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_国产精品无遮挡_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_久久青草伊人_日本高清不卡视频_国产精品视频资源_美女精品导航_欧美精品18videos性欧_中文字幕高清不卡_国产精品高清网站

走不出縣城的女孩,把“當老師”視為最好出路
來源:搜狐 發表于2024-02-27 18:15:30 編輯:時寒峰
摘要: 原標題:走不出縣城的女孩,把當老師視為最好出路 在中國的1880萬教師隊伍里,女教師占比已超過70%。沒有準確的數字統計她們當中有多少人出身基層,

  原標題:走不出縣城的女孩,把“當老師”視為最好出路

  在中國的1880萬教師隊伍里,女教師占比已超過70%。沒有準確的數字統計她們當中有多少人出身基層,但縣域之下,這或許是女性在職業上為數不多的好選擇。

  有的是家境貧困,最多只能供女兒考公費師范生;有的是父母文化程度不高,老師便是全家人一致認可的選擇。再加上“安穩”“時間充裕”“喜歡孩子”的職業濾鏡,讓成為教師的女生在婚戀市場,尤其是小地方的婚戀市場上占據了重要優勢。

  盡管如今的互聯網上,對教師行業工時過長和工作任務超綱的控訴已經太多,但來自縣城的女孩們拼命讀書,走到人生十字路口,依舊毫不猶豫地栽進了教師的職業里。

  01

  縣城最好的職業

  對于玲玲來說,當老師是一個改變命運的選擇。

  她出生在山西農村,上頭還有一個哥哥,全靠父母種地才把他倆拉扯成人。玲玲雖是女兒,勝在讀書不錯,高考考上了公費師范,畢業后被分配進縣城做老師。在小地方,擁有穩定編制的老師直接站在了擇偶鄙視鏈的頂端,玲玲也是借著這個身份謀到了一份好姻緣。

  有人給玲玲介紹了學校領導家的兒子,父母都是正式工,家里有好幾套房產,找對象挑頭很大,但對玲玲印象很不錯。剛巧交往時趕上了男生過生日,玲玲沒大錢,送了盞書做的燈,卻讓對方覺得她心思單純,剛從學校出來又進學校,“沒被社會污染過”,就這么相中了。

  2020年,有網絡媒體發布了一份關于“理想女友職業”的調查,4000多份問卷收回來,"教師"以42.6%的得票戰勝公務員(27.7%)和醫生(18.1%),成為相親市場上職業榜單的榜首。“穩定”“顧家”“圈子簡單”是人們賦予這份職業的濾鏡,也恰好符合男性的擇偶預期。

  中國教育資源并不均衡,特別是縣域環境里,受過本科教育的也仍是少數。因此在小地方,人們對成為教師的女性也格外受人尊敬。

  任娜在山西祁縣的一所村小任教,想要在學校附近租個近些的房子,房東一聽是老師,心放寬了一半:“老師好哇,有文化。不像其他‘外路家’,不是自己家盡給你害。”還有一次她進市場買菜,遇到了自己學生在攤販上幫忙,孩子朝母親介紹這是班主任,老板娘立馬換了張臉,笑盈盈熱情招呼,又送菜又抹零。

  從功利的角度來看,當老師或許的確是縣城女孩的一個好選擇。

  老師有寒暑假、雙休,有更多時間兼顧家庭;老師作為知識分子,能為孩子的發展做長遠規劃;更進一步,老師是鐵飯碗的“公家人”,保障了家庭穩定的經濟來源,還能跨越階層結識上層人士……因此,很多縣城女性就算沒有就讀師范專業,工作多年后也會兜兜轉轉再把目光投向老師。

  來自河南鎮平的銷售瀟瀟就是其中一例。她大專畢業,此前在鄭州賣房六七年,行情好時一年能掙二三十萬,縣城老師每月2、3000的工資,在她眼里不值一提。這幾年種種因素疊加,公司項目陸續砍掉、爛尾,她也慘遭裁員,扯皮幾個月跑了勞動局五六趟,才要回了一萬塊的賠償金。回到老家后,她精疲力竭,選擇順父母的意,成為一名代課的臨聘教師。

