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又一教育新規出臺并沖上熱搜。為破解兒童青少年肥胖難題,國家衛健委會同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以下簡
近日,又一教育新規出臺并沖上熱搜。為破解兒童青少年肥胖難題,國家衛健委會同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教師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課,保證學生課間休息并適當運動;減少兒童使用電子屏幕時間;學校避免提供高糖、高脂、高鹽等食物;中小學生保證每周至少3小時高強度身體活動等重點任務。(10月27日《揚子晚報》)

說實話,教師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課,保證學生課間休息并適當運動,這是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懂得的教學規范, 但是偏偏就是這樣一個最基本的教學規范,許多教師卻做不到。在分數決定干部升遷、教師升職、學生升學的背景下,要杜絕這一現象還存在相當的難度。尤其在一些重點中學,明明下課鈴聲已經響了,有的教師仍然滔滔不絕地講著課,甚至下一節課的老師已經站在門口,上一節課的教師還沒有走出教室。課間10分鐘被教師無情占用,學生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更不用說利用課間適當運動或休息了。讀者高先生表示,“我最討厭拖堂了,課間總共10分鐘,前面老師拖幾分鐘,后面老師提前幾分鐘上課,學生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周女士表示:“我上學的時候幾乎沒有不拖堂的老師。”
也許有人會說,提前上課和“拖堂”說明教師愛崗敬業,他們希望把45分鐘拉長,給學生多講一些知識,多做一些題目,但是提前上課和“拖堂”,違反了教學常規,說明教師事先備課不充分,準備了過多的內容,課堂教學還是傳統的“滿堂灌”,沒有留時間給學生思考,擠占學生課間休息時間的課堂從根本上說是低效的課堂甚至是無效的課堂,有研究表明,課間10分鐘利用得好,可使學生在下一節課上的專注力、課堂效率有顯著提升。在這種背景下,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發文,明確教師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課,其目的就是把課間10分鐘完整地還給學生。課間十分鐘是學生轉換思維、處理個人事務的時間。
教育部等部門出臺的“減肥”新規,其實并沒有多少“新意”,之所以老調重彈,是因為教師“拖堂”或提前上課等違規現象還普遍存在,這不但嚴重影響了學生課間的休息和運動,也影響了學生下一節課的學習效果,如果不加制止,勢必造成惡性循環,最終受害的還是學生。
當然,破解學生肥胖難題,規定教師不“拖堂”還不夠,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多方發力。
從教育部門來說,除了明確教師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課外,把課間10分鐘還給學生,保證每周至少3小時高強度身體活動,還應根據具體校情班情制定落實措施,對違反“減肥”新規的教師進行批評教育直至必要的處罰。
家長也不能做甩手掌柜,減肥不僅是學校的事,也是家長的事,學生要少吃高糖、高鹽、高脂的食物,在家也要進行體育鍛煉。比如一分鐘跳繩,多跳幾組,學生也可以達到高強度運動的效果。家長還要控制孩子使用智能手機和電腦的時間,保證孩子睡眠時間等。
只有多管齊下,多措并舉,才能在全社會營造氛圍,共同破解兒童青少年肥胖難題。王佳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