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小學生扎堆做博主,夢想成為月入10萬大網紅 你是否留意到,這兩年,各類社交平臺的小學生博主越來越多了? 對于出生于移動互聯網大爆發時代
原標題:小學生扎堆做博主,夢想成為月入10萬大網紅
你是否留意到,這兩年,各類社交平臺的小學生博主越來越多了?
對于出生于移動互聯網大爆發時代的10后孩子而言,做博主、經營社交賬號已經成了不少人課余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騰訊育兒2020年發布過一份名為《網紅經濟對青少年的影響》的調研報告, 數據顯示,超七成的孩子平時有刷短視頻的習慣,近五成孩子有成為網紅的想法。

孩子們在網上記錄心情,分享愛好,接受陌生人的喜歡,也遭受網絡暴力。本文作者曉雯的外甥女圓圓今年10歲,讀小學四年級,全班同學幾乎人手一個社交賬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博主“事業”要經營。
曉雯發現,網絡縮小了兩代人之間的代溝,催熟了孩子們的心智,不少孩子在做博主這件事上的專業程度不亞于MCN機構。然而,網絡也把孩子們加速帶入了成年人的世界,讓他們過早地見識了殘酷的規則,承擔沒有來由的傷害和攻擊。這不禁讓她思考,對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學生來說,成為博主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以下是曉雯的觀察。
01
當代小學生,人均博主
面對一排五顏六色的小馬寶莉數字油畫,圓圓如數家珍,挨個向我介紹:“這個叫碧琪,是一個音樂家,它有一個寵物是鱷魚;這個叫貝兒,是一名服裝設計師;這個叫紫月,她是宇宙公主的學生……”我聽得云里霧里,問她究竟喜歡哪一個,要不要都買了?
圓圓懂事地只選了一個叫云寶的彩虹小飛馬,和我請求,“小姨,回去能給我錄個開箱視頻嗎?”還沒等我幫她把手機架好,圓圓就改口說,“要不我自己來吧,你在這里,我有點不好意思”。她拿上我的手機,關上臥室門,我聽見她開始熟練地向“寶子們”介紹新入手的寶貝。
盡管剛過10歲,圓圓已經是玩互聯網的老手了。她經營的小紅書賬號巔峰時有1000多個粉絲,賬號內容以拆卡、做手賬、玩泥巴為主。雖然內容質量一般,但活躍度不錯,每篇帖子下面有不少像機器人一樣的數字回復。
圓圓的小紅書主頁,小學生流行在網名后寫“開學暫退”,表示近期賬號不更新
圓圓解釋,這些都是她和同學們互相評論做數據呢,“數據好,官方才能給你更多曝光”。我看著那些五花八門的視頻,問她都是怎么弄的,圓圓洋洋得意地給我展示:玩泥巴的視頻,有些是自己拍的,有些是二改別人的;游戲視頻,都是她玩游戲時的錄屏,把視頻變速后再找到對應的音效加上就行,很解壓。
“解壓”兩個字聽得我一驚,一個小學生有什么壓力?“很多啊,交朋友的壓力、學習的壓力、做視頻不漲粉的壓力……”圓圓回答。
沒錯,小學生也有流量焦慮。圓圓班里的同學現在人均博主,有主攻快手、抖音的,有玩小紅書的,還有做B站的。她們私下還形成了鄙視鏈,比較誰的粉絲多,誰做的內容是原創。同學們發的內容也花樣繁多,沉浸式寫作業、玩泥巴、DIY火漆咕卡、拍拆卡視頻,還有同學專門做推書、講故事的內容,不仔細看,還以為是MCN養的營銷號。
圓圓主攻小紅書,說是抖音熟人太多,老是被轉發到家人群,令她尷尬得“腳趾扣地”。她小小年紀就有了內容思維,知道哪些背景音樂最火,知道如何搜集素材做視頻。這些都是她“拜師”學的,在網上找擅長做賬號的同齡人學習,“師傅”會一對一教她怎么找畫面素材、音頻素材,和上學一樣,她每天還要給“師傅”交作業呢。
圓圓自己做的游戲視頻
不得不說,圓圓還真是學到了東西。她提醒我,用網上的素材一定要選沒有版權的,不然原po會告你侵權,官方就會給你限流。前幾天她“被黑子搞了一次”,導致每條視頻只有幾十次播放。
她還悄悄和我分享過一個漲粉秘訣,先發一張“全網大互關”的圖撈粉,有了這些基礎粉絲,再想辦法“偷粉”——“找一個和你同類型的賬號,改成和她一樣的名字,再挨個關注她的粉絲,然后發私信給她們,請求互相關注,這樣就能把她的粉絲都偷過來。”
她說這話時老道自然,習以為常,一點也不像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這時圓圓的龍鳳胎哥哥滿滿插話,“在快手上把網名改成正能量賬號,去大博主的粉絲群里請求互關,也能認識好多網友,漲粉可快了”。