  過去這幾年,她早已習慣每天東奔西跑,一遍又一遍地邀約帶看、講解沙盤、跟客戶討價還價,有時候遇到開盤,她就直接住在售樓處熬通宵,不分早晚地接聽客戶電話。如今轉行成為老師,生活又迅速跳轉到另一個極端,每天按點上下班,回家就能吃上熱飯,有雙休日,生活有了盼頭。

  再加上河南是教育大省,教師有著普遍的認可度。瀟瀟從銷售變成老師,不僅是職業身份的轉變,社會地位上也提高不少。

  一次她陪好姐妹去相親機構報名,人家也順便問了下她的情況,得知瀟瀟是老師,對方立馬拉著她要登記,說這邊不少“優質男”,國企、公務員、做生意的都能匹配。瀟瀟解釋自己沒編制,人家也應和著,“沒關系,那也受過教育,文化人。”

  02

  命中的單選題

  2020年《教育家》雜志公布了一份調研報告,7萬多名90后教師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他們成為老師的理由,排在前三的分別是“工作穩定”“假期多、時間長”和“有成就感”,并有八成老師感受到了家人對自己職業的認可。

  但值得關注的是,也有7.84%的人承認,自己是“被迫選擇”成為老師的。

  這里面有多少人來自基層、多少人是女性,我們不得而知,但在縣域之下,讀師范是很多女孩能把握的為數不多的機會,玲玲更是其中典型。

  玲玲讀書時,家里一共四口人,一年收入只有幾萬元,全靠父母種玉米而來。哥哥初中畢業后跟人打工,后來誤入了傳銷窩點,榨干了兩老微薄的積蓄。只有玲玲還算爭氣,一路念到了高中,成績拔尖,但家里已供不起她讀大學了。

  玲玲老家的后山,離她從小長大的村子不遠

  “公費師范”是玲玲唯一的出路。這項政策可以為她免去讀書期間的學費、住宿費,但畢業后必須回到老家的指定中小學任教六年,若是個人意愿違約,需要一次性退還所學費并賠付相應比例的違約金。當然,她也無力違約。接近10萬的違約金對玲玲和她的家庭來說是筆不小的數目,18歲的她就這樣利落地為自己安排好了后半生。

  同樣是公費師范生,男生小永選擇了違約。和玲玲家條件相似,小永來自中部二線城市的城鄉結合部,父母務農,家里有個哥哥,出生時缺氧導致腦癱,家里積蓄基本都在求醫問藥中被消殆盡,再無力供他讀書。為了上大學,他選擇了最苦的方式——練體育。2014年,小永憑借長跑特長成功考入華東師范大學,來到了大城市上海。

  上海讓他著實開了眼界。小永喜歡跑步,一年有20多場馬拉松等著;又聽聞師兄師姐留在上海私立學校一年能開十幾萬……種種誘惑讓他不愿再回老家。幾萬的賠償金付不起,他休學入伍,去當了兩年義務兵,服役津貼領了20萬,附贈一個上海戶口,不用再回老家了。

  這兩年,“公費師范生違約”的討論屢屢沖上熱搜,他們放棄做老師的理由,大多是因為畢業后分配的學校偏遠、貧困,待遇不夠理想。但“有編有崗”“一畢業就有碗”的待遇,還是吸引了不少家境普通的學子,更何況對女孩子家來說,“回生源地任教”也意味著,離父母更近。

  小永在上海參加馬拉松

  敏瑤來自晉北農村,初中畢業后進了本地的中專,學幼師,三年下來再讀兩年湊個大專,連實習都是在家附近的幼兒園。

  她是從小被父母抱養的,來到這個家時,爹媽都已經五十多了,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年齡都大她二十多歲。老兩口也是因為年紀大了,兒子又都不在身邊,想抱個貼己的孩子老來陪伴。她爸還在酒桌上信誓旦旦和朋友打包票:不信你看,將來躺在床上照應你的絕對是你閨女。

