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_国产精品无遮挡_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_久久青草伊人_日本高清不卡视频_国产精品视频资源_美女精品导航_欧美精品18videos性欧_中文字幕高清不卡_国产精品高清网站

兒子休學后,我才明白:這種病,比抑郁可怕100倍
來源:搜狐 發表于2025-03-31 19:19:45 編輯:時寒峰
摘要: 原標題:兒子休學后,我才明白:這種病,比抑郁可怕100倍 讀高三的兒子休學了。 曾經以成績為傲的他,突然變得很迷茫。 情緒低落,對學習興趣減退,

  原標題:兒子休學后,我才明白:這種病,比抑郁可怕100倍

  讀高三的兒子休學了。

  曾經以成績為傲的他,突然變得很迷茫。

  情緒低落,對學習興趣減退,快感缺乏,整個人非常低沉。

  為了幫助兒子,我帶他跑了很多家醫院。

  心理科、消化科、精神科,每個科室都查了一遍。

  直到有個心理科醫生告訴我,兒子并不是抑郁,而是得了“空心病”。

  這個詞由北大副教授徐凱文提出,簡單說就是:

  什么都做不下去,覺得人生沒有意義,不知道為什么要考大學……

  好好的孩子,為什么會得“空心病”?

  01

  最優秀的孩子

  也是最孤獨的孩子

  徐凱文認為,越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越容易得“空心病”。

  這是因為,在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心中,成績,往往成為自我評價的唯一標準。

  他在北大做過一項調查:

  北大一年級中,接近一半的學生有空心病,30.4%的學生厭惡學習,40.4%的學生認為活著沒有意義。

  之前從北大退學的學霸常書杰,就是“空心病”的典型代表。

  2015年,常書杰以全省理科第八名的成績,進入北京大學信息技術學院。

  然而,這樣的開篇,并沒有讓他一路走向輝煌。

  大學和高中不同,寬松的教育環境,多元的評價體系,精通各項技能的同齡人,將常書杰的價值觀狠狠擊碎。

  他一下失去了方向,努力的人生不再有意義,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無奈之下,常書杰只好沉迷游戲,重新做回“天才”,短暫逃離現實,直到大三主動退學。

  與常書杰類似的孩子不在少數。

  尤其是剛剛從高中進入大學的青少年,更是“空心病”的高發群體。

  上大學之前,孩子的價值評判標準只有學習,一旦成績波動,很容易失去支撐。

  上大學之后,成績不再是衡量個體的唯一要素,評判轉換,學習變得毫無意義。

  加上孩子內心無處傾訴,情緒長期被壓抑,最終走向崩潰。

  可怕的是,雖然“空心病”在成績好的孩子身上更常見。

  但是,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正在被這種病纏繞……

  02

  造成“空心病”的元兇

  有些家長覺得,現在的孩子就是矯情、想太多。

  動不動就抑郁,覺得人生沒意義,活著沒意思。

  他們不理解:

  吃飽穿暖,要錢給錢,還要什么價值和意義?

  “空心病”的確和抑郁癥很像,很多孩子因情緒低落,休學去醫院,都會被診斷為抑郁癥。

  不同的是,“空心病”無藥可救,更多的是一種自我價值感的缺失。

  人格不完善,不知道自己是誰、想要什么、為什么活著。

  造成“空心病”的原因,可以從兩方面找到端倪:

  第一,高期待、單一化的外部環境

  在以成績論英雄的教育體系中,“學習好”大于一切。

  過于單一的評價體系,造就了考試機器一般的“空心”孩子。

  仿佛只有考出好成績,才是父母眼中值得驕傲的“好”孩子。

  電影《陽光普照》的主角阿豪,就是被教育和家庭環境壓垮的“空心”少年。

  他成績優秀,優秀到讓弟弟嫉妒,父母把他當成唯一的希望。

  可是,他得不到任何情感關注,24小時都活在“陽光下”,像一個擺件。

  這樣的折磨,最終把他逼向死亡。

  沒有人可以一直活在陽光下,孩子不是學習機器。

  成績是他優秀的證明,但不是唯一,他也需要喘息。

  第二,缺乏真實感的自我成長環境

  現在的孩子,從小在電腦、手機充斥的網絡環境中長大。

  正如心理學家陳默說:

  當今孩子現實感非常弱,從小到大,一切現實事務都被替代了。

  從小到大,孩子的現實生活總是處于被動狀態,于是去虛擬世界尋找價值。

  理由很簡單,現實世界是由家長引領,虛擬世界卻可以按自己的心愿前行。

  但是,與現實聯系減少,孩子的孤獨感和排斥感也會隨之產生:

  我不想聽從你的安排考大學;

  沒有人理解我,沒有事可以做;

  我的人生毫無意義,活著好累。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被“空心病”吞噬,失去精力與活力。

  03

  如何拯救“空心病”的孩子?