兩個孩子的成熟言論令我心顫。我揶揄他們,快別念書了,買張火車票去杭州發展吧,等別人大學畢業,你倆都成骨灰級運營了。兩人嘻嘻一笑,像是受了鼓勵一般,還說如果能成為大網紅、月入十萬就好了。我突然意識到,成為網紅,已經變成了新一代小學生的夢想。
02
網絡世界的愛與恨
兩年前刷到圓圓的小紅書時,我很驚詫,怎么有人在發我的照片?陌生的賬號,陌生的頭像,寫著“祝小姨新婚快樂”。點進帖子一看,里面還有專門為我做的手賬,畫了穿婚紗的女孩。我一下就想到了圓圓,隨即點進她的主頁。
那時的圓圓,正在互聯網熱火朝天地“處閨閨”(即“處閨蜜”),還放話“動她等于動我”,想一起玩可以加入她的閨蜜群。我看著覺得好笑,偷偷潛入群聊,想窺探二年級小女生的世界。
在互聯網,圓圓一改生活中溫順乖巧的小女孩形象,熟練地使用網絡用語,顯現出極強的支配欲。她明確表示,“不接受三個人的友誼”,言下之意是想成為她的閨蜜,就只能和她玩,不可以在網絡上再找朋友了。
圓圓在做手工的視頻里宣布,不接受三人友誼
生活中的圓圓,是家里的第二個女孩,不如姐姐學習優秀,不如哥哥受家人重視。家里每個人都很忙,老爸忙著掙錢養活一大家子,老媽忙著接送三娃、做三餐、收拾屋子,哥哥滿滿在學校有很多朋友,嫌圓圓是女孩子,不帶她玩,姐姐升入初中,和龍鳳胎水火不容,天天干仗。
圓圓很孤獨,只好在網絡世界中找尋價值,只要成為她的閨蜜,就可以免費學習她的手賬技能和剪輯技巧。她也和我透露,喜歡互聯網友誼,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就一起玩,不喜歡直接拉黑就行,沒太多心理負擔。
“我喜歡在網上交朋友,生活中不一定有人能和我玩得這么好,網上就有可多了,還能認識很多外地朋友。”圓圓之前在網上結交了一個“大神”朋友,對方比圓圓大幾歲,家住河南許昌,圓圓只有300多粉絲時,人家就有2000個粉絲了。兩人都喜歡做手賬,“大神”的關注讓圓圓備受鼓舞。
然而,網絡世界也并非烏托邦,各個圈子都有自己的潛規則,稍不注意就可能陷入網暴旋渦。
圓圓有個同學喜歡抽小馬寶莉卡,“馬圈”里人人以擁有稀有卡為榮,但是稀有卡被抽中的概率很低,二手稀有卡有時能賣到上萬的價格。有些沒錢買正品卡的人,會花低價買盜版,圈子里把這樣的人稱為“線蟲”。圓圓的同學就因為在網上曬出盜版的稀有卡,被一群人攻擊為“線蟲”,說她是“樂子人”、“喜歡裝13”,話題傳到線下,同學們也偷偷議論,那位同學從此退網。
小學生中流行的小馬寶莉卡 | 圖源網絡
圓圓也有一次類似的經歷。她有一天吃喜之郎果凍,怎么也撕不開包裝,心血來潮錄了一個吐槽包裝的視頻。出乎意料的是,這條內容火了,一夜之間有十多萬播放量,1000多個點贊,還增加了200多個粉絲。
評論區有人為圓圓點贊,說圓圓是她們的嘴替;有人來提供方法,教她如何快速撕開包裝;也有不少人冷嘲熱諷,說圓圓看起來根本不像10歲,說話聲音裝可愛,還翻出她以前的視頻,說她某條視頻侵權,要去舉報,甚至有人專門私信她,說看她展示東西的動作就難受……
網絡的惡意來得洶涌又毫無理由,傷心的圓圓備受打擊,選擇刪除所有視頻。
回憶起這段往事,圓圓感慨頗深,“當時也有很多粉絲鼓勵我,默默給我每一條視頻都點贊,陪我度過了低谷期”。像是遭遇輿論風波又站起來了的明星,圓圓還特意感謝了支持她的粉絲,搞得我哭笑不得。
我想起之前玩游戲遭到網暴,最終自殺的那個女孩,擔心地提醒圓圓,這些事情需要告知家長,“要是不方便告訴你媽媽,也可以和小姨說,我替你討公道”。她擺擺手說不用了,反正“官方大大會替我做主”。
她決定重新殺入互聯網,遺憾的是小紅書APP被媽媽刪除,再下載時已經忘了原來的賬號密碼。不過沒關系,對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社交賬號還沒有重要到成為私產的程度,沒了可以再注冊,重要的是她們勢不可擋的分享欲。
03
伴隨互聯網成長的一代人
2014年出生的圓圓和滿滿,屬于伴隨移動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人。
網絡早早侵入了他們的生活,滲透進他們的成長軌跡。一開始,我姐姐上班,孩子交由公婆照看,沒多久便聽到不到2歲的滿滿學著手機里說“老鐵666”。孩子還小,大家哄笑幾聲也就過去了。可是隨著時間發展,滿滿能說的快手名言越來越多,姐姐才發覺事情的嚴重性。
