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國家的未來在于教育,脫貧的關鍵在于教育。疫情期間學校無法開學,教育部門決定停課不停學,各地區紛紛開展網課。當我們在擔
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國家的未來在于教育,脫貧的關鍵在于教育。疫情期間學校無法開學,教育部門決定“停課不停學”,各地區紛紛開展網課。當我們在擔憂網課是否能被學生接受;學生是否有自制力;學生上網課是否與生活時間沖突等問題時,我們不妨轉過頭來關注一下貧困家庭學生。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教育路上也一樣。讓貧困學生上好網課是教育扶貧的關鍵,更是打贏脫貧攻堅的重要一環。

非常時期非常之策,網課雖然是以疫情為契機,實則是一次教育信息化普及的嘗試。疫情過后,網課的形式會廣泛的應用到教育當中,對教育資源的流通,實現教育公平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山區的學生可以通過網課跟著外教學習英語,通過網課體驗豐富的藝術課程,甚至可以實現與大城市的學生同步上課。然而目前貧困學生在上網課時依然存在著一些困難,如家庭重視程度不夠;沒有聽課設備;沒有網絡信號或者支付不起網費等。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應針對問題提出方案,精準幫扶,徹底解決貧困生上網課問題。
解決網課問題的關鍵在于提高對網課教育的重視程度。很多貧困家庭甚至是貧困生自己對網課教育沒有足夠的重視,存在上網課沒有用,網課不靠譜等想法。這種負面想法只會使差距越來越大。其實對網課的重視程度,也從側面體現出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教育一旦得到重視就會主動去克服各種困難,相反則會找各種理由推脫。扶貧先扶智,扶智先扶思,要從根本上轉變貧困戶對教育的思想觀念,不僅要提高貧困戶對網課的重視程度,也要提高基層干部的重視程度,還要提高教育部門的重視程度。從貧困戶自身轉變,基層干部勸導,教育部門宣傳等方面多管齊下才能迅速擊破網課教育不重視問題。
與那些重視程度不夠的相比,更多的是那一幕幕讓人看著揪心的畫面。因為家里不能上網在村部院子“借網”學習;因為山坡信號好,在山坡搭棚子學習;每天翻山越嶺,幾經周折到山上找信號學習。看似簡簡單單的網課,對于貧困家庭的孩子來說卻成為天大的難事。為了孩子學習不掉隊,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要給予最大的支持,絕不能讓貧困家庭單打獨斗。為留守兒童提供專門的學習場所,配備輔導老師,為貧困家庭學生臨時提供學習終端,減免手機流量費用,各地政府要根據實際情況精準幫扶。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上學決定著孩子的未來,網課“一個都不能少”,讓貧困生上好網課,讓教育扶貧真見成效。李美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