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北大教授表示:中國大學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多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大學教育目前應該是一個國家教育水平的重要體現(xiàn),雖然我國的目前的大學排名在
原標題:北大教授表示:中國大學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多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大學教育目前應該是一個國家教育水平的重要體現(xiàn),雖然我國的目前的大學排名在世界上并未占多大的優(yōu)勢,畢竟我國高等教育起步較晚,要與一些老牌世界名校相比還要稍有差距,但卻不能否認這些年我國的大學發(fā)展也有很大的進步,大學普及率也在不斷上升。但是盡管有所發(fā)展,存在的問題自然不能忽視,尤其是大學生應該也是目前我國發(fā)展建設的重要后備力量。

中國正式的高等教育應該起源于戊戌變法時期的北洋大學堂,但當時的水平還是有限的,很多只是略學皮毛。而到了民國之后,中國與世界更多的接軌,大學教育也就發(fā)展起來,除了當時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之外,南京大學、燕京大學等都是當時非常有聲明的學校。而對當時的教育有所了解的話,發(fā)現(xiàn)當時的學生培養(yǎng)確實有方法,很多人都成為之后獨當一面的存在。但反過來看看我們現(xiàn)在的大學教育,應該能夠從那個年代汲取一點學習的亮點。
北大中文系的錢理群教授自2002年從北大退休之后,開始轉教中學,當然也他的資歷,在北大繼續(xù)教下去也不是問題,但是可能人各有志。此后的他多關注于中學教育與農村教育,想要從根上改變一些東西。因為他確實見過那些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也對教育有了一些失望。他曾表示:“中國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在內,培養(yǎng)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如果給了這些人過大的權力,并非是什么好的選擇,甚至會有不好的后果。
利己主義者好像往往會與中國人這個群體掛鉤,因為傳統(tǒng)的經濟模式使得他們往往會先從自身考慮,當然這是傳統(tǒng)時代的特點,雖然古代往往提倡天下為公,但大是大非面前好像又成了另一幅模樣。也許是時代發(fā)展變化太快,舊的模式跟不上時代的需求,大學教育的水準與時代需要的人才脫節(jié)。尤其是中國的大學教育往往提倡的死學,很多接受過中學教育的人都表示,自己的中學生涯幾乎都是在老師的強硬輸入中度過,只要求記住,不講究方法,根本沒有什么思考的能力,這與時代需要的創(chuàng)新是格格不入的。
而再看大學教育,雖然有著所謂的合作,但基本上很難提起共同的凝聚力,往往也都是自己干自己的事情,到了時間,定期匯報,然后很久再不聯(lián)系,可以說就是當個流程,哪里有什么合作可言。而社會需要合作,因為沒有任何一個能獨立促進社會的發(fā)展,眾人拾柴火焰會高,但一人往往很多時候勞心勞力,甚至還沒有什么好結果。而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很多現(xiàn)在的大學生國家觀念往往都會存在問題,這也是大學教育需要注意到的地方。
前面我們說到,民國時期的大學教育有它閃光的地方,要知道當時條件有限,甚至沒有什么好的設備技術,但就是這批人,在新中國成立之后,推進了中國科學技術的大發(fā)展,可見他們身上的過人之處,以及他們所受教育的成功。大學的教育培養(yǎng)的不應該是精致利己主義者,他要與時代掛鉤,適應社會需要,當然更重要的是要側重學生的國家意識,不要讓自己的國家人才資源白白外流,盡可能地促進中國的發(fā)展。
原標題:福耀科技大學616分碾壓985!曹德旺給高校巨頭們上了一課? 廣西招考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7-20 20:15:30
原標題:山東一考生北大高分錄取,變家庭社死現(xiàn)場,親戚群集體酸葡萄發(fā)言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7-20 20:1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