姐姐家原本住在大馬路邊上,公婆怕孩子跑出去出事,每天大門緊閉。兩位老人都是半文盲,沒有精力和能力教孩子早教知識,只知道孩子哭鬧時,把手機扔給他們,孩子就安靜了,老人也能做點家務。
有一天,爺爺忙到抽不出身,沒管孩子,龍鳳胎愣是把手機玩到沒電關機,兩眼紅紅地迎接父母。姐姐強行奪走手機后,孩子立馬大哭大鬧,緊接著神情木然,仿佛靈魂被抽走了一般。
姐姐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趕緊辭了工作,和老人分開住。無奈周身已是5G包圍的世界,跑到哪里能躲開手機和網絡呢?孩子看圖識字、上英語早教都需要手機;上了幼兒園,老師布置的打卡、拍視頻任務還得借助手機;一進小學又趕上疫情,只能上網課,孩子們拿著iPad上課簽到寫作業,然后就順理成章地開始“吃雞”(指玩游戲《和平精英》),刷抖音,玩小紅書……
滿滿沉迷網絡期間,學會了撒謊。有一年暑假,滿滿拿著媽媽的手機玩《王者榮耀》,偷偷充值了2000多元,還狡猾地把支付記錄全部刪除了。很久之后,姐姐發現錢對不上數,查看賬單,才看見十幾筆69.9元的充值,有些用來買皮膚了,有些買英雄了。
小學生們喜歡的游戲《王者榮耀》頁面 | 圖源網絡
手機里的錢對孩子們來說就是一串數字,毫無實感,按個密碼就能買到喜歡的東西。姐姐和姐夫為此大發雷霆,罰滿滿在廁所跪了一晚,讓他保證以后絕不碰手機。哪能不碰呢?只不過是下次更小心了。
多年來,姐姐艱難地把握著孩子們上網的尺度,身心俱疲——寫完作業,能看半小時手機,周末能玩一個小時,如果家里來了客人,顧不上管教,約法三章就得破例。因此孩子們期盼我的到來,期盼能去奶奶家過周末,期盼爸媽今天很晚才回家。盡管愛打游戲的滿滿不知道挨了多少揍,可惜效果微乎其微——姐夫一回家就躺下刷抖音,孩子如何能心如止水去學習?
04
雙刃劍的另一面
當然,一味強調網絡對孩子的傷害,在這個時代也顯得過于老派。
對于從小生活在互聯網世界,把網絡視如空氣和水的孩子們來說,他們也通過網絡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滿滿喜歡看電影解說,小小年紀,閱片量比大人不知強多少。暑假全家去新疆玩,每到一站,滿滿都能說出不少門道,因為他也喜歡看地理博主的科普,知道獨庫公路是橫穿天山、歷經四季的美景之路。
圓圓是典型的小女孩,愛打扮,最喜歡的明星是Angelababy和趙露思,覺得她們漂亮。從上幼兒園開始,圓圓就會用媽媽的手機錄特效視頻,每次出去旅行,她給媽媽拍的照片和旅游博主一樣,還知道蹲下拍、找最佳角度,甜言蜜語哄得媽媽高興得合不攏嘴。
圓圓和滿滿在婚禮上當花童
以前,姐姐總擔心圓圓不愛學習,只喜歡穿衣打扮,將來怎么辦?現在我安慰她,韓國有個叫pony的美妝博主從小也這樣,如今已經是彩妝藝術家了。
其實我們也發現,自從開始當博主,圓圓的進步肉眼可見,經常錄制視頻,表達能力有所提升,在人前也能更大方地展示自己,甚至因為粉絲量多,她在班級也混得風生水起,有一堆追隨者,走路帶風,特別自信。
不過,身為大人,我對孩子們五花八門的潮流愛好也時有擔憂。看著圓圓桌上也有一大堆小馬寶莉卡,再聯想到最近小學生花了十幾萬買卡的新聞,我憂心忡忡給她預警,苦口婆心勸她,這個東西本身沒有價值,是被人炒作出來的。
圓圓隨即表示,她只是買幾張玩玩,不會大額消費,甚至話鋒一轉問我,“小姨你小時候沒有玩過這些東西嗎?你現在不也長得好好的嗎?”
如今的小學生還流行玩煙卡
我承認,那個瞬間,我被她問住了。
回望自己的童年,我沉迷過武俠電視劇,熬夜看過許多本言情小說,也狂熱地喜歡過某個明星,還偷跑去網吧打游戲,在當時的老師、家長看來,這些也是妨礙學習、不務正業、會“毀掉一代人”的興趣愛好。即使如此,我還是好好地長大了,按部就班地升學、畢業、工作,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沒有如老人們預言的那樣,成為“垮掉的一代人”。
大抵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存哲學,每代人終會蹚出獨屬于他們的路。伴隨著移動互聯網崛起長大的這一代孩子,未來要面對的世界會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也只能和他們一起邊走邊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