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高考不公平?那你知道千年科舉,一共才選撥出多少進士嗎? 時間過的很快,再過幾天就要高考了,據統計中國每年有上千萬人參加高考,每年也
原標題:高考不公平?那你知道千年科舉,一共才選撥出多少進士嗎?
時間過的很快,再過幾天就要高考了,據統計中國每年有上千萬人參加高考,每年也有好幾百萬能考上大學,寒窗苦讀十幾年,到底學的如何,以后的命運又如何,全憑一場考試決定,一考定終身,這就是中國的社會實情,有人說,高考很不公平,其中有很大的貓膩,不同地區的學生高考難易程度根本不在一個檔次,這說的是實話,在我的觀念里,不管社會如何發展,都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公平。
有很多年輕人很難明白一句話,高考是除了生死之外最公平的一件事,或許你現在不贊成我的觀點,但是當你經歷了一些事情,隨著的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你終究會恍然大悟,原來我錯過了掌控命運最好的時機,如果沒有高考,你能爭得過那些有錢人?拼得過官二代嗎?雖然很多人都說,我們本來就不在一個起跑線上,但是高考讓我們都在一個賽道里起跑,人生不是一場短跑比賽,而是一場馬拉松,努力堅持,堅持努力,我們才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你們說命運不公,那你們知道古代的科舉如何嗎?從隋朝建立科舉制度開始算起,科舉制度一共在中國施行了上千年時間,但是你們知道通過科舉一共選撥出了多少進士嗎?我給你們簡單算一筆賬,唐朝完善了科舉制度,而且也開了不少科,但是整個唐朝時期也才錄取了6000人的進士,宋朝是文人最向往的朝代,文學之分十分興盛,總共錄取了40000多人的進士,這算是非常多了。
元朝對科舉制度并不怎么重視,總共才錄取1000多名進士,到了明朝的時候,科舉制度更加成熟了,選撥人才的手段更加簡潔公平,一共選撥出25000名,清朝也差不多,共有26000多名進士,千年科舉總共也才選撥出十萬人的進士,然而歷朝歷代當官的人卻不減少,可見大多數人都不是通過科舉制度當官的,都是關系戶,雖然科舉和高考的含金量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但是高考的受益面更廣。
在古代,由于交通問題還有身體問題,許多人都沒法參加科舉考試,而高考卻沒有這樣的難題,學子不用跋山涉水去參加考試,也不會因為身體問題,禁止參加高考,只要你想,就能考,所以我奉勸大家,不要再抱怨了,高考縱然有種種不是,但是歸根結底,高考還是比拼誰更努力,誰的智商更高,這是多么的公平!努力就能收獲,沒有什么比這還要公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