  敏瑤曉得自己在這個家的作用很明確,吃穿不愁,不能遠走。她的父親從小就對她百依百順,幼兒園送市里讀,小學送私立校讀,吃穿用度都是城里標準,但在大的人生選擇上,由不得她自己做主。2021年,學校有專升碩出國留學的機會,兩年才不到二十萬,家里能拿的出來,但她爸知道了,一改之前千寵萬寵,壓根沒同意。

  后來她爸和鄰居閑聊,才道出真心:眼看著女兒20出頭了,說不定沒幾年就要成家,有這個錢念書不如留做嫁妝。讀書跑國外一來怕出事不放心,二來萬一不回來、找上外地對象,他們兩口子可就沒人可依了。“妮子家,跟跟前教書就不賴。”

  當老師,或許是小城女孩們命中注定的單項選擇。

  03

  學校里的圍城

  進入學校后,玲玲短暫的幸福過幾天。

  新學期開學前,有人托親戚來問玲玲,想把雙胞胎兒子分到一個班好照應。玲玲只是答應去問問,沒想到教務處同事念她是校領導的兒媳婦,順手辦成了。親戚微信轉了500塊做感謝,玲玲沒收,卻領悟到在縣城的人情江湖里,老師不光不用擔心失業的風險,還能掌握很多隱形紅利。

  但是工作了不到一年,她就深刻意識到,自己除了編制一無所有。副科老師,每個月工資固定到小數點后兩位;日復一日,需要講的東西都得重復三遍;最重要的,小城年輕人實在太少,活著久了能看到自己的將來。

  她曾去市里聽過一位特級教師的公開課。那老師白發蒼蒼,上課什么也不帶,就一支馬克筆。講課時說到自己二十年前就講過這道經典例題。時間一下子凝固了,二十年那么具體地展現在眼前,老師還是老師,題還是題。玲玲仿佛看到了自己,她下定決心想做點改變。她考了個母校的在職研究生,以期將來評職稱能多助力一把。

  可惜玲玲讀研到最后一年時,一歲多的女兒生病了,高燒不退引發昏迷,全家人都陪著孩子去了省兒童醫院。原本她當時正在進行論文的收尾工作,但想都沒想就放棄了,為了趕去照顧孩子,連延畢休學都沒有申請,退學了。成為母親后,她覺得再沒有什么比得過女兒健康重要。

  玲玲生活的縣城

  和玲玲的選擇相反,瀟瀟跳槽成為臨聘老師,才教了一個學期就決定離職了。人家都說銷售苦,瀟瀟覺得當老師比銷售苦太多了。以前她接待客戶,對方脾氣再怎么暴躁,交易成了自己還是能賺到錢;現在遇到說不通話的家長,老師能做的只有內耗自己。

  “每天忙忙忙,但是忙不到點子上。”回想起來,她最開心的日子就是拿到教師資格證到上班前的這一段時間。那時她還沒當過老師,對未來還抱有幻想。

  如今來了半年多,她覺得自己毫無長進,自我認同極低,而且縣城里等級森嚴的凝視令她難以適應。工作沒多久學校老師問她個人情況,準備給她介紹對象,說是本地某局長家的孩子,條件各方面配她沒問題,她滿懷期待見了一面,二婚;還有一次相親男方對她各方面滿意,問到她的年齡,90年出生,對方再也沒出現過。

  和生活反復交手,瀟瀟終于確認了自己就是縣城的底層,哪怕成為老師,這個處境也從來都沒變過。

  和瀟瀟同為“合同工”的任娜,還在渴求編制內一成不變的穩定。在村小當臨聘教師的五年,她每年都在考編,每次總以各種各樣的原因與編失之交臂。心力跟不上是主要因素,學校事兒多人少,留給她自己的個人時間嚴重不足。

