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_国产精品无遮挡_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_久久青草伊人_日本高清不卡视频_国产精品视频资源_美女精品导航_欧美精品18videos性欧_中文字幕高清不卡_国产精品高清网站

取消統考讀博更難了 相關的話題送上熱搜
來源: 軟科 發表于2021-09-03 23:31:42 編輯:凌君
摘要: 原標題:取消統考讀博更難了 相關的話題送上熱搜 這一路,信念很簡單,把書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這是前段時間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的中

  原標題:取消統考讀博更難了 相關的話題送上熱搜

  “這一路,信念很簡單,把書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這是前段時間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的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黃國平的畢業論文《致謝》里的一句話,這篇不賣慘,不叫苦,堪稱現代版《送東陽馬生序》的致謝辭,觸動人心,讓大家重新認識學習真正的意義,也將“讀博”相關的話題送上熱搜。

  而隨著鄭州大學、北京體育大學等高校陸續官宣實行“申請-考核”制后,博士由統考招生選拔的時代,即將迎來落幕,與之相關的“考博熱”又再度成為輿論焦點。博士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塔尖存在,承擔著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使命,“考博熱”的出現,某一方面順應了國家創新發展和以高素質人才構建新競爭優勢的需要。

abe444936c0ed2010e1e1dc6050fa879.jpg

  博士擴招,考博攀升

  自1981年教育部下達《關于做好1981年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決定“開始招收博士生”以來,我國博士研究生培養工作已經歷了40年。招生規模從1981年的900人增加至2019年的105,169人,累計招生約149萬人,為國家選拔并培養了一大批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高層次人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從招生規模看,自1999年開始,博士招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年均增幅23.8%,2004年后進入小幅穩步發展階段,年均增幅為3.2%,這時期的招生一直保持小而精的模式,直到2017年,博士招生規模再次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18年博士招生人數為95,502人,較2017年增加13.9%,2019年博士招生規模首次超10萬人大關,2020年招生人數繼續攀升,達11.60萬人,隨著各大高校博士生擴招,在未來,這個數量還會越來越多。

  在招生規模逐年擴大的同時,考博的人數也在攀升,尤其是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考博呈現“水深火熱”之態。去年12月,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就因2021年申博人數增多超出預期,而出現推遲公布復試名單的情況。在學子們浩浩蕩蕩夢想進入“博士圈”時,對考博有一個理性的認識便顯得十分重要:對讀博是否有清晰的了解?畢竟,無論是考博還是讀博都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西游苦行計。

  考博難,遠不止81難

  談到博士生,大眾首先聯想到的是博士自帶的光環,學識淵博,學霸濾鏡。而現實卻并不如常人想像的那樣,光芒的背后是充滿荊棘的求學路。每一位學子在打算邁入博士圈時,就要開始承受超乎常人的壓力。

  從考博開始,目前,我國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除了保送,主要有2種:統考和申請-考核制。統考是傳統的博士招生方式,報名即可參加初試,而“申請-考核制”則要先提交材料進行審查,才能進入下一輪,該選拔方式是對學子學習生涯成果的整體檢驗,從本科到碩士,從基礎知識到領域前沿,從理論框架到研究方法,全部一一涉及。如果說統考制是對學子1年準備成果的檢驗,那么申請-考核制就是對其本碩6-7年的成果考核,更考驗綜合實力。目前,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已陸續實施“申請-考核制”,今年,南開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鄭州大學、北京體育大學等高校官宣2022年博士招生將全面實行“申請-考核制”,未來,將有更多高校采用該選拔方式。

  考博的過程就像是摸著石頭過河,很多學子可能在開局就受到暴擊——聯系導師。當信心滿滿地給導師發郵件后,得到的回復卻是:“你很優秀”、“保持聯系”、“歡迎報考”,甚至可能發出的郵件石沉大海。因為一個導師,通常一年就一個名額,尤其是名額特別緊張的人文社科考博,排隊是常見的現象,加上疫情影響,很多要去國外的學子,紛紛轉戰國內,加劇了競爭。而近年來,名校生扎堆報考的現象也越發激烈,以考武漢大學哲學院博士為例,從2020、2021年的候選人材料評審結果中可知,大多都是實力頂尖高校生的競爭,去年有復旦大學、浙江大學、英國謝菲爾德大學……今年有北京大學、南京大學、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等海內外名校。在競爭者中,復試5項評分,其中有4項分數一模一樣,另1項分數相差毫厘的情況是常有之事,可以說是高手過招,招招致命。在“內卷外憂”的情況下考博,個中艱辛,不足為外人道。

