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臭肉進了中學食堂,校長陪餐制為何淪為虛設? 整盆肉都是臭的! 校園食堂再出食品安全事件。10月16日,云南昆明有家長發視頻稱,官渡區云子
原標題:臭肉進了中學食堂,校長陪餐制為何淪為虛設?
“整盆肉都是臭的!”
校園食堂再出食品安全事件。10月16日,云南昆明有家長發視頻稱,官渡區云子中學長豐學校學生食堂的生肉有臭味。
云南昆明一學校食堂肉品有異味。

10月17日凌晨,昆明市官渡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渡區教育體育局聯合發布情況通報稱,經初步調查,現場待加工豬肉感官氣味異常,執法人員對食堂食材進行查封,并組織開展檢測、溯源工作。目前,已對涉事學校、企業立案調查,學校食堂已停止供餐。
如果肉類發臭,往往意味著已經變質,變質的肉類容易滋生致病菌,危害全校師生的身體健康。目前樣品已經查封并進行檢測,退一步說,即使最終的檢測結果是各項指標正常,發臭的豬肉也不能進入學校食堂。8月30日,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公安部、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24年秋季學期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學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單位要索取進貨查驗證明文件,確保貨、票相符,原材料感官性狀無異常。
縱觀近年來發生的多起校園食品安全事故,之所以被網絡曝光,要么是因為家長主動舉報,要么是因為學生已經吃壞了肚子。這次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是,是家長“違規闖校”直奔后廚,現場抓包。家長們闖校似乎是有備而來,說明該校食堂供餐已經不被家長信任。果不其然,據媒體報道,多位家長反映,長豐學校此前就有學生因吃了食堂的供餐導致腹瀉,甚至有學生自己帶飯。
長豐學校是一所民辦中學,學校食堂外包。涉事供餐企業也已經被立案調查,官方的調查不僅要查清豬肉發臭的原因,還要進一步審查供餐企業承包食堂的手續、資質是否齊全、合格,承包過程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問題。眾所周知,學校食堂是“唐僧肉”,深挖是否有官商勾結、利益輸送,不是搞有罪推定,而是有前車之鑒,不得不防。
值得追問的是,為何這次事件又是家長發現,而不是“守關人”學校領導發現呢?8月30日發布的《通知》還強調,要嚴格落實中小學校(幼兒園)相關負責人陪餐制度。
學校相關負責人陪餐制度,就是把學校領導跟學生綁在一條船上,同吃一鍋飯,同上一張桌,倒逼學校主動及時發現問題,消除隱患。不知道長豐學校是否嚴格執行了這項制度,當天的陪餐領導為何沒有發現發臭的豬肉?是疏忽大意了,還是陪餐制度早已淪為形式主義了?
要感謝家長們的“違規闖校”,將這次食品安全衛生事件扼殺在了萌芽狀態。沒有誰比家長更在乎學生們的身體健康,沒有誰比家長更有監督學校的積極性。部分地方學校除了校長陪餐,還有家長陪餐,尤其是家長陪餐制度應該大力推廣,還有“明廚亮灶”。這些國家要求的制度以及各地探索的經驗,各學校應能用盡用,并嚴格監督落實情況,強化日常巡查與突擊檢查,暢通舉報渠道。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他們的飲食安全不容有絲毫閃失,再怎么重視都不為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