  俗話說,解鈴還須系鈴人。

  孩子患上“空心病”,是因為失去了價值感。

  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孩子找回自我價值。

  這三個辦法,可以緩解孩子的“無意義感”。

  1、拒絕設限,保留孩子的成長空間

  每個孩子身上,一定有他獨特的地方。

  如果孩子的生活只剩下學習,被催促著不停往前跑,跑進大學,他們的精神支撐也就垮了。

  孩子會疑惑:這就是我寒窗苦讀十二載的結果?

  清華大學的教授彭凱平說:幸福來自于真正的自主。

  家長要做的,是找到孩子真正的興趣點,給孩子自主發揮的空間。

  在真正感興趣的事情上,幫孩子找到意義,對自己的生活負責。

  無責任感的人生,體會不到現實的實際變化,自然也是空洞、虛無、無意義的。

  2、關注心理狀態,不以成績論英雄

  “空心病”,本質上是一種心理疾病。

  如今的孩子,成績、才藝優秀得發光,內心卻無比孤獨。

  情感得不到關注,內心不被“看見”,無法獲得情感支撐。

  共情孩子,并不是簡單說一句“我理解”。

  而是設身處地體驗孩子的處境,感受和理解孩子的情感。

  心理咨詢師陳晶晶提出了“共情四部曲”:

  接納—傾聽感受—認同需求—引導表達。

  只有每一步都做好,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內心被填滿,減少空洞迷茫。

  3、強化現實聯結,豐富生活體驗

  環保專家李偉文曾發出疾呼:

  “如果孩子們從沒有被自然感動過,沒有見證過生命的誕生和衰亡過程,長大后會如何看待其他生命?”

  加強孩子與真實世界的聯結,才能增強孩子對生命、生活的感知能力,破除“無意義”“無價值感”。

  武志紅老師說的一句話,特別動人:

  在這個雞娃成風的時代,培養一個“心中有理想,腳下有力量”的孩子,就是最成功的育兒學。

  家長要謹記:

  別讓孩子成為空洞麻木的學習機器。

  別讓孩子掉進迷茫、孤獨、無意義的陷阱。

  別讓孩子成為“空心病”的無辜受害者。

  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才能養育價值和能力強大的孩子!

投稿郵箱:qingjuedu@163.com
相關推薦
反游戲成了好生意,“救救孩子”還是“宰宰家長”?
反游戲成了好生意,“救救孩子”還是“宰宰家長”?

原標題:反游戲成了好生意,救救孩子還是宰宰家長? 值得警惕的是,短視頻

原創觀點8小時前

高考狀元,是清北里最痛苦的存在
高考狀元,是清北里最痛苦的存在

原標題:高考狀元,是清北里最痛苦的存在 名校生的選擇,其實比普通小孩更

原創觀點8小時前

考場之外,那些未完成的“自考夢”
考場之外,那些未完成的“自考夢”

原標題:考場之外,那些未完成的自考夢 在高考這座獨木橋外,自考為很多人

原創觀點2025-07-21 20:38:52

花1780元考陪診師證卻無單可接,學員質疑:訂單都去哪
花1780元考陪診師證卻無單可接,學員質疑:訂單都去哪

原標題:花1780元考陪診師證卻無單可接,學員質疑:訂單都去哪兒了? 在社交

原創觀點2025-07-21 20:27:25

福耀科技大學616分碾壓985!曹德旺給高校巨頭們上了一
福耀科技大學616分碾壓985!曹德旺給高校巨頭們上了一

原標題:福耀科技大學616分碾壓985!曹德旺給高校巨頭們上了一課? 廣西招考

原創觀點2025-07-20 20:15:30

高考狀元的初中物理提分秘籍:3點助你物理逆襲尖子生
高考狀元的初中物理提分秘籍:3點助你物理逆襲尖子生

原標題:高考狀元的初中物理提分秘籍:3點助你物理逆襲尖子生! 一、靜心鉆

原創觀點2025-07-20 20:12:47

山東一考生北大高分錄取,變家庭社死現場,親戚群集
山東一考生北大高分錄取,變家庭社死現場,親戚群集

原標題:山東一考生北大高分錄取,變家庭社死現場,親戚群集體酸葡萄發言

原創觀點2025-07-20 20:11:34

如果孩子的數學成績處于中游,這些提升秘訣建議必看
如果孩子的數學成績處于中游,這些提升秘訣建議必看

原標題:如果孩子的數學成績處于中游,這些提升秘訣建議必看! 如果孩子的

原創觀點2025-07-20 20:10:53

2025高考狀元代易瓚李銘塵學霸心法:學習的本質就是極
2025高考狀元代易瓚李銘塵學霸心法:學習的本質就是極

原標題:2025高考狀元代易瓚李銘塵學霸心法:學習的本質就是極致的重復 初學

原創觀點2025-07-19 15:16:53

初三班主任揭秘:初一新生這個暑假抓住3個點,初三能
初三班主任揭秘:初一新生這個暑假抓住3個點,初三能

原標題:初三班主任揭秘:初一新生這個暑假抓住3個點,初三能早睡一小時 前

原創觀點2025-07-19 15:15:18

?