  讀博難,難于上青天

  論文難——熱鬧是別人的,打回重寫是我的

  在沒取得學位前,博士生也和普通本碩生一樣,要花一年時間坐在教室里上課修學分,也許,進教室聽課算是博士生涯唯一一點讓人欣慰的事情了,可能還有參加會議時的茶歇。因為,最考驗讀博人的是進課題組,參與和完成各種科研項目,確定讀博期間自己的研究內容、研究方向,完成研究工作。“淹沒”在做實驗、采數據、分析數據、提出新觀點、推翻新觀點的循環往復中,就像熊瞎子掰苞米,掰一個丟一個,尤其是對科研不是很感興趣的人來說,可謂壓力山大。

  另一方面,論文是博士的生命線,曾經,發論文與畢業掛鉤是許多高校博士培養的基本要求,但自去年開始,教育部開展了論文改革,劍指“唯論文”、“唯SCI”現象。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提到“不宜以發表SCI論文數量和影響因子等指標作為學生畢業和學位授予的限制性條件”。在人文社科領域,12月發布的《關于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指出“不得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作為學位授予的唯一標準”。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讓讀博人舒了一口氣,雖然發論文不再是博士培養的硬性指標之一,但強調畢業論文的質量和水平一直是博士畢業的重點。

  因此,為了能寫出具有創新性成果的論文,平均一位在讀博士一天要看十幾二十篇中英文文獻。等到積累了一些實驗結果,好不容易寫出了論文初稿,還要請導師花大力氣修改甚至補做實驗、徹底重寫的現象比比皆是。

  畢業難——大概率延畢,甚至面臨被清退的命運

  在同齡人已經成家立業的時候,讀博人還在為實驗、為論文焦頭爛額!可謂,費時、費力、費頭發,關鍵是幾年腳踏實地學下來,能不能畢業還是個未知數。在豆瓣小組,有超4萬人蹲守“博士互助組——今天你畢業了嗎”,畢竟,同一個世界,讀博人同一個夢想:按時畢業!

  “沒有延期畢業的碩士,沒有按期畢業的博士。”一直以來,江湖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延畢對于大多數讀博人來說就是一場噩夢,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的統計,2003年博士研究生的延畢率約為46.5%,2012年的延畢率超過60%后仍一直在上升,2018年達64%,且以管理學、軍事學為“高風險之地”,延畢率幾乎達80.0%,這也意味著每10個博士就有8個不能按時畢業!

  而自2019年以來,“清退”這個詞在博士圈流行,“躺畢”已成過去式。2019年2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研究生培養管理的通知》指出,對不適合繼續攻讀學位的研究生要落實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學生在校最長學習年限由學校規定。原則上,碩士生延期最長不能超過5年,博士生不能超過8年,各大院校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作出調整,“博士分流淘汰制”已成為事實。2019年以來,清華大學清退2名博士生,延邊大學清退14名博士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清退57名博士生……今年1月,河海大學一次性清退125名博士生,“嚴進嚴出”的博士生培養標準已經到來,博士畢業難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高學歷反成“劣勢”

  本以為畢業后就能成為Dr.某某某,但對于拿到博士學位的人來說,畢業后并不意味著一定就“高枕無憂”。

  中國作為生產大國,在“博士生產”的道路上也沒有放慢腳步。根據國家統計局官網發布的最新數據,2019年博士畢業生達6.3萬人,2020年增達6.62萬人,而每年提供給新畢業博士生的崗位約3.5-4萬個,畢業后,博士生求職者增加,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早年,博士畢業進高校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如今這條路變得也更為難行。手持3篇一區、6篇二區以及科研項目是報名的基本要求,隨著報名人數的水漲船高,部分單位抬高門檻的現象也是常有發生,要海外留學經歷,要年齡不超35周歲……這些就將大多數博士畢業生擋在門外。而進入了高校,也不一定就“踏平坎坷”,首個聘期的考核標準也都不低,“非升即走”正在下個路口等著。

