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甩”給情商班?花時間經營好家庭環境更靠譜
摘要: 近日,情商培訓班火爆家長圈,記者調查發現,這些輔導班大多打出從小培養孩子情商的招牌,針對低齡兒童,開設自信心建立、情緒管理、表達自我等價
近日,“情商培訓班”火爆家長圈,記者調查發現,這些輔導班大多打出從小培養孩子情商的招牌,針對低齡兒童,開設自信心建立、情緒管理、表達自我等價格不菲的課程。有輔導班聲稱:3歲就能讓孩子成為“社交萬人迷”。
對此,有的家長坦言,為了讓孩子多表達自己,上了兩年情商課,但并沒有發現孩子有任何明顯的變化;有的家長則認為孩子上了情商課后交了不少朋友,活潑開朗了不少。筆者認為,孩子的成長有自然的規律,無需通過此類課程去刻意矯正,孩子更多的成長來自于原生家庭,父母與其花重金將孩子“甩”給情商班,倒不如花時間經營好家庭環境來的靠譜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最早的情商環境其實是父母營造的。從孩子出生的那天起,父母是他接觸最多的人,孩子最初通過模仿父母來學習和適應這個社會,比如說當孩子開始說話的時候,他們模仿家長的語言習慣,在與人相處,待人接物的過程中,都會學著父母的方式去處理。對家長來說,與其花重金將孩子交給培訓班,不如自己多花點時間去陪伴、欣賞、傾聽、鼓勵自己的孩子,去欣賞他,去擁抱自己的孩子,去認真聽孩子說了什么,去鼓勵他和其他孩子交往,這才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情商培訓。
言傳身教才能枝繁葉茂,情商方面更是如此,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孩子的言傳身教至關重要,在言傳身教的過程中,讓孩子學會感恩、學會尊重別人、學會基本規矩。因此家長要首先自己要學習,學習家庭教育的科學理念與新知,不斷提高自身素養與育兒能力。做父母的應明白,教育并不只是認字、讀書、數數等,也包括孩子的舉止行為、感知認知、人際交往等各方面。所以父母要自身主動去學習和教育,以身作則,才能給孩子一個好的家庭“情商”環境,良好的家庭環境才是孩子最寶貴無價的“情商課”。
相關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