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電競行業發展亟待規范 近日,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嚴格核查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的通知》中,拓展了原有自由職業的內容,加入了電子競技工作者
電競行業發展亟待規范
近日,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嚴格核查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的通知》中,拓展了原有“自由職業”的內容,加入了電子競技工作者,引發網絡熱議。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與游戲電競產業的日益龐大,電子競技的熱度持續高漲,關注人數與日俱增,隨之而生的電競產業鏈已日趨完善。而職業聯賽更是將國內電競行業推向了新高度,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受到了電競的熱血與魅力,參與其中并且獲得了可觀的收入。甚至,電子競技已經是國家正式承認的比賽項目,進入亞運會了。

但與此同時,仍然有很多人提出異議,電子競技的熱度水漲船高,會在社會上形成一種玩物喪志的負面風氣,引導越來越多的孩子沉迷游戲,荒廢學業,畢竟能在這個行業取得成功的是極少數人,絕大部分孩子可能會因此耽誤自己的一生。
飽受爭議的電競行業應該辯證的去看待,規范地發展,規范地育人,是電子競技最好的正名之路。
隨著國內電競產業的蓬勃發展,電子競技作為新興的“世界語言”將成為中國體育文化出口的一張名片。現在國家對電子競技這個產業是大力支持,它的發展已從野蠻生長的階段,到了需要引導和規范的階段。我們國家和政府要出臺相關政策,加強行業監管,整合行業的相關力量,從可持續發展著手,讓具體的電競比賽規范化,更加公平、公開、公正,引導電競行業持續和規范的發展下去。
同時,很多院校已經開始了電子競技的專業課程,要認真研究產業的服務、產業的延伸,加強專業引導和基礎培訓,打通就業體系,完善電競人才培養的教育大綱、教材、學生培訓的技能和要點等。
對游戲廠商來說,該有的防沉迷機制,依然是絕對的底線,過度宣揚打游戲的成功之道,也是為青少年灌輸“毒雞湯”。家長和老師也要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規范的育人,對于電競方面有天賦的孩子也應合理的引導和培養,給予其更多的愛和寬容,鼓勵而不是盲目地阻止孩子選擇自己的未來。
可以期待,電競有望得到規范化的發展,從業者也要以更專業的態度和體育精神來珍視這項新興職業,只有為社會、為自己創造實在價值,電競才能真正從底色上為自己正名。劉宇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