  博士就業“走出象牙塔”已然成為全球大趨勢。然而,這條路似乎也沒那么順利。大部分博士生畢業后還是要到公司去跟大量的研究生、本科生甚至是社會人士競爭同樣的崗位,更甚者,他們還遭遇著“學歷歧視”,從常規用人單位的角度,絕大多數崗位更講求技術和經驗,不少工作崗位碩士就可勝任,而他們的待遇要求明顯低于博士,對雇主來說,顯然擁有更高的“性價比”。正如一位企業負責人所說:“博士我們一般招得很少,來了也是大材小用,要求的薪資高,還留不住。”

  “小廟裝不了大和尚”成為單位拒絕的理由,當初讀博的時候,沒有一個學子能預料到,畢業后,高學歷反而成為了劣勢。再加上畢業已成大齡青年,社會工作經驗卻嚴重匱乏,在工作、婚姻、育兒幾重壓力下生存的博士生,反而成為求職路上的“弱勢群體”。

  博士生作為“高精尖缺”人才,本可以服務家國,卻在求學與發展的道路上如履薄冰,許多博士生都夢想著能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收獲果實,卻不知,這半畝田地并非那么容易灌溉。

  考博之路內卷,讀博之路艱難,博士畢業,驀然回首,發現,書中并沒有黃金屋。選擇這條路,注定要站在金字塔的頂端,承受常人無法承受的壓力。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寫道:“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只有走過艱辛探索的讀博求學之路,才能越挫越勇,從而達到別人所無法企及的高度。

投稿郵箱:qingjuedu@163.com
相關推薦
多次毆打同學引發眾怒,7歲男孩遭46名家長聯名呼吁轉
多次毆打同學引發眾怒,7歲男孩遭46名家長聯名呼吁轉

原標題:多次毆打同學引發眾怒,7歲男孩遭46名家長聯名呼吁轉學 近日,一小

觀察2024-04-11 18:52:29

臨近高考學生卻學不進去,考生及家長該如何應對?
臨近高考學生卻學不進去,考生及家長該如何應對?

原標題:臨近高考學生卻學不進去,考生及家長該如何應對? 隨著高考的臨近

觀察2024-04-11 18:49:50

自貢一幼兒園被曝“超前教育”,當地教體局:責令立
自貢一幼兒園被曝“超前教育”,當地教體局:責令立

原標題:自貢一幼兒園被曝超前教育,當地教體局:責令立即整改小學化傾向

觀察2024-04-11 18:42:30

關于國際本科的4大誤區,高三學生和家長看過來
關于國際本科的4大誤區,高三學生和家長看過來

原標題:關于國際本科的4大誤區,高三學生和家長看過來 國際本科就是專升本

觀察2024-04-10 19:26:19

大語文時代,小學是否學過古文?或將成為高考拉開差
大語文時代,小學是否學過古文?或將成為高考拉開差

原標題:大語文時代,小學是否學過古文?或將成為高考拉開差距的關鍵 如今

觀察2024-04-10 19:23:14

曾經的“鐵飯碗”專業,也開始卷了
曾經的“鐵飯碗”專業,也開始卷了

原標題:曾經的鐵飯碗專業,也開始卷了 臨床醫學專業早已是國控專業的重要

觀察2024-04-10 19:12:02

高考最后60多天,如果還不明白這些事,必輸無疑!
高考最后60多天,如果還不明白這些事,必輸無疑!

原標題:高考最后60多天,如果還不明白這些事,必輸無疑! 從300天到現在,高

觀察2024-04-08 18:12:17

怎么管教叛逆不聽話懶惰的孩子
怎么管教叛逆不聽話懶惰的孩子

原標題:怎么管教叛逆不聽話懶惰的孩子 管教叛逆、不聽話且懶惰的孩子是一

觀察2024-04-08 18:09:31

浙大把成績單寄給家長 有學生直呼“崩潰”
浙大把成績單寄給家長 有學生直呼“崩潰”

原標題:浙大把成績單寄給家長 有學生直呼崩潰 浙大真的會把成績單寄給家長

觀察2024-04-08 18:07:31

多地考公年齡調至40歲,“35歲危機”如何破局?
多地考公年齡調至40歲,“35歲危機”如何破局?

原標題:多地考公年齡調至40歲,35歲危機如何破局? #公務員部分崗位年齡調整

觀察2024-04-08 18:05: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