  任娜所在的學校屬于附近幾個村的中心校,學生200多,老師只有十幾名。而且相比編內老師,臨聘教師的教學壓力更大。任娜所屬的縣教育局換了領導,如今強調教學質量,五六年級也要參加全縣統考,電腦閱卷,給孩子排名的同時也給老師劃了等級。學校把壓力傳導到臨聘教師上,帶不出成績來就得走人。

  幾年前和任娜一同上崗的好姐妹就是這樣被辭退了,目睹這一切的任娜也感受到了威脅。而且待遇上說是同工同酬,執行下來,沒績效、沒公積金、單位還有鄙視鏈,這都是臨聘教師共同面對的凝視。

  即便不一定能拿到教師編,2023年上半年,報考教師資格證的人還是高達427.3萬人。成為老師,或許仍然是不少女孩子人生托底的選擇。

  敏瑤今年6月馬上要畢業了,剛從同小區的幼兒園實習回來,她很喜歡小孩子。她爸已經和園長打過招呼,等她拿到幼師證就能上崗了。對未來她充滿期待,就像當初的瀟瀟一樣。

投稿郵箱:qingjuedu@163.com
相關推薦
反游戲成了好生意,“救救孩子”還是“宰宰家長”?
反游戲成了好生意,“救救孩子”還是“宰宰家長”?

原標題:反游戲成了好生意,救救孩子還是宰宰家長? 值得警惕的是,短視頻

原創觀點8小時前

高考狀元,是清北里最痛苦的存在
高考狀元,是清北里最痛苦的存在

原標題:高考狀元,是清北里最痛苦的存在 名校生的選擇,其實比普通小孩更

原創觀點8小時前

考場之外,那些未完成的“自考夢”
考場之外,那些未完成的“自考夢”

原標題:考場之外,那些未完成的自考夢 在高考這座獨木橋外,自考為很多人

原創觀點2025-07-21 20:38:52

花1780元考陪診師證卻無單可接,學員質疑:訂單都去哪
花1780元考陪診師證卻無單可接,學員質疑:訂單都去哪

原標題:花1780元考陪診師證卻無單可接,學員質疑:訂單都去哪兒了? 在社交

原創觀點2025-07-21 20:27:25

福耀科技大學616分碾壓985!曹德旺給高校巨頭們上了一
福耀科技大學616分碾壓985!曹德旺給高校巨頭們上了一

原標題:福耀科技大學616分碾壓985!曹德旺給高校巨頭們上了一課? 廣西招考

原創觀點2025-07-20 20:15:30

高考狀元的初中物理提分秘籍:3點助你物理逆襲尖子生
高考狀元的初中物理提分秘籍:3點助你物理逆襲尖子生

原標題:高考狀元的初中物理提分秘籍:3點助你物理逆襲尖子生! 一、靜心鉆

原創觀點2025-07-20 20:12:47

山東一考生北大高分錄取,變家庭社死現場,親戚群集
山東一考生北大高分錄取,變家庭社死現場,親戚群集

原標題:山東一考生北大高分錄取,變家庭社死現場,親戚群集體酸葡萄發言

原創觀點2025-07-20 20:11:34

如果孩子的數學成績處于中游,這些提升秘訣建議必看
如果孩子的數學成績處于中游,這些提升秘訣建議必看

原標題:如果孩子的數學成績處于中游,這些提升秘訣建議必看! 如果孩子的

原創觀點2025-07-20 20:10:53

2025高考狀元代易瓚李銘塵學霸心法:學習的本質就是極
2025高考狀元代易瓚李銘塵學霸心法:學習的本質就是極

原標題:2025高考狀元代易瓚李銘塵學霸心法:學習的本質就是極致的重復 初學

原創觀點2025-07-19 15:16:53

初三班主任揭秘:初一新生這個暑假抓住3個點,初三能
初三班主任揭秘:初一新生這個暑假抓住3個點,初三能

原標題:初三班主任揭秘:初一新生這個暑假抓住3個點,初三能早睡一小時 前

原創觀點2025-07-19 15:1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