標定位不同,緊缺崗位也有差異。整體來看,崗位所要求專業中電子信息類(如光電信息工程),航空航天類(如飛行器設計、航空宇航制造工程),計算機類(如計算機應用技術),力學類(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出現較為頻繁。
? 北京
北京在低空經濟產業領域集聚了一批高新技術企業,涵蓋了無人機整機制造到低空智聯網等產業鏈核心環節。
根據北京市人社局發布的《北京市新質生產力人力資源開發目錄(2024年版)》,北京重點發展的智能制造與裝備產業中,明確提到低空飛行器研發與制造是人力資源開發核心領域。
其代表性崗位包括:低空飛行器設計師、低空飛行器研發工程師、低空飛行器制造工程師、低空飛行器產品經理、低空飛行器調度平臺研發工程師、試飛工程師、低空通航飛行程序設計師等。參考年薪在22——45萬元。
從專業背景要求看,本科從業工作者通常需具有航空航天類、兵器類、計算機類、機械類、力學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數學等專業背景;研究生從業者需來自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兵器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遙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
? 浙江
近年來,浙江省以及杭州、嘉興、溫州、金華等地市出臺了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的意見與行動方案,加大了低空人才引育力度。
杭州市余杭區為搶抓低空經濟高速發展戰略機遇期,打造低空經濟技能人才高質量發展平臺,已發布加快低空經濟高技能人才引育六條舉措,從人才引進、培養、評價、激勵、服務等方面,給予低空經濟高技能人才綜合性扶持。
比如聚焦“低空+制造”“低空+物流”“低空+農林”等應用場景,余杭區更新發布無人機駕駛員、無人機裝調檢修工等10個工種的低空經濟技能人才緊缺工種目錄。強化產教融合,打造畢業即就業模式,推動區內低空經濟相關企業與省內外院校共建低空物流無人機操控校內實訓教學基地和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執照培訓基地,打造“訂單班”“冠名班”等特色特訓班。
隨著低空經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未來將需要大量的高精尖人才。
由于我國高校低空經濟專業人才規模化、體系化培養尚處于起步階段,過往人才也積累不多,于是一些與低空經濟有關的專業類畢業生,正成為行業高薪爭搶的對象。想必在今年高考季,與之相關的本專科專業也將成為報考熱門。
不過通過以上梳理我們注意到,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急需緊缺人才除了設有專業門檻,對從業者學歷、從業經歷積累也有相當高的要求。
而且作為新興行業發展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比如此前就有媒體對無人機飛手市場需求大,但找到好工作也沒那么容易的現象進行過報道。
因此建議考生在專業選擇時,結合自身興趣、未來個人發展規劃(如學歷晉升、就業地等),以及行業發展風險綜合考慮,不可盲目迷信眼前的“熱